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妊高症怎么办如何护理

2022-03-22 00:57向梦霞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妇胎儿孕妇

向梦霞

妊高症的出现会让每一个准妈妈都变得提心吊胆,这种疾病在怀孕期间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会造成影响。所以很多准妈妈在怀孕初始阶段就开始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但即使如此,最终却仍有一定几率会被确诊此疾病,或因意外而患上这种疾病。那么患上妊高症之后,应该要如何护理以减轻疾病给胎儿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一、关于妊高症的简要介绍

在怀孕时期被诊断出高血压,从而呈现出了一种较为复杂的生理状态,也被定义为某种特殊的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间高血压、子痫、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等。我国患有妊高症的女性从全球平均患病比例上来看是偏高的,国外相关报道为7%~12%,我国的患病率高达9.4%。一旦在妊娠期间被确诊患上此种疾病,将会对母体健康及胎儿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

二、为什么会出现妊高症

很多还未确诊此种疾病的孕妇最想了解的就是到底哪些原因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从而积极做好规避工作。但其原因具有一定复杂性,比如孕妇年龄、孕妇怀孕次数等。妊高症一般出现于35岁以上的孕妇以及怀有双胎的孕妇。当然还受孕妇本身体重的影响。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一般在怀孕期间若是子宫胎盘缺血或羊水量过大,或是子宫膨胀过度,都会导致腹内宫腔压力升高,从而使得子宫内胎盘流量急速下降,进而引发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症状,导致血管痙挛,最后所呈现出的就是高血压问题。

三、妊高症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1.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饮食

对于孕妇来说,日常饮食的科学性不仅关系着胎儿的正常发育,也关系着各种疾病的走向,妊高症会影响准妈妈和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小心。妊高症的出现和日常膳食营养不均衡存在紧密关联,所以孕妇们需要更加合理科学的安排日常饮食,以此来控制妊高症的疾病发展走向。孕期饮食需要被合理安排,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否则体重的迅速增加也会给产妇的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2.积极控制好脂肪总量

患有妊高症的孕妇一定要注意严格把控自身的脂肪摄入量,所食用的所有食物当中,脂肪含量不能超过30%。除了控制脂肪摄入总量,还需要观察脂肪的种类,产妇们应该要尽量少食用动物性的脂肪,并且要分析食物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尽量将这一比例控制在1左右。这样的宏观加细节调控,就可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受脂肪摄入的影响,能够在满足胎儿脂肪所需的情况下,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利用这种物质来消除人体的多余脂肪。

3.为机体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一定的科学研究已然表明动物蛋白质当中含有大量的大氨酸和牛磺酸,这两种物质的摄入对于调控人体血压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加快尿钠的排出速度,阻碍钠盐对于血压造成的不良影响。豆类当中的大豆蛋白也有降低胆固醇的积极作用,能够对于产妇的心脏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孕妇们应该要多食用鱼类以及大豆类的食物。从有效的角度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从而补偿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所导致的机体血清蛋白质低下,一定要确保患病期间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除此之外,高蛋白的食物当中还含有必需脂肪酸,能够促进机体的脂质代谢。所以产妇们应该要在饮食中偏重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但也要衡量自身的身体情况,不可以过度食用。

4.需要控制热能的摄入

如果为机体摄入过多的热能,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发胖,进而加重妊高症的严重程度。所以在患病期间为了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严格控制每天热能的摄入,也是对于治疗很有帮助的。在平日的饮食当中,要注意计算自身每日能量消耗,以此来推算出合理的热能摄入量,要尽量将每日能量消耗和每日能量摄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度摄入。要避开日常饮食当中的高糖分食品,譬如糖果、饮料及奶茶等等。

5.展开有效的药物护理

由于这种疾病是在妊娠期间发作的一种特殊疾病,所以为了保障患者及胎儿的生命安全,还是需要采取一定的药物治疗,首先应用的就是降压药,会让患者体内血压得以下降,但容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即是减少重要器官内的血流量,尤其是会影响到子宫胎盘内的血流量,所以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会给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轻度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一般不使用此种治疗方法,但会应用于中度及重度的妊娠高血压患者。

总而言之,妊娠高血压是一个会威胁孕妇及胎儿健康的重要疾病。孕妇一定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和复查工作,积极采取有关护理手段之后,对于自身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随时进行药物调整和护理方案的调整。

猜你喜欢
产妇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收拾行李
警惕孕妇缺乏维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