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把控分析

2022-03-24 22:42刘渤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程量管控工程造价

刘渤

(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郴州 423000)

伴随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与施工技术的升级,项目类别逐渐多元化,建筑工程的造价结算审查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特别关键的一项内容,基层审核人员审核质效、审核结果的科学性会对工程运营后的经济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此便需要造价工作者娴熟运用专业审计知识,应用自己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累积的实践经验,对项目审核期间所有环节或许产生的问题从容应对。

1 工程造价管理中结算审核工作概述

根据目前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工作流程来看,造价人员前期一般以下3个步骤来实施工作。

第一,收集资料。在开展结算审核工作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通常需要收集准备好合同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资料、商务洽谈资料、技术资料和辅助证明资料,明确工程的工作范围,了解施工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的单价和市场的平均价格。

第二,制订适合本工程的审核工作方案。根据合同约定的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计价,考虑到工程的结构类型,选择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现场勘查。与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沟通与交流,细致条理地整理好现场勘查资料,完成后进行审核阶段。从结算审核工作的功能性来看,可把控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通过双方对审,可对少计少算部分查漏补缺,对多计部分进行修正,尽量消除造价人员的计算错误,如实反映工程造价。

2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

2.1 审核方式存在问题

在项目造价审核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依据项目规格、项目特征,选用恰当的审核方式,让过去常规审核方法难以妥善处理的问题依托恰当的审核方略妥善处理,大幅提升结算审核准确度。然而,结算审核活动开展实践中,审核模式通常较为固化,审核工作者依旧遵循落后的审核思路,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审核方式与手段,进而导致审核质效不理想。在目前的项目造价结算审核模式的选择方面,并不存在统一的选择标准,各企业审计工作者或许在职业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别。缺乏工程现场实践经验和造价审核经验,没有足够的耐心来认真细致地核对造价,会出现有一部分审核人员只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不负责任的心态会使繁杂的审核工作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项目的造价管理[1]。

2.2 工程量审核问题

基于建筑项目造价管控的特征,在造价审核工作开展过程中,经过对工程量进行核实、校对,能够确保工程造价管控活动的顺利开展[2],另外,还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的精准性。然而,若工程量不准确,项目造价便会丧失可靠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成本考评工作。

2.3 结算审核缺乏相应的监管

在项目结算审核活动进行以前,应当确定的是结算审查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更科学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更科学地开展成本考评活动。在结算审核活动进行过程中,也要求有关单位引导、监管,如此能够更及时地发现且解决审核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当前阶段的项目审核应当实施全面管控,指定专门的人员开展审核活动,防止产生个别工作者盲目编排、更改数值的现象。结算审核监控工作,应当落实到现实中,不可停留在形式层面,应当让结算审核监督活动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3]。

3 案例剖析项目结算造价审核重点

某项目建筑面积共计4.96 万m2,具体而言,地面以上有两幢33层的高层建筑,地面以下有1层地下室。地面建筑高达96.7m,运用的是框架剪力墙架构。其中,一幢建筑的部分区域进行了简单的行政化装修,该项目运用了邀请招标的模式,使用综合评估法对投标书进行评估,合同商定结算依照本地有关文件标准降低7个百分点计算,送去审查的数额是8977.49万人民币,最终确定的造价金额是8011.93万人民币。在深入审查过程中发现,具有定额套用不恰当、费率没有参照当地造价文件标准执行、工程量过多计算等问题。详细而言审核重点包括如下几点。

3.1 选取恰当的结算审查模式

鉴于建筑项目造价结算包含诸多内容,经过开展造价审查工作,有利于造价结算管控能力的提升。详细而言,包括重点审查方式、全方位审查方式等。需要指出的是,项目造价预结算的全方位审查要求渗透到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对项目规划、招标和投标、建造、竣工结算等环节加以预结算审查,有利于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查实效性、客观性的提升[4]。

在审查工作开展期间,全面审查是依据建筑项目现实发展需要,优化施工流程,且在项目造价审查和施工管控的维度下,达成造价预结算审查管控能力提高的目标。这种审查方法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应当对预算价格、工程量等进行认真核查,防止产生审查不准确的问题。建筑项目的预算方案和施工状况或许具有一些偏差,因此,可经过对审查范围的调节,全方位审查建筑项目,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查能力。审查方式尽管会存在差别,但是都能够实现全面审核的目标。在实践运用过程中,造价预结算审查内容较多,审查时间通常很长,并不适合全部的建筑项目经济管控运用。重点审查方式在建筑项目经济管控领域的运用,应当基于施工图预算的主要内容开展审查工作,依照建筑项目费用计算标准等实施审查,基于此达成建材、施工等整体管控目标。例如,对地基项目、梁板成本等加以管控,确定造价预结算审查客体,达成造价预结算审查能力提高的目的[5]。工程量较少、地位不够突出的项目,着重审查项目关键内容,在实践中,重点审核方法体现出审查效率高的优势,造价预结算审核有自身的侧重点,能够节省审核费用和时长。然而在实践运用期间,会将一些审查内容忽视,审查精准度不高[6]。

3.2 增强对签证的审查

对签证进行审查时,应当基于建筑项目作业现场的情况,将定额作为签证根据,且立足于项目定额的维度对子类目进行剖析,以达成造价预结算审查管控能力的提高。审查工作者在开展审查工作期间,应当对签证内容加以审查,且遵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准则,防止内容和现实状况不一致的状况产生,从而有利于造价预结算审查能力的提高。增强工程量清单的预结算审查,应当立足于建材单价核算、施工图管控的维度加以改进,亲自进入作业现场,观看和剖析施工状况,进而确保施工活动的内容和招标书的内容相对应。除此之外,还应当依据建筑项目的变动状况,改进造价预结算审查流程,增强中期货款支付管控,依照协议确定的货款支付方式,且结合施工实践,对建材、施工数据等加以整体管控,进而确保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顺畅进行[7]。

3.3 计算工程量的准确性

工程量的核算较为繁杂,然而在项目结算中十分关键,其的正确度对于最后结算造价的正确度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审查工程量时,首先,应当了解依照有关要求确定的核算准则核算工程量与否;其次,查看核算内容和施工图、签证内容、设计修正内容对应与否;再次,查看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转换是否精准;最后,查看具有重复核算、为增高结算支出金额有意增大工程量等状况与否。例如,个案中外墙运用190 煤矸石烧结砖,剪力墙、柱热桥等位置都是外墙内保温,在核算外墙内保温部位的工程量时,也将外墙砖墙的工程量包括在内,会导致重复核算问题的产生[8]。

3.4 审核定额套用的恰当性

在审核定额套用情况的时候,审核的内容具体包含:选取的定额内容和耗费数量和设计是否对应;是否具有材料转换定额转换不准确状况;是否具有有意以低单价套用高定额的状况;把定额内包含的项目单独陈列多计算费用等问题是否存在等。例如,外墙内保温工程套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定额类目,对主要材料进行了换算,然而计算人员没有按照定额要求与系数相乘,导致整体单价与现实不符[9]。

3.5 审核套价中费率、取费及文件的实施状况

套价中取费、费率、文件实施状况在审查过程中应当和合约标准相一致,文件的实施应当在施工期间范畴内,不可为了抬升项目造价金额,盲目选择文件,使用人工下浮送审的项目造价应该格外关注,主要核查费率的取费基数准确与否、人工费价格差异存在下浮等状况与否。

对于上文确定的建筑项目结算审核重要内容,为整体把握结算审核的效果,审查工作者应当增强追踪审计,第一时间对项目更改、较易出现争端、隐秘的项目位置进行取证,保留完整的影像,为结算审查中客观体现项目造价进行科学的事中管控,另外,应当增强交错核查力度,开展好项目经济指标的对照和剖析,增大业务学习力度,有效提高本身的职业素质,从而推动结算审核开展成效的提高。

3.6 现场审查力度的增大

在审查工作开展期间,经常发现施工企业在现场签证方面存在多次签证的问题。在现场审查工作开展期间,审查工作者先要对施工图、项目结算书、签证工作量等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将发现异常标记在施工图上,然后结合异常点深入核查。

(1)对施工图与项目更改的工程量进行仔细核查,保证施工实践和竣工图相同,如安装项目所用到的建材众多(阻燃PVC管、焊接钢管、桥架、镀锌钢管等),实践情况下,施工企业会以低成本建材替换高成本建材,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施工期间若监理部门未第一时间发现,结算审查是关键的环节,应当通过仔细核查后发现。

(2)隐秘项目具有局部工程量难以核查、施工企业存有以次充好、多计算工程量等问题。例如,此工程消防项目结算,完工图金属线槽的规格是200mm×100mm,但是经过审查,发觉未装设金属线槽,都使用的是KBG管。

(3)完工图与结算均包含某个项目,但是没有进行实际施工,在审查工作开展期间,经过和甲方、施工单位进行反复核实,将没有建设的施工量删除。

3.7 审核工作开展期间做好管理

通常状况下,建筑项目的作业条件、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等会具有一些差别,因此,将造价预结算审核落到实处,对建筑项目各个时期,机械、人员、技术等需要结算的内容加以管理控制,在审核预估和剖析的维度下,更改建筑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查的剖析模式,把审核活动落到所有的细节中。再者,建筑项目自身的流程、参与主体等通常比较繁杂,鉴于建设企业项目成本管控准则,在工程预结算审查和预估期间,细致确定预结算指标,明晰预结算管控过程,提升预结算过程管控能力。另外,还要联系建筑项目修正与审核管理内容等,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查力度,对审核流程加以即时监管,对建筑项目建材、机械等费用加以细化,采用造价审核的方法,了解建筑项目建造期间资本投入和运用状况,剖析成本管控影响要素和结算审核期间的干扰要素,经过核算和审核监察,再次核查建筑项目造价结算状况,基于项目造价审查和财会风险核查,提升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计算数据、文本资料的整体管控能力。建设企业在项目招标环节、建设环节、完工验收环节,核算支出情况,剖析成本超出预算的因素,对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步骤加以支出管控、财会计算,提升建筑项目成本管控能力。鉴于建筑项目整体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预结算流程、审查流程,对细节成本提升重视程度,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具体化,能够达成建筑项目建材、机械等整体管控目标。在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业支出时,审核人员应当基于预结算审查现实需要,对发现的不对应问题加以管控,确保建筑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4 结语

对于工程经济管控工作而言,项目造价审核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造价成本结算和工程经济管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利于项目经济风险产生概率的降低。因此,基于建筑项目的现实状况,整体管控造价估计环节、工程量计价清单环节,可经过审核为工程经济管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对预结算审核方式、步骤等加以管控,且联系建筑项目的工期,对主体、辅助、隐秘等多种工程等加以造价预算审查和管控,提升预结算审查效果,进而达成造价预结算审核工艺的改进,提升建筑项目经济管控效果。

猜你喜欢
工程量管控工程造价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之旅
失控还是管控?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