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2022-03-22 00:59史浩毛静蕾王雅静许家皓王辉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史浩 毛静蕾 王雅静 许家皓 王辉

摘要: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作为研究样本疾病,明确此类疾病在临床中应用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的实际效果,具体选择6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患者提供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雾化治疗,最终明确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关键词: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雾化治疗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病理特征常表现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慢阻肺在病情发展为呼吸道感染后极易诱发呼吸衰竭。目前除了传统的传统治疗手段外,还可配合呼吸机,在原有被动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解决低氧二氧化碳滞留、改善呼吸、促进排痰等。而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则是对深入治疗的补充与治疗提效。本研究将对我院60例患者展开均分对照实验研究,以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数据最效果对比,最终确定呼吸機联合雾化治疗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实际成效。

一、研究样本及方法选用

(一)研究样本

笔者通过医院住院部获取了6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配合,通过数字随机法均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51岁;实验组平均年龄54岁。本研究所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患均为呼吸衰竭Ⅰ、Ⅱ型,且病患思维意识清醒。

(二)方法

对照组继续采用传统抗感染与支气管扩张等治疗手段,实验组则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具体治疗过程如下:对照组通过呼吸机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选择S/T模式,每分钟18次左右吸气压力为15cmH2O和5cmH2O,过氧量设定在每分钟5~8L,治疗时间以七天为准,最终观察治疗效果。

实验组则在传统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加入雾化吸入治疗手段,雾化选择布地奈德混悬液2mL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2.5mL施加雾化治疗,频率设置在2次/d,10~15min/次,以七天为限观察效果。

(三)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UA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展开分析,通过百分比(%)的方式记录资料,X2检验,用均数±来表示计量数据。

二、测试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统计数据显示,治疗的有效率达96.67%,而对照组只有80%,如表1所示。

(二)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受阻等症状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如表2所示。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经过一周的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FEV1、FEV1/FVC最终数值均高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的数值要高于对照组,如表3所示。

三、讨论

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可知,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雾化吸入治疗主要采用氧气作为药物流通动力,借助告诉氧气流的压力推动作用,使两种药物充分混合并冲散为铣削的雾化药液,从而通过患者吸入直接附着在病灶,快速激发药效。研究中选取的雾化药物分别为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前者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激素类药物,此药物能够充分融合糖皮质激素受体,有效治疗气道炎症,是呼吸系统局部消炎的“利器”,而异丙托溴铵则是临床上常见的支气管解痉药物,此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支气管中的M受体的活性,从而削减乙酰胆碱分泌,达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综上研究,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优于传统手段效果;且并发症产生实践短于对照组;最终结果治疗,实验组FEV 1、FEV1 /FVC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两组两组患者的 PaO2均高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最终数据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无创机械通气与氧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药物均可有效实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且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的效果更好;除此之外,本研究的最终结果显示,在经过为期一周的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感受均优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且能取得良好的临床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减轻症状,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以及炎症,在现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

本研究通过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通过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后肺功能以及血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这表明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能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患者最终临床效果良好。

项目名称: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便携式全自动呼吸雾化一体机

项目编号:S202113006031

参考文献:

[1]董群亚,吴琦琪,胡汉通,高宏.中药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12):1337-1342+1357.

[2]吴为,黄海燕,李菠,胡恩华,程维,尹炜,邵小平.成人呼吸机雾化吸入疗法护理实践标准研究[J].循证护理,2021,7(15):2101-2104.

[3]成凤霞,郑素芳,王文娟,蔡晶晶,张成元.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中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04):4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