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的重要价值及主要培育措施

2022-03-24 22:42唐湘黔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树木培育

唐湘黔

(洞口县大湾林场 湖南邵阳 422300)

从整体上来看,森林资源不但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实现地区生态系统的均衡有着重大实践价值。为了能够切实保护森林资源,让森林资源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相关部门应明确森林培育的重要价值,并做好森林培育相关工作,促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切实实现。

1 森林资源及其培育现状

1.1 森林资源的整体概况

从森林资源的组成上来看,其主要包括了灌木林地、乔木森林、土壤微生物、未成林林地、林下植被及野生动物等。跟其他资源相比较来说,森林资源具有可持续生长的特征,正是因此,促使森林资源变成大自然非常宝贵的资源之一,无论是动物的生存还是植物的生长,均和森林资源具有密切的关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森林可视为综合的生态体系,假如森林资源受到了破坏,将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沙尘暴、山体滑坡等。为此,确保森林资源培育工作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森林培育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森林培育工作基本上就是针对一些经济树种做好相应的培育工作,这对于森林培育多样化的需求是相违背的。同时,在森林工作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在森林培育工作期间,存在一边培育一边砍伐的问题,由此影响到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效果,而且实际工作开展期间,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造成培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受到不利影响。由于缺乏专业的植物环境专家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前开展考察与勘测工作,未系统调查当地的气候情况、土壤肥力以及天气的干湿情况等。另外,应提前了解政府确定投入种植的植株类型所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与此相结合来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案[1]。

2 森林培育的重要价值

2.1 对环境的影响

2.1.1 保持水土和养分的充足

森林在水土资源的保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因为树木根系发达,为此,可以储存一定的水分,在水土资源稳定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表水分的流动性得以降低,对于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减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干旱的季节中,森林还可以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

2.1.2 有利于土地沙漠化的有效控制

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森林具有不可忽视的防风固沙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力侵蚀基于地表产生的影响,这对于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极端的大风天气下,森林能够促使风力得以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促使自然风发生方向的变化,从而避免大风天气对于地表风沙的携带,对于土壤的稳固与土地荒漠化的控制意义匪浅,而且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空气的净化。

2.1.3 有效预防温室效应

现如今,全世界对于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关注,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对森林的覆盖面进行扩大等措施,来对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对于森林资源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土壤与水资源进行保护,还能够将集水盆地的水流进行分散,在暴雨天气下,能够促使洪峰与水量得以有效减缓[3]。所以,植树造林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气候能够对生物群落的分布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气候的改变可以让当地各种物种的适应性发生变化,而且可以对生态体系中多个种群的竞争力施加某种作用。对于生态领域的动物与植物而言,尤其是植物,对于世界气候变化或许难以在短时间适应,从而面临着濒临灭绝的风险。而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对于有效预防温室效应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前,森林资源在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我国,疆域辽阔,在整个森林之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种类,森林可以为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还能孕育出珍贵的树种和药材,并且森林还是多种动物与植物的主要生活空间。为此,高度关注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有利于生物资源的进一步丰富[4],对于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某个独特物种而言,森林资源发挥着保护功能,可以为这些珍稀物种的生长提供保障,促使特殊物种的生存质量及其数量得以切实提升。森林资源可以发挥维持自然系统均衡功能,可以着实提升抵抗自然灾害的水平。

2.3 经济效益

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前期,应对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设计,除了需要对表面的培育工作进行重视,还需要针对森林所带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对于森林培育工作来说,应与周边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从而通过对养殖业进行发展来促使经济效益得以切实增加,在原来环境的基础上来创造经济效益。在森林中发展养殖业,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并重视森林抚育工作,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调节当地的气候环境,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主要培育措施

3.1 对人工抚育进行重视

对于森林培育工作来说,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做好人工抚育是基础性的工作之一。人工抚育具体包含修建、砍伐、栽种等,应当基于森林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人工抚育举措。例如,对于森林密度比较稀疏的问题,可在后期采取人工补植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可以对坏树、病树等进行定期的修剪,也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

在人工抚育工作之中,抚育采伐能够实现森林结构的有效优化,切实改善森林资源。例如,对于密度不合理及光照不够均匀的森林来说,可以采取适度采伐的措施来将发育情况不好的枯树进行去除,从而科学有效地调整林分密度;同时,对一些有着负面影响的树木进行砍伐,对健康生长的树木进行保留,从而促进森林结构的优化[5]。此外,人工抚育工作还涉及修枝,在对该项工作进行前,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森林系统的构成进行系统了解,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对其中存在的死枝进行修剪,在此期间,应注意不能对树皮产生损害。

3.2 对采伐量进行有效控制

在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期间,应对森林资源林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确保林业资源实现良好的发展。在优化森林资源期间,应不断优化森林的空间结构,严格控制采伐量,使其能够在森林总储量的15%以下,同时,需要对采伐作业的周期性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对林木进行单株采伐,在完成采伐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及时的补育,促使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得以切实保证[6]。除此之外,林木之间存在着竞争性的关系,生物竞争与调节是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特点之一,通过优胜劣汰,能够确保森林系统更加稳固与健康。鉴于此,在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期间,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对不同物种之间的生长及其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与了解,针对林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3.3 对优良品种的筛选工作进行重视

对优良品种进行科学有效的筛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森林培育工作的良好发展,对森林质量优化来说具有重大实践价值。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地筛选与培育树种,通过采取有效的对比措施来对优良品种进行良好的保存,从而使森林未来的发展得以切实保证。在对品种的选育工作进行开展期间,应对人工育种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应用来对树木的保护与培育工作进行做好,促使所选择的品种自身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应对新的优良品种的研究力度进行加大,针对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以及其抗旱能力等进行提高,从而使森林培育工作的效果得以切实保障。

3.4 人工培养森林的树枝修剪工作

针对森林树木底部存在的枯枝烂叶做好相关的修剪工作。在植树期间,应对林木场地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林木进行相应的修剪工作。在1∕3的树的高度范围之内,需要将桩弄平。尤其是需要对一些稀有树种,如红杉等,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在树木迅速生长期间,应当确保其基本形态,如果有需要,可采用人工切除的方法对树木下端枝条进行修剪。详细而言,应当和林木的生长时期、生长状况等相一致,在有效保护树木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基础上,一般清除树冠下端的一两轮活的枝条,并且应当把树木枝条高度管控在树木高度的1∕3左右。同时,在对枝干进行修剪的时候,需要避开林木中自然生长的一些珍稀树种,切实增强对稀有树种的保护力度。

3.5 做好树木的补植工作

在过去,森林中的某些树木会被人们大范围地砍伐,从而致使树种数量急剧减少,在此期间,需要开展一定的补植工作,针对森林中缺少的树种进行补植,从而使这一系统的稳定性得以确保,同时,还需要针对部分珍稀树种做好补植工作,并开展阶段性的培养工作。

3.6 割灌除草

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某些地区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期间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前期,需要针对当地的培育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对培育地点开展灌溉与除草工作,从而为树木的正常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在培育树木期间,需要对相应的培育团队进行建设,做好专门的养护工作,使其能够与当地的生长条件相适应。此外,还需要对培育地点进行定期的除草工作,确保树木的生长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并且,对于病虫害的繁衍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4 加快森林资源培育的相关措施

4.1 对森林培育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推广工作的重视

对森林培育工作进行加快,能够促使森林的整体质量及其效益得以切实提高。在林木的整个生长周期之内,森林培育工作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且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一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另外,随着森林树木的生长,由于其会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森林培育的困难程度。所以,应当和各地森林真实状况有效融合,有侧重性地增大森林培育工艺的宣传力度,从而促使当地相关工作人员的森林培育意识得以不断增强,使其所掌握的森林培育技术得以更加丰富,并使其森林培育能力得以强化,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森林培育工作的加快,提升森林的整体质量。另外,应当构建且不断完善森林培育考评体系,通过对各项制度进行综合利用来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及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以此实现森林质量的提升,促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切实实现。

4.2 对先进的技术进行科学应用

在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工作期间,往往会存在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养护工作开展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对森林培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制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期间,有关工作者不断提升对科技的关注度,切实有效地开发与利用综合性的森林资源。现阶段,纵观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人工林种植数量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于造林的密度无限制地扩大,会致使人工抚育除草等步骤开展不到位,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对人工造林的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7]。鉴于此,在森林培育工作开展期间,应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应用,针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及其后期的保护工作制订合理的规划,对现代林业管理培育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促使森林资源的活力得以切实提升。同时,还需要对传统环境下将自然资源作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逐步的改变,在森林资源开发培育期间,应持续提高森林建设的技术含量,推动森林资源的长效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在森林资源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森林土地发挥了非补偿性功能,对于树木的生长起到了保证性的作用。在对森林培育工作进行开展期间,应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明确森林培育的重要价值,实现森林多样性的保护。从整体上来说,在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中,森林培育具有重大实践价值,能够有效抑制土地荒漠化的扩张,对于温室效应的缓解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树木培育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辨认树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树木也睡觉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树木之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