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有效性

2022-03-23 12:20吴小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

吴小辉

关键词:白内障;老年性;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1

白内障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其患病率呈现出快速升高趋势。当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此病,常用术式为超声乳化术,以此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此术式会影响到角膜内皮细胞,特别是4~5级核,因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1]。本文围绕所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评定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20年1月-2021年1间,对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选取,共计60例,将其分成2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30例当中,60岁为其最小年龄,78岁为最大,平均为(68.14±3.78)岁,17例为男性,其余为女性(13例),类型:双眼13例,单眼17例。B组当中,年龄60~77(67.58±3.94)岁,男、女比值为16:14,类型:12例双眼,18例单眼。两组以上所罗列数据经综合比对,所存在差异均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检查明确为此病;(2)年龄均≥60岁;(3)均有清晰的意识与认知。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如心、肾等);(2)精神疾病;(3)恶性肿瘤;(4)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等)。

1.2方法

1.2.1A组

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先用浓度为1%的愛尔卡因,麻醉角膜表面,于透明角膜缘内,做一切口,且于角膜缘3点位置处,作一辅助切口,采用黏弹剂将前房加深,连续进行环形撕囊,做到水分离、分层的充分化,用拦截劈核,此外,超声乳化晶体核对皮质进行注吸,直到瞳孔区处于清亮状态,将丙烯酸酯人工晶体(可折叠)植入到囊袋内或者睫状沟,进行黏弹剂的置换。

1.2.2B组

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用2mL盐酸利多卡因(浓度为2%)与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0.75%)混合液,实施球后阻滞麻醉,用上直肌缝线将眼球进行固定,把择结膜瓣(上方穹隆部)当作基底,充分止血之后,依据核的大小,于离角膜缘前界大约3mm位置处,作一个直线形巩膜隧道的板层切口(长度为4.0~6.5mm),深入直达巩膜厚度(1/2),实施潜行向前分离(板层巩膜下),直到透明角膜缘内(约为1mm),实施穿刺,进到前房中,注入黏弹剂后,以环形撕囊方式,实施水分层、分离,后把核进行旋转,自囊袋中脱出,于核前、后,注入适量黏弹剂,使核维持在一种悬浮状态,一边用圈匙(晶状体)进入至后囊与核之间,一边采用晶状体调位钩对核表面实施固定,娩出核,对剩余皮质实施冲洗,并将硬性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维持前房深度,且将角巩膜相对应的切口始终处在一种闭合状态,呈水密状,无需缝合。术后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抗生素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视力达0.5~1.0的情况,另就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实施比对。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处理数据,X2对计数资料实施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较之A组,B组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视力达0.5~1.0例数占比与之相当(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相比A组,B组有着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见表2。

3.讨论

当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已经成为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术式,针对常规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而言,其切口大,术后有着比较缓慢的恢复速度,且有着较差的预后,所以,减小此术式的切口,促进其术后散光度的降低,已经成为改进此术式的重点。有报道[2]指出,散光的出现多来自手术切口形状以及长度,如果能够将切口调节为三切口,尽可能缩短切口的长度,那么便能够较好的实现散光的发生。本文基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首先采用长度为4.0~6.5mm的巩膜隧道小切口,首先无需实施缝合,尽量促进手术时间的缩短。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将远离角膜的位置处实施隧道切口,选择小切口,因而能够减少由此所带来的并发症。而针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而言,其有着比较短的操作用时,创伤轻,但由于此术式对手术操作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且所用设备昂贵,因而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从本文结果可知,相比A组,B组术后1周、1个月时在视力达到0.5~1.0的例数占比上,并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并发症比较,B组更低。表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能够获得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相当的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综上,将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获得相当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春燕,张海峰,张雪琴.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膨胀期白内障疗效比较[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2):152-154.

[2]江音,史伟云,李凤洁,等.双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126-130.

猜你喜欢
老年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大剂量生白术合加减黄芪汤治疗气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过多晒太阳有害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水肿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