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2022-03-22 00:59李静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摘要:目的:针对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9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采用的为西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采用的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有效率成绩更高。结论:在针对患者实施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单纯西药的治疗方式来说,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关键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类疾病,而在患者的疾病发展至末期阶段,则会进一步转化为肝硬化。临床上多数情况下采用药物的方式对此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西医治疗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抑制病毒,同时对患者实施保肝降酶的相关治疗,但是所能够收到的效果十分有限。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实际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遵循的是多靶点以及多种途径对病症进行控制的原则,治疗效果整体较好。但是,中药治疗方法的起效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最近几年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的方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9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8.1 ± 1.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23至59岁,平均年龄(38.3 ± 1.8)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的为西药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为恩替卡韦胶囊,药品的生产厂家为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的批准文号为H20100064,患者在饭后或是饭前2h通过口服的方式用药,单次的用药量为0.5mg,患者每天用药一次,在患者用药接受治疗之后如果肌酐清除率在每分钟50ml以下,则需要对患者的用药量进行适当调整[1]。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还需要使用肝爽颗粒进行治疗,药品的生产厂家为保定天浩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的批准文号为Z20027671,患者每次用药3g,每天用药三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均需要连续接受为期48周的治疗。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均需要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保证患者食物中有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尽可能的降低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概率,对患者肝脏蛋白质的合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收到利尿以及保肝的治疗效果。

2结果

3讨论

临床上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肝硬化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乙肝病毒会在患者的体内不断地复制,而且数量也会持续增加,进而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攻击。在此过程中,患者身体内部大量的肝星状细胞会出现活化增生的状态,细胞外部会有数量较多的基质的堆积,同时也会出现数量庞大的纤维素增生,进而严重影响患者肝脏的分解能力,导致患者的肝脏出现纤维化的问题[2]。此类问题在临床上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多数患者在前期都同时患有慢性肝炎的问题,在患者出现肝硬化问题的早期阶段,肝功能尚可以完成代偿,但是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患者的肝功能代偿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时候,患者的肝脏就会逐渐进入至失代偿的阶段,这也是晚期肝硬化患者最为重要的表现。而一旦患者的肝硬化进入到失代偿期,治疗的难度则会进一步增加,而且患者非常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从现阶段各种指南的情况来看,在针对患者实施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要求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同时对患者实施抗病毒的相关治疗,目的在于短时间内抑制患者的乙肝病毒,进而达到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的目的,此种治疗方法本质上属于药物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采用恩替卡韦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干预,这种药物本质上属于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最为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代谢作用,利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三磷酸盐来达到对乙肝病毒的常规转录复制以及翻译进行抑制的目的,进而使得人体内部的乙肝病毒能够得以有效减少,延缓人体内肝脏组织纤维化的进程。但是,通常情况之下,如果单纯使用此种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干预,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患者的肝硬化进入到失代偿期之后,患者的体内会相对呈现出湿热的状态,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体虚甘郁的相关问题。长此以往,患者则会进一步出现瘀血阻滞的情况。很多患者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肝肾阴虚的问题,结合上述情况,原则上来讲中医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循补肝益气以及以及清热解毒的基本原则,肝爽颗粒属于中药制剂,这种药物能够起到疏肝健脾以及消热散淤的治疗目的,能够有效地抑制肝脏的损伤,同时还能够对于肝细胞的环境以及干细胞的酸碱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整体较好,而后续在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在实际对患者实施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手段能够使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后续在实际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对于这一发展趋向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何平,郭春平,彭宁.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6):92-94.

[2]胡景春,胡高涛.加味软肝饮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6):105-107.

姓名:李静  性别:女  民族:汉  单位:石家庄市中医院 邮编:050000学历:本科 出生于1984年5月16 现有职称 主管药师 邮箱:993659178@qq.com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GNSS-PPP算法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铜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CHI3L1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