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夯实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海南省琼海市相关工作纪实(一)

2022-03-24 13:49韩东起王子文
祖国 2022年4期
关键词:琼海市学期供水

记者/韩东起 王子文

新一届琼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届接着一届干,凝聚着全市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在让干部敢担当、有作为,闯难关、解难题的同时,狠抓干部的作风形象、精神状态、不断加强干部战斗力、凝聚力、推动力。让全市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海南自贸港(区)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实践中,面对一道道现实“考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主动对标省乃至全国先进地区,奋楫争先,迎头赶上,竞争上游,树立内心无私,敢于拎着乌纱帽干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做官;增才干、寻对策、补短板,挑最重的担子,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夯实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中,始终做发展的开路人,政治的明白人,群众的贴心人。在琼海市全体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截止2021 年12月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4719 户17831 人(因人员死亡、出生、婚嫁等原因正常增减28 户208 人),2021年脱贫人口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7852.08 元。截止至12 月底,全市共有监测对象(含已消除风险户)472 户1741 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64 户645 人,边缘易致贫户208 户750 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0 户346 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共163 户608 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2 户91人,边缘户41户17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脱100户346人;已消除风险 309 户1133 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42 户554人,边缘易致贫户167 户579 人,为海南自贸港(区)建设和建设美好新琼海添砖加瓦。以下是调研海南省琼海市的具体做法。

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作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坚持强化党的领导,为全面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统筹推进琼海乡村振兴各项工作,2021年4 月10 日,印发了《中共琼海市委关于成立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相关市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等47 个市委工作部门、市政府组成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拟定琼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组、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专项组、产业振兴和农业就业专项组、文化振兴专项组、生态振兴专项组等5 个专项组,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要求,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和载体,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三、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继续抓牢帮扶责任落实,坚决防止脱贫摘帽后干部松劲懈怠。加强机构队伍衔接,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将琼海市扶贫工作办公室重组挂牌成立琼海市乡村振兴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不断健全完善选派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长效机制,持续深化驻村帮扶工作。今年琼海市继续派出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200 个,驻村帮扶干部588 人,涉及12 个镇188 个行政村。全市共派出帮扶联系人1218人,其中市级帮扶联系人297人,镇级帮扶联系人921人。举办2021年琼海市村(社区、居)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提升班和2021 年琼海市村(居)“两委”干部自贸港建设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班,培训村(社区、居)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选调生等1655 人次,全面提升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

四、坚持强化组织战略。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对2020年的2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情况以解剖麻雀式进行了“回头看”,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同时,结合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工作对2021年15个选情复杂的重难点村(社区)进行了集中整顿。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完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等方式严格落实整顿措施,筑牢扫黑除恶的基层战斗堡垒。持续健全乡村民主治理机制。一是指导村级党组织完善村务监督和村务协商机制,规范村民委员会的内部运作和依法自治,提升村务民主协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二是结合“四议两公开”推动建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机制,确保党务村务财务在“阳光下”运行。

五、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狠抓政策落实,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终止、不断档,不留空白。在夯实饮水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源保障体系,建立农村供水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制作《关于进一步携手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倡议书》,引导群众遇到饮水问题优先拨打管护机构和热线服务和投诉电话,便于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到目前为止琼海市204 个行政村实现供水全覆盖。

成立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专班,协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工作的有关事项。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全市范围内的358 宗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取水点开展水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管护公司和村委会水管员共同管理的形式,开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日常管护,并已建立水塔清洗和消毒台账。在此过程中琼海市共投入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资金996 万元,11 个项目建设。争取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555 万元,用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等15 个项目建设。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2021 年,琼海市从学前教育至中职教育阶段特惠性教育资助累计惠及学生8783 人次,发放资金1100.8425 万元。其中,惠及脱贫户家庭学生共5825 人次,发放资金712.8725 万元;惠及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学生共2958人次,发放资金387.97万元。

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市政府和各镇政府、镇政府和各村委会、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老师已签订2021-2022 学年度控辍保学责任书,明确职责,建立“两条线三级”控辍保学责任体系,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原6-15 周岁脱贫户家庭、监测户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及特困供养学生没有辍学。对于脱贫户、监测户家庭的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继续由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各辖区中小学共同开展送教上门工作。2021年开展送教上门的有19 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以上措施,确保脱贫户、监测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上半年3708 多名教师,针对低保户、脱贫户等学生6723 人,开展家访26005 人次。建立完善全市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全面筑牢防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2021 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共发放150 名高职学生职业教育补助,补助标准为1750 元/人/学期,共26.25 万元,2021 年秋季学期雨露计划共发放296 名中高职学生职业教育补助,共51.8 万元。2021 年秋季学期扶持残疾人教育助学项目共发放5 名残疾学生教育补助,补贴标准为学前阶段1500 元/人/学期、义务阶段375 元/人/学期、高中阶段1500 元/人/学期,共4125 元。琼海全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海南省琼海市不断得到践行。

猜你喜欢
琼海市学期供水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全域旅游视角下海南乡村景观保护策略探究
基于美丽乡村的海南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研究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