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26例观察与护理

2022-03-23 13:43陈晓妹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护理效果

陈晓妹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外周神经病变;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2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一种浆细胞出现异常变化所致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主要是肾功能障碍、范围较大的重复感染、高黏滞血症、高钙血症、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贫血及溶骨性损伤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身体疼痛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1]。在临床中治疗该病时,大多数情况均会使用硼替佐米实施治疗,硼替佐米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对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较为理想,但用硼替佐米后有神经毒性,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进行干预。基于此,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26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其采取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9月之间作为本次的研究时间,并在该时间段内到我院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26例)选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2例。通过单双号分发法将样本分成两组,其中,在研究组中,一共有13例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年龄最大为86岁,最小39岁,均值60岁;另一组为对照组同样选取13例患者,最大年龄88岁,最小30岁,均值59岁;本文所抽取的这些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纳入分析。本次研究纳入指标: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等检测为多发性骨髓瘤;对本次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者;本次研究排除指标:伴有认知障碍者,沟通障碍者,中途脱落实验者;正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硼替佐米进行治疗,对患者注射硼替佐米(1.3mg/m2),第1天、第四天、第8天及第11天为注射的时间,注射的方式是采用上臂皮下注射,并在1-4天的时间段及8-11的时间段中将地塞米松15mg与250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次,在16-20天时,给予患者15mg地塞米松,持续治疗1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周。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照医嘱指导患者实施用药,进行基础的健康宣教,并指导其日常饮食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进行干预:(1)观察病情: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临床体征为:各个肢体的远端感觉丧失或异常、运动性神经病变、疼痛及自主运动神经病变,对其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沟通,并随时询问患者的各个躯体的感觉,做好预防的措施.(2)心理护理管理:如患者存在末梢神经炎时,患者以及家属就出现焦虑及恐惧的不良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以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掌握其担忧的情况,作出有效的解释,增强护患关系[2]。(3)安全护理管理:针对部分患者的四肢麻木现象,需有专人进行专护,为防止患者意外坠床可以对其加用床档,在床头置于呼叫器,并告知患者四肢需要进行保暖,禁止使用凉水及热水袋,避免着凉及烫伤,当患者可以进行下床活动时,要及时的告知患者活动的幅度要适当,可以使用防护套避免受伤,在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期间需要有人照看,并缓缓加大活动量。(4)饮食护理管理:需对患者加强营养,饮食方面主要以高维生素、清淡、高钙、高热量、低蛋白及低钠为主,为保证营养均衡,要以禁食冷饮、冷食及少食多餐等原则为主。(5)疼痛护理:由于患者肢体出现麻木,疼痛较为明显,导致患者晚上入睡困难,护理人员应在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及止痛剂时也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采用听轻音乐、阅读杂志及看电视等方式,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放松,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病房需要保持安静,光线适宜,取合适的体位,减少疼痛感觉[3]。(6)康复训练管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本身的疼痛程度及实际的身体情况来选择锻炼的时间、项目及强度,为防止产生意外,需提醒患者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活动期间身旁要有人帮扶,并叮嘱其注意休息,由于患者可能会产生病理性骨折,患者最好使用硬板床休息,针对患者出现严重溶骨性受损的情况,需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并进行保护,不可以过度劳累[4]。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为指标,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1)统计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利用VAS评分表评估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该评分表总共10分,分数低者,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

(2)统计各组的依从性:以我院自制的依從性调查问卷表评估组间患者的依从性情况,该调查问卷表的总共100分,并以四个项目为主,分别为饮食、用药、运动以及遵医行为等,每个项目各自的分数为25分,分数高者,说明治疗依从性越好。

(3)统计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焦虑(SAS)与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两个量表的最低评分和最高评分均为30分及50分,分数低者,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

(4)统计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QOL-30评分表评估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主要有四个项目的评估,分别为生理、情感、社会以及角色等方面功能情况,分数高者,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好。

(5)统计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估表评估其在不同模式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由患者亲自填写问卷。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接受的护理越满意[5]。

(6)分析各组病情改善情况:在护理前和护理后,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实施分析。病情控制的评判标准: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无变化;部分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有明显改善;完全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全部消失。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需检查各组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评估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为主要指标数据,针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针对病情改善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表示,百分比为结果,在分析各组差异时主要以P值为主,当P<0.05 说明数据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疼痛程度对比分析,见表1。

2.4 组间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可知,研究组中的13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为:生理评分为(24.82±1.12)分,情感评分为(17.53±1.55)分,社会评分为(17.04±1.45)分,角色评分为(12.16±1.13)分,而对照组中的13例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經病变患者中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2.31±1.53)分、(15.07±1.47)分、(15.67±1.22)分及(11.26±1.22)分,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

2.5 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

据研究可知,研究组中的13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为:护理服务评分为(92.23±3.12)分,护理方式评分为(98.01±2.11)分,护理环境评分为(92.34±3.08)分,总满意度评分为(95.27±1.12)分;而对照组中的13例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中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68.87±2.22)分、(72.72±2.23)分、(76.79±2.24)分及总护理满意评分为(76.54±0.16)分,组间患者在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数据对比显著(P<0.05)。

2.6 组间患者依从性调查评估

根据调查研究,研究组中的13例患者的依从性各项评分为:饮食评分为(24.37±1.46)分,用药评分为(22.34±1.54)分,运动评分为(23.25±1.47)分,遵医行为评分为(24.74±1.34)分,而对照组中的13例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中各项生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2.64±1.34)分、(15.26±1.46)分、(19.64±1.57)分及(17.27±1.56)分,两组患者在依从性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中的治疗比较困难,早期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大部分会复发且难治。硼替佐米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但在其治疗期间会出现不良反应。外周神经炎病变在复发的患者中明显增多,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治疗前长时间使用其他药物及应用营养神经及镇痛的药物进行治疗,其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应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地发现病情,听取患者的需求,经常询问四肢末梢的神经感觉,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实施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及护理,将生活质量进行提升[6]。本次研究将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两种护理模式实施比较,结果可知,探讨各组之间的疼痛程度,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更低,探讨各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研究组之患者完全改善的概率为76.92%,部分缓解与无效的概率依次为23.08%与0.00%,而对照组之中患者上述概率依次为61.54%、7.69%以及30.77%,组间概率显著差异,且研究组病情改善更好;以SAS与SDS评分表评估各组的心理状态,研究组患者的两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以满意度评估表分析各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研究组之中患者的满意度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以QOL-30评分表统计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研究组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更佳;探讨各组患者依从性的,研究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致外周神经病变患者,可显著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依从性,患者的病情改善更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减少疼痛。

参考文献:

[1]倪亚茜.21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J].天津护理,2021,29(03).

[2]柏丹,王宁.临床护理路径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4):680-683.

[3]余锦嫦,李凤媚,司徒雪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对策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2):66-67.

[4]董丽丽,陈平,唐菊英.微信公众号在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引起不良反应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05).

[5]高改燕,梁晓莉,朱雪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2).

[6]庞培敏.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01).

猜你喜欢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效果
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环磷酰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三氧化二砷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