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现象的原因与应对方法分析

2022-03-23 13:36曹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曹媛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中药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探究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1月开具的中药处方共计386张,对其展开整理分析探究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采取有效措施一年后再次对本年度所出现的差错进行原因展开记录分析,对比前后的数据。结果:386张中药处方中有24张出现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错误。其中,计量配伍错误6张,漏配12张,错配6张。在采取有效措施后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错误率明显下降(0.011%)明显低于上一年未采取措施前的错误率(0.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调剂中药时会时常发生错配、漏配和剂量配伍错误等多种现象,为患者带来不好的就医体验。因此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减少处方调剂的差错,提高门诊药房的整体服务水平,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调剂;中药处方;调剂差错;药方管理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1

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药房需要为患者提供不同种类的治疗药物。药物发放与配伍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中药调剂人员准确调配中药饮片交给相对应的患者服用。这就要求中药调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能够认真贯彻相关的各项政策和要求。作为中医药治疗的重要一环,重要调剂会影响最终的疗效发挥,本次实验就着重分析了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1月开具的中药处方共计386张,探究常见的调剂错误方式,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1月开具的中药处方共计386张,对其展开整理分析探究出现差错的原因。将原因进行分类并探究具体的应对措施,并在2020年2月再次展开药房处方调剂情况的汇总与整理。

1.2方法

分析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1月开具的386张中药处方并对其中出现的差错进行汇总。其中,计量配伍错误6张,漏配12张,错配6张。差错发生的原因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药师在工作时缺乏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无法及时分辨不同药品相似的包装和名称,导致剂量和剂型出现纰漏;此外,中草药的认识出现差错导致所取药物的种类出现差错;医师开具处方错误未及时指出等等。鉴于此,为了避免错误的再度发生,首先门诊医师要按照相关的处方书写标准进行中药处方的开具,并对其所书写的处方展开检查;其次,加强药房的管理。对门诊的药师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对类似的包装和药品名要做以特别标注;对药方开具错误的医师或者药品发放错误的药师要落实到个人,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实施奖惩机制。

1.3统计学指标

将以上所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认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86张中药处方中有24张出现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错误。其中,计量配伍错误6张,漏配12张,错配6张。

在采取有效措施后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错误率明显下降(0.011%)明显低于上一年未采取措施前的错误率(0.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中藥饮片调剂环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

目前,院内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师药方未及时审核,由于医师在开具处方时过于匆忙,使得中药饮片的名字和剂量出现错误,或者开具时模糊不清,在进行调剂配药时出现药物的抓取错误或者发错药物现象。(2)中药饮片功效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药物不同剂量也有与之对应的作用。而部分调剂人员在工作中未能严格按照药房的规范标准制度进行操作导致处方药品放置混乱影响后期的复核,致使错配重配的现象有发生,耽误患者的后期治疗。鉴于此,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管理时,要加强对医师和重要方药剂师的管理,不仅需要开具更规范的中药处方,同时要优化院内的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水平。

3.2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差错应对方法

为了预防和减少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预防措施。(1)定期对中药房的药师展开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的培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从而在具体工作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提高其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尽可能减少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差错现象。(2)针对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现象,要及时地开展会议研讨,分析差错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深度剖析分析差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让中药房的药剂师能够引以为鉴,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此外,中药房的各个调剂环节,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由药剂师们共同提出意见和整改的预防措施,将一些事故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中药房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与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沟通,探究出院内通用的处方规范制度,在调剂环节差错出现时,要与对应的科室及时联系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3)在为患者发药前,要再次核对患者的科室姓名,要求患者出示相关的购药信息,并与患者核实开药的剂量。根据处方医师的姓名等基本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再发放药物。这样才能够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准确率,提高医疗的整体服务质量。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控制院内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差错发生率,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不断地完善监管机制。运用以上种种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中药调剂的差错率,值得在中药房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冯志芳. 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与预防分析[J]. 甘肃科技, 2020, 第36卷(5):109-110,133.

[2] 王晓明.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与防范管理方式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第16卷(18):119-120.

[3] 全艳晖. 常见中药饮片调剂的差错与防范措施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第16卷(7):179-180.

[4] 潘秀文. 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