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水平研究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

2022-03-24 02:34程莹莹刘春腊申秀英曾凡超江莉
长沙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长沙市垃圾社区

程莹莹,刘春腊,申秀英,曾凡超,江莉

(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近年来,全社会的垃圾产量日渐增长,全球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科学处置垃圾,从而实现垃圾资源循环有效利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2019 年6 月,习近平对垃圾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贡献[1]。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管理问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公众的垃圾管理意识,狠抓垃圾管理教育工作。

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吕维霞等对日本垃圾管理教育的研究[2],曾玉竹对德国垃圾管理教育的研究[3],杜瑾对上海垃圾管理教育的研究[4],陈晓珍等对几个发达国家垃圾管理教育的研究[5],以及陈果等关于如何在垃圾分类视域下对大众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6]。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垃圾管理教育各有特色,都是基于当地实情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比来看,长沙市的垃圾管理教育还存在一定缺陷,并未形成系统性、体系化的教育模式。如何进一步完善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体系,开展垃圾管理教育工作,提升全民垃圾管理意识,值得思考。文章借鉴国内外垃圾管理教育的措施和经验,为推进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工作,构建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体系,提出参考建议。

1 垃圾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1.1 垃圾管理教育是解决垃圾管理问题的治本之策

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垃圾管理的意识较弱,对垃圾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知识及技能了解甚少。而垃圾管理教育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公民参与度和垃圾处理正确率,实现垃圾管理标准化、高效化。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垃圾管理教育体系,开展垃圾管理教育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助力。

1.2 垃圾管理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必然要求,而垃圾管理教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垃圾产量庞大,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规模粗犷扩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全社会的垃圾产量日渐增长以及全球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不当管理量、增强群众垃圾管理意识、科学处置垃圾,从而实现垃圾资源循环有效利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状况,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3 垃圾管理教育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本场所,社区治理的目的在于使社区各方面更加完善,居民能在社区内安逸地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社区已成为垃圾管理教育的源头与关键,社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推行垃圾管理教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各社区要探索垃圾管理教育新模式,使垃圾管理教育实现从社区治理的难点到弥合邻里关系的载体的转变,从社区治理出发进行垃圾管理教育,强化美丽家园建设。

2 垃圾管理教育案例分析

2.1 国外案例分析

2.1.1 日本:多元主体、多样内容、多种方式

日本垃圾管理教育的成功是世界公认的,其形成了多元主体、多样内容、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体系(见图1)。日本垃圾管理教育工作常态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使垃圾管理教育落到实处,也使日本垃圾管理教育体系更加系统且完备。

图1 日本垃圾管理教育体系

第一,教育主体多元化。日本垃圾管理教育工作主体包括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和企业等,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的教育体系。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垃圾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根据居民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垃圾管理来实施奖励或者惩罚[5];家庭在垃圾管理教育体系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家长在行动中以身作则,用言语感染、教导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垃圾管理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设置校本课程,开设主题讲座;垃圾处理厂、垃圾回收企业等也可被用作教育场所,开放参观,举行实地体验活动;组织志愿者担任指导员、宣传员、监督员等角色。

第二,教育内容丰富化。日本垃圾管理教育工作既向大众宣传正确的垃圾管理方法,也对不文明行为和文明行为分别进行批评、表扬。日本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如有居民或企业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垃圾管理,其不仅会受到严厉的舆论指责,并且要接受财政处罚;对表现较好的居民或企业有一定的激励政策,例如发放补助金、奖励金等,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

第三,教育方式多样化。日本垃圾管理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大众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专题宣传教育和环保教育等[2]。大众宣传以发放宣传手册、印发海报、举办主题讨论会、利用政府网站及电视媒体等为主;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积极组织居民开展如废旧物品置换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专题宣传教育方面,设置特定时间段宣传垃圾管理,例如将每年的10 月设为“再循环推进月”;在环保教育方面,设立多个环保教育基地,鼓励居民自愿学习,自愿成为环保志愿者。

2.1.2 美国:“软硬兼施”的教育方式

垃圾管理问题曾是美国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经过多年治理,美国的垃圾管理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垃圾管理意识较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垃圾管理教育体系(见图2)。

图2 美国垃圾管理教育体系

第一,强化有关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美国各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例如旧金山颁布《垃圾强制分类法》,规定居民必须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禁止居民从垃圾箱内回收物品,否则处以一定罚款[5]。针对垃圾管理教育过程的实施,美国专门制定《国家环境教育法》,设立环保奖项,表彰为垃圾管理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居民,同时设立环境教育办公室,开展垃圾管理教育工作和培训项目。

第二,完善垃圾管理激励制度。美国根据居民产生的垃圾数量以及是否主动参与垃圾管理等情况,分别采取一定的奖励或惩罚措施;并且安排专门的垃圾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居民按规定支付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从源头减少垃圾产量,在全社会营造垃圾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开展垃圾管理教育过程中,美国注重运用多种载体向公众宣传垃圾管理知识,比如动画片、网络视频、宣传手册等,并建立网站平台,居民可在网站上搜查附近的垃圾回收点。

2.1.3 德国:各层次学校教育、全社会共同监督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垃圾管理教育的国家之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全社会各层次的教育(见图3)。

图3 德国垃圾管理教育体系

第一,层次性是德国垃圾管理教育的特色。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公众就接受垃圾管理教育。小学和中学阶段设置专门的垃圾管理教育课程。大学阶段则开设专业课程,将垃圾管理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开展垃圾处理从业人员的培训项目,着重培养专门人才。除此之外,德国在社会上建立自然保护联合会、拯救未来环境基金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多个社会环保组织,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第二,在层次化的教育中,实行社会监督机制。德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完善、最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国家,政府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已达8 000 多部,同时还执行着欧盟的4 000 多部法律法规[3]。德国全民参与到垃圾管理监督队伍中,对社区垃圾管理的不规范行为,垃圾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员给社区全体居民及社区居委会发放“警告信”,由物业公司和全体居民共同找出犯错居民,使其接受一定的惩罚;同时,德国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垃圾分类规则,根据垃圾材料性质及数量采取差异化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培养群众合理的垃圾管理习惯。

第三,强化企业市场作用。德国各企业协同配合垃圾管理教育,在所生产的产品包装上注明垃圾类别,提示公众合理处理垃圾;科技类型企业为垃圾管理教育工作提供多样化的科技支撑,通过专业技术、顶尖设备、专业人员来提高垃圾管理教育工作的效率。

2.2 国内案例分析

2.2.1 上海市:多元主体、党建引领、搭建平台

作为国内首个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市不断推动垃圾管理教育体系的完善(见图4),营造“以参与垃圾分类为荣,以准确分类为荣”的浓厚社会氛围,成效显著。

图4 上海市垃圾管理教育体系

第一,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上海市积极推动社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居委会“四位一体”组建垃圾管理教育志愿者队伍,并组成宣传员、示范员、监督员“三员制”队伍上门宣传[4],定期督查,发挥教育合力,加强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居民组建志愿者团队,辅助社区党组织工作。

第二,号召党员带头做好垃圾管理,探索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模式[4]。党员同志在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同时,动员居民,自发成立夜间巡查队伍,利用周末及夜间休息时间,督查、指导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并将垃圾管理教育成效纳入各位党员及党委会工作评价机制。

第三,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线上教育平台。例如上海市利用市政府官方App“上海发布”、绿化市容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建立“线上预约”系统,居民可通过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等方式自主约定垃圾上门回收时间。上海市推动垃圾管理教育过程中实行智慧化监管,构建“一网统管”系统[7],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控垃圾分类情况、垃圾重量等内容。

2.2.2 厦门市:走入社区、走进校园

厦门市垃圾管理普及率较高,已达85% 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其垃圾管理教育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厦门市垃圾管理教育体系

第一,建立垃圾管理奖惩制度。厦门市在《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垃圾管理工作的奖惩机制,给予积极执行此办法的个人积分奖励,所得积分不仅可以用于消费,还可用于兑换礼品,并对积极执行此办法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同时,对违反此办法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严厉批评及惩罚。

第二,打造校园教育阵地。在全力推进垃圾管理教育背景下,厦门市教育系统对各层次学校全面部署,包括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等,通过各种方式将垃圾管理教育渗透进校园,因“教”制宜地实施垃圾管理教育工作[8]。第三,巩固社区基础地位。厦门市各社区健全基础设施,设立多个垃圾投放点,社区居委会改设为垃圾管理“指挥部”,对社区内垃圾管理情况实时监测;联合社会组织、学校、志愿者队伍等开展垃圾管理教育,引入专业垃圾管理组织指导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积极组织有关垃圾管理的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普及垃圾管理知识及方法,营造全市垃圾管理氛围。

2.2.3 深圳市:构建网络教育体系、打造教育基地深圳市作为新时期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代表,在垃圾管理教育方面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见图6)。

图6 深圳市垃圾管理教育体系

第一,组建城管社会监督员队伍,负责监督、参与垃圾管理工作。队伍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义工等各界人士,目前已经扩展至200 多人,其围绕垃圾治理的重点工作,宣传科学的垃圾管理方法,促进深圳市全体市民参与共治[9]。另外,深圳市城管局积极组建居民志愿者队伍,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资源回收日”等活动。

第二,实施“蒲公英”计划。深圳市搭建垃圾管理教育平台,研发垃圾管理教育的统一课件,构建垃圾管理课程体系,编制垃圾管理知识读本,并且聘请专业讲师组成宣讲团,向公众普及垃圾管理知识,增强全民垃圾管理意识,将群众培育为垃圾管理教育“蒲公英”种子军[9]。

第三,依托垃圾管理科普教育基地,并建立垃圾管理展示馆和体验馆,公众可以免费预约参观,包括盐田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南山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等。

3 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现状分析

与国内外的垃圾管理教育工作对比可发现,长沙市的垃圾管理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责任主体不清、宣传方式单一、社区治理薄弱、教育平台欠缺等。

3.1 责任主体不清

国内外垃圾管理教育工作都重视全民参与,致力于构建政府、社区、居民、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的教育共同体。而目前,长沙市垃圾管理存在责任主体划分不清、意识不明确,缺乏针对垃圾管理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政府及党员群众模范带头作用不强,人力组织不到位等问题[10]。且长沙市政府、社区、企业等各主体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各主体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难以实现协同治理。

3.2 宣传方式单一

作为旅游城市,长沙市在宣传上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并未充分利用。现阶段,长沙市只在部分区域内分发垃圾管理宣传手册和张贴公告,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群众对垃圾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方法了解甚少。2019 年,长沙市政府印发了《长沙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在社区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但仅限于将该指南张贴在社区公告栏、做成标语悬挂和入户发放等方面,大部分流于形式,宣传效果不佳。

3.3 社区治理薄弱

首先,长沙市虽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垃圾管理教育体系,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工作量较大,并且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缺乏,没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教育与指导[11]。其次,由于上级管理机构监督力度较弱,社区自治能力不足,社区层面的垃圾管理教育更多的还是“面子工程”。最后,社区共治网络发展不均衡,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不紧密,群众工作能力以及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

3.4 教育平台欠缺

长沙市作为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教育资源以及科技力量雄厚,但其垃圾管理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欠缺,线上教育平台较少。此外,长沙市作为文化名城,拥有名山、名水、名校、名人,这种底蕴丰厚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垃圾管理教育平台的打造,但目前长沙市与垃圾管理有关的文化活动开展较少,线下教育平台也欠缺。

4 国内外经验对提升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水平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国内外垃圾管理教育工作重视多元主体参与,教育宣传工作主流化、常态化,同时在宣教队伍的建设、教育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开展了较多探索,而长沙市在这些方面较为落后。垃圾管理教育问题是全世界的共性问题,上述分析对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的路径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文章构建如图7 所示的教育模式,并且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期望为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作出有益探索。

图7 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模式

4.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借鉴国内外垃圾管理教育经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是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工作的前提。首先,以长沙市政府为主导,成立市垃圾管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挥政府职能,负责全市统筹、调度和考核工作,规范全市垃圾管理教育环境,做好垃圾管理顶层设计,完善社会垃圾管理监管机制,打造社会垃圾管理多元投入体系;其次,以社区为主体,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全市社区推进垃圾管理教育工作,全方位宣传垃圾管理知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社区的居民,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激发居民垃圾管理内生动力;最后,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搭建社区开放平台,加强各社区与市内物业公司、大中小学(含幼儿园)、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多元主体活力,打造垃圾管理矩阵式教育,提升公民垃圾管理意识。

4.2 激发全媒体宣传活力

在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要借力而上,发挥好旅游城市的特色。首先,继续用好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如发放宣传册、设置固定时段的广播宣传栏目、设置固定位置的报纸宣传栏目以及社区内上门宣传等方式。其次,利用好各类网络新媒体,把握好“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现阶段公众对新媒体的依赖心理,在播放量较高的网络平台以短视频、动画等形式宣传垃圾管理知识,并且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相关推文,营造良好的垃圾管理风尚。最后,由于长沙市每年接待上亿人次的游客,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可指导、督促全市景区利用自身宣传媒介、场所对市民、游客等进行垃圾管理教育。

4.3 强化基层治理基础地位

强化基层治理基础地位是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工作的根本出路。第一,社区要完善垃圾管理相关规定,健全垃圾管理激励、评价机制,约束居民在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的行为,从源头遏制不合理现象,并且广泛发动群众力量,组建垃圾管理指导队伍,以指导、监督居民进行垃圾管理;第二,社区要大力培育相关社会组织,同时建立多种资本投入机制,如除政府购买服务投资渠道外,还可引入公益基金、社会人士投资等,加快培育出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多方面优势的社会组织;第三,社区要搭建开放平台,一方面积极推动企业、学校、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助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另一方面在社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起相关话题讨论,吸引更多年轻群体为社区垃圾管理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4.4 建立健全教育平台支撑

健全的教育平台是长沙市垃圾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长沙市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城市资源优势,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地搭建线上线下垃圾管理教育平台,提供更多的垃圾管理教育资源。一方面,政府可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号、网站、官方App 等更新垃圾管理教育资源,各社区也可建立微信群共享宣传内容,搭建全方位的线上教育平台。另一方面,政府与社区、企业、学校加强合作,例如,长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湖南仁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长沙市首个垃圾管理宣传教育基地——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展示馆[11],在此基础上,长沙市要继续打造垃圾管理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群众前去参观学习,形成系统的线下教育平台,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管理,推动垃圾管理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长沙市垃圾社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开福区福欣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倒垃圾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