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塑造

2022-03-23 17:58吉爱明
学海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吉爱明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部分,文艺创作承担着塑造国家形象的新使命。在新形势下,文艺创作应该在提炼中国文化标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等方面,塑造中国形象。艺术家应该通过创造优秀的作品,向中国人民主动宣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领导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阐释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理想,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于现代化道路模式的垄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既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构成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应有之义。

艺术表现是国家形象的外化,也是国家形象的风格调性。在中国强势崛起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体现的国家形象愈发吸引学术界的关注,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在内的各门类文艺作品都被视为传播和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从文艺作品分析入手,讨论其塑造了怎样的国家形象或用什么样的策略与手法塑造形象,缺少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深入解读国家形象审美符号的内在构成、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探讨可行的塑造路径。因此,探寻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必须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将其内涵特质与存在形态并置考察,在精神场域提炼文化标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下功夫,从而在艺术美学中完成新时代国家形象的重塑与表达。

提炼中国文化标识

一个国家形象的外化,其生动气韵、独特风格都是特质内涵的生动表达,既体现为地域情境与不同时间背景中历史文化的叙事,也无时无刻不在艺术化地表达、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这一外化过程,有其精神血脉可以溯源,也必然和社会发展相随而行。

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基础。从美学符号上来说,这样的共同体在国家的政治框架中,其文化意义是被不断建构与发展的,既融入民族国家前行的征程和命运,也具有自体更新、扬弃,不断承前启后,丰富创新的特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文艺创作为手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正如刘伟冬等学者所言:“有必要从历史、地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或传统与现实的角度,分析、整理我国的文化遗产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可资利用的资源,使之成为当代艺术塑造国家形象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③中华民族开启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实现良性互动的历程,国家形象的美学符号意义发掘应该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在促进这种关系的良性互动中汲取创新的动力。国家形象的美学建构过程,也表征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历转型、走向现代、筑牢主体地位、建构民族精神的必然进程。

国家形象与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国家形象与民族性格、精神气质是统一的。除了国家意义,中华民族也是多民族共同认同意义上的文化共同体。在多民族的文化语境下,各民族既保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又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有精神标识。多样性是涵养于国家体系之中的多元文化观的统一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和文化特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国民性与国家形象是重叠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热爱和平,守礼知义,以德报怨,勤劳内敛,敢于拼搏,锐意革新。我们要守住民族性格的这些根基,以此向世界展示真实的民族形象。

提炼文化标识,首先要尊重多民族文化差异,通过凝聚民族共识,整合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着力打造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核心价值体系,建好各民族共有共荣的“精神家园”。其次要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为主旨,消解民族间、地域间、文化间的隔阂。最后是要立足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促进代表新的文明视野、融入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代表新时代国家形象的文艺作品的生产。例如在建筑艺术创作中,无论是采用竹、木、砖等极具中国特色和乡土记忆的景观符号精心设计而成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还是以海边图腾、民间传说等展现民族之美的博鳌论坛会址,都体现了文化中国当代发展之意象,都是向世界展现中国之美的生动实践。

当代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路径依赖”,证明了在人类利益共同体的宏观形态下国家建设路径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其优越性,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的既定前提和本质灵魂。我们在审美呈现上要充分展现中国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认识到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模式的丰富和发展,认识到这样的勇毅和魄力也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抵制和制衡霸权,建构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做出贡献。这样的形象呈现和审美认知必定是复杂的,我们必须加以研究和探索,努力构建与新时代发展和审美需求相契合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范式,让代表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充分发挥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④习近平总书记向艺术家们提出了在艺术传播领域发挥主体性解决国家形象塑造的要求,指出将国家形象的特质、传播与接受过程作为艺术传播的闭环,将“他塑”与“自塑”相结合,从而探寻国家形象“主体塑形”的科学理路。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⑤以艺术美来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准确、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价值观,提炼其核心内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情怀,主张和平共处、求同存异,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抱负。这些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国家形象塑造的美学内核。“塑形”的过程,是通过赋予有形之物以真挚之情,从而实现心意相通,凝聚共识,达到使“对象按照你所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却以为这个方向是他自己选定的”⑥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性力量,能够实现彰显国家形象的深层目的。

就当下的新时代新征程而言,由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和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当代中国最精彩的主题,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文艺创作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挖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讲好中国故事,要讲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三大问题的伟大历程,讲清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是对世界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还要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人民公仆”的特质,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疫情”“振经济”“提民生”的故事广泛传扬,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崭新形象。

围绕国家形象塑造的文艺创作,固然以展示中国的向上面、积极面为依归,但也要避免陷入宣传性高于艺术性的误区。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在《乐论》中提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认识到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强烈感染力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艺术的“真”。艺术的真不在于原貌还原实际发生的事物,而在于对现实进行加工、提炼;但艺术加工与提炼必须要求情感的真实。艺术虚构塑造的理想形象“会对现实中实际形象产生巨大的改变作用和提升作用,让理想变为现实”。与此同时,“现实的景况和心态又制约着艺术的虚构限度,超过了这一限度,会透出情感之假,反而会损害艺术家的情感诚信”。⑦所以,艺术作品只有真诚、真挚地传达中国人的情感,才能唤起传播对象的共鸣,从而使其认同作品中所传达的中国形象。文艺作品的强烈感染力还在于它的“无用”性。艺术鉴赏能够把人带入精神自由的审美状态,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只有在这种审美状态中才能发生。讲好中国故事并不要求文艺作品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文艺给受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文艺作品中,过于明显的目的性和直白的说教往往会适得其反。塑造国家形象的文艺创作首先要立足于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只有真正迷人的作品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力。

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从今以后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⑧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故事,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

国家形象对接受者主体间性的激发,往往不在于对概念、原理的推演,而在于对生活经验的凝练。能够生动展示国家形象的文艺作品,常常与民众生活、精神风貌息息相关。形象建构作为投射在不同群体心中的特征,需要稳定性的描写,艺术载体是其重要的要素。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加深,如何在世界文化场域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临着更加深刻复杂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注重实现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解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其实质在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片面自由、片面发展的扬弃,在于超越“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⑨的狭隘性,克服在资本逐利性裹挟下社会生产的“异化”和消费主义导致的人的“单向度”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⑩因此,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当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建设目标和宏伟方略。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也符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现代中国崭新的国家形象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挖掘,有丰富的故事可以讲给世界各国人民听。文艺工作者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条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一样复杂。文艺传播如何通过精准化、个性化的传播,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审美差别,运用海外受众群体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实现“中国立场、世界表达”,还需要在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不断革新。这方面较为成功的实践有海报作品《共饮一泓水》。作品创作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与世界政党高层会晤时的场景。海报以“茶”这一极富禅意的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作为创意灵感,将“以茶会友”“和合为贵”等文化寓意蕴含其中,表达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筑美好“地球村”的宏愿。再如《有朋自远方来》这一传统焰火艺术表演样式,整合了潍坊风筝、胶南年画、日照乡村画等多种中华文化元素,辅以红红火火的焰火影像,具有新时代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也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宏阔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海纳百川的心志和胸怀。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立意高远且源于生活的设计,同样可感可亲,富于感召力。例如,民间广泛应用的竹制工艺品、家具等,植根于“竹”所内含的清雅意象、卓绝风骨,启迪大众在价值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固守本心,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如传承百年的徐州“马庄香包”,设计中包含着“大道不远人、袭我以异香”的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成为提升公众审美认知层次和进行大美熏陶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深刻感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以民众生活为基础展示国家形象,以文化精神为内核服务人民,是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应有之义。

正如霍夫兰的“说服理论”所说,“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观点都提出来,就比只谈一面更为见效”。互为主体的沟通理性必然会强化对“他者”的关注,也会使我们在国家形象的信息输出中顾及国外受众的接受度与共鸣点,达到国家形象塑形与输出的预期效果。正因为如此,文艺作品应该对外展示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强调中华民族对外没有实行战争掠夺的事实,强调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承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结论。

新时代文艺创作以“主体间性”观念建构国际对话空间,以融入世界场域来塑造自身形象。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开展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20)”,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最突出的印象是“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选择比例达49%,并且有4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担当了“全球发展贡献者”的角色。这一调查结果可以为塑造国家形象的艺术生产提供突破口:艺术创作过程只有充分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筑牢设计之基,继而以文化创造贡献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化大国形象……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只是从中国看世界。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崇正义、尚和合的价值观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在全世界的文明进程中闪耀着中华文明之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文艺工作者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艺创作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底蕴、文明智慧和胸襟眼界,亦要表达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与期待。“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20)”发现,“一带一路”对于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获得海外受访者的认可比例达43%,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对此意义的认可度高达55%;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治理、国家和个人层面的积极意义认可度在60%左右。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之间并非只有冲突,交流互鉴是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和世界各国人民期望的模式,也必然会成为中国国家形象文艺生产的动力源泉。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独特性,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我们的当代文艺创作要敢于、善于讴歌和传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形象的重要目的,也是新时代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发出强音的必然指归。

文艺生产中的国家形象根植于历史传承、民族立场和多元审美呈现。当然,自恋或自毁都有可能导致我国国家形象的偏差甚至消解,并使我们在失语的困境中愈发焦虑。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艺创作要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通过回归国家主体的“核心美感”、彰显贴近人民的美学主线和融入世界场域的文化洪流,来展现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象,从而扭转国家形象的审美“移位”,为新时代的中国“塑形”。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14期。

②④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4、314页。

③刘伟冬、居其宏、沈义贞、方仪:《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3期。

⑤胡宏:《知言·修身》。

⑥Final Report of the Select Committee to Study Government Operations with Respect to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6;转引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前言》,曹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5页。

⑦张法:《国家形象概论》,《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

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6页。

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页。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