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

2022-03-25 00:12安频
青年文学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柳笛柳叶柳枝

安频

春日水岸边,几处绿柳婷婷袅袅,水中柳影唯美摇晃,宛如凝眸的少女,又似裙裾飘飘的仙女。这轻盈的风姿,为大地增添了多少的妩媚啊!

—题记

长江以南,在三月期间,雨水非常多。在某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我打开窗户,室外的清新空气扑了进来,我深呼吸一口,感觉很舒服。我走出门去,听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看远方一片青绿,令人很陶醉。

在河边,我寻找钓鱼的人。一阵微风吹来,带有清香的味道。只见一根根柔软袅娜的柳枝,如丝如缕,浓得化不开,组成了春天里最唯美的画卷。春天的小河水声潺潺,好像在颂扬着新的喜悦和爱。水光明镜,欢快流畅,宛如流动的水晶。

知春者,莫如柳。

柳树是春天的先遣队,当人们还畏惧冬的余寒的时候,它们已与严寒划清界限,酝酿着春天的理想。

到村子外,亦看见了几棵零零落落的柳树,有的长在小池塘边,有的长在田埂上,有的长在废弃的旧屋子边上,几经寒暑,几番风雨,只要人们不去砍伐它们,它们将会守望着肥沃的土地,成为乡土美景的重要点缀。

我在小的时候,曾攀折柳条,捋去枝条上的叶子,剥去柳枝的皮,露出白而修长的柳枝,再拿剪刀修成一個柳笛。吹柳笛,看一个人的情绪与肺活量。像我,就不那么温柔敦厚,吹出的声音很粗很高。我的三叔有本事,可以用柳笛吹出婉转的曲子,非常好听。我却学不会,只能“呜呜呜、嘟嘟嘟”胡乱吹,嘴里好像跑着一列列小火车。

柳树是每个村庄特有的形象符号,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情感之内,还藏在孩子们成长的年轮里,成为温馨的乡土记忆。

当我走上村北的桥头,看见桥头的几棵柳树,心里很开心。走近去看,只见柳条上的柳芽好像一个个小眼睛,睡眼惺忪,片片柳叶透露出黄晕。我离开这里,又从远处回望,只见柳叶之间淡淡地浮动着朦胧的烟。古人云“万柳含烟翠不分”,又云“飞絮逐水,杨柳堆烟”,说的就是这个意境。一个“烟”字,展现了柳的意蕴飘逸、缥缈;一个“烟”字,使人想到了李太白笔下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迷离深情。

毛毛细雨似有若无,杨柳依依,丝缕低垂,一片岑寂空灵,如烟、如雾、如纱、如丝。有的雨花似乎就是古琴上跳跃的音符,随着优美的旋律飘动。小草眯着眼从土里探出头来,嫩嫩绿绿的。随后,沉睡了整个冬天的植物,亦在慢慢苏醒过来,改变大地的苍凉。这样的风景曾出现在诗人戴望舒的诗句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构树粗野疯狂,速生杨急功近利,樟树自作多情,只有柳树才具有小家碧玉的那种气质,秀媚玲珑,既有青春的炽烈,又有谦顺的缱绻。

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树含情脉脉却不轻佻,亭亭玉立却不艳俗,它是历朝历代文人喜欢的树木之一。“垂杨官道连天去,落日邮亭别我归。”“江上春阴柳万条,离人无处不无憀。”“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柳”比喻离别,清人编《渊鉴类函》中,有关柳树的留别典故俯拾即是。

《晋书》云:“顾恺之,字长康,痴信小术。桓玄尝以一叶柳诒之,曰:此蝉翳叶也,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不见,以珍重之,俗传恺之有三绝,此痴之一绝。”柳叶不可以隐身,顾恺之却深信不疑,可见他的痴态。不可否认的是,柳叶软软柔柔,用来比喻纤美的女子,是恰如其分的。但晋代的人们,常用柳树形容英俊的男子。王恭“美姿容,人多悦之”,很多人说他“濯濯如春月之柳”。有好事者说每根柳树下埋有宝石,我却觉得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为什么柳树的片片叶子那么碧绿呢?

春天是花卉的世界,是一切唯美的集合,是所有欢乐的散布。

柳树是人间的一抹青绿,是鸟儿的天堂,是画家的素材,是孩子们喜欢的景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欢乐的柳树。

猜你喜欢
柳笛柳叶柳枝
柳枝上的春天
柳笛
柳叶和鱼
柳枝柳枝 变变变
生命力
生命力
剑客
吹柳笛
柳叶青青
眼睛上面的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