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盛放 不问西东

2022-03-25 00:12张旭
青年文学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导图作文思维

俞敏洪说过:“那些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明确答案和坚定信念的人,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教师在前行的路上,不管多么艰难,不管是否有人欣赏,只问盛放,只问初心,只问勇敢,不问西东,才会从心灵深处溢出平和与喜悦。

一、因为知困,所以自砺

《礼记》中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必须得承认,我不是那种一路顺风顺水的老师。回想自己十五年的教学生涯,其实是磕磕绊绊、历经坎坷。曾经觉得自己兢兢业业,可是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如意;曾经因为知识掌握不扎实,底气不足而倍感难堪;也曾经因为没有完成高中的循环而受到家长的质疑。曾经拼搏到无能为力,最后也只是努力到感动自己。有过这些境遇的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站稳讲台才能给自己带来最起码的尊严。有实力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在学生心中有地位。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充盈起来,让自己的羽翼丰满起来。不过,我特别感动的是,学校从来没有否定过我。海林高中给了我最宽广的胸怀和最深沉的期待。在连读班的三年,战校长逢人就夸我是“才女”,我愧不敢当,可是心里美滋滋的;陈校长听完我的公开课,评价说这才是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一句肯定,对刚刚工作两年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第一次上高三的课,朱主任对我说:“坚持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去牡丹江出课,中途我想退缩,宝环姐不断给我鼓励,一遍一遍帮我雕琢打磨,使我倍感温暖。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功夫。可是学生的时光又是宝贵的,经不起荒废,所以我只能拼命往前跑。还记得庖丁解牛吗?若是放电影,该是刀“唰唰唰”地飞闪,转眼皮是皮,肉是肉,一副完整的牛骨架。然而,电影终究是电影,无法放映十多年寒来暑往的分分秒秒,无法再现岁月里流淌的汗水与泪水。游刃有余是因为熟能生巧,熟能生巧是因为无数次的失败与失败后的再练习。从来就没有捷径,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所以今天,我又特别感谢那段岁月,因为今天的我明白遭遇过教育的失败,才会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跋山涉水才能看到路两边的风景,吃过苦头才终于尝到了甜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觉得累,是因为你在走上坡的路,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我特别想告诉年轻的老师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最好,但是我们必须得见过最好,而且越早见到越好。记得大四的时候,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的一次讲座,打开了我认识语文世界的一扇窗,她优雅的气质、深厚的底蕴、唯美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我从来没有追过星,但是董一菲老师就是我心中的女神,那是我教育的理想,虽然难以企及,但是一直心之所往。还有当代语文界的泰斗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余映潮老师、黄玉峰老师等等,这些大家是语文界的最强阵容,他们的作品我都拜读过。还有今年新课程培训中我们有幸见到的温儒敏老师、王岱老师、王栋生老师,他们的华丽现身让我兴奋不已,让我如获至宝。我崇拜他们,是因为当我误入歧途的时候,他们会为我拨开迷雾;当我陷入瓶颈的时候,他们会给我指点迷津。从他们身上我读到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从他们的经历中我读到了成功必定浸透着奋斗的血泪。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和多元的技术让我们有无数条途径可以丰盈自己。知不足才能自励,知困才能自强。

二、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梁启超先生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份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闷。”

我对他的话深有同感,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我觉得我还算勤奋,也比较专注,这些都源于我喜欢这个职业。我觉得做教师最可怕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们要以己昭昭,使人昭昭,要让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有收获,有乐趣,有成就感,而不是让学生觉得听与不听一个样,听多听少一个样。所以无论是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还是高三的复习备考,我都想方设法让课堂充实起来。

(一)教材合理整合,问题引领课堂

语文课本来应该是有血有肉、妙趣横生的,为了让一篇篇看似独立的文章厚重起来,上一届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整合,比如我把选修教材中杜甫晚年的诗歌放在一起,再结合传记《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一起还原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杜甫形象。我还整合了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比较了《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篇同是议论兴亡得失的政论散文的异同等等。这样学生对一个人、一类文都能有一个整体了解,也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于语文课而言,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因為牵一发可以动全身,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提纲挈领,反复推敲的问题可以引人深思。初登讲台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书,各种各样的教学课例,但是总感觉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没有创造力,缺乏生命力,拾人牙慧,索然无味。所以在借鉴的同时,一定加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一千个语文老师就应该有一千种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千种课堂的呈现方式。只有这样,走下讲台,才会觉得酣畅淋漓,收获满满。这学期新教材的教学让我感触颇深,比如闻一多先生的《红烛》,我就想怎样才能不落入教师讲解分析的俗套,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全诗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表达诗人对红烛的倾诉,那么诗人对红烛都倾诉了什么呢?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我发现学生真的有感悟,也能表达得比较全面。最后,诗人对红烛的赞叹、困惑、感伤、安慰都通过这个问题呈现出来,水到渠成。再比如《峨日多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以特定的视角塑造了一个攀登者的形象,所以只要让学生结合诗句探究攀登者形象特点,其他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

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的不断细化与深入,对于知识的构建和重组有了更多的方向和可能,思维导图也就应运而生。它用放射性的图示将思维的过程清晰化,且图文结合的方式能优化语文学习的效果。

思维导图并不是新事物,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是源于高二时到牡丹江学习的两节课,耳目一新。他们在高考复习时利用思维导图处理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因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专业性强,没有那么多趣味性东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兴趣不浓。而且突破这种类型题很重要的一关就是读懂并且弄清论证结构,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呈现文本内容。我回来之后就在教学中开始尝试,我记得高三有一道模拟题学生们做得不理想,我和他们一起梳理了论证结构、每段的关键词和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黑板上呈现出来的内容已经解决了题目中的所有问题,学生们豁然开朗,我也觉得小有成就。

语文学科知识庞杂,连贯性不强,学生很容易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全都抓不到的困境,思维导图可以成为记笔记的有效思维工具,有助于学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语言知识图像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思维导图知识,但是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清晰地呈现知识框架,自己明了,学生也很受用。尤其在上网课期间,通过课件呈现,更为便利。所以,像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等高考复习板塊我都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导图,有助于学生们知识体系的形成。

这学期的新教材第一单元涉及诗歌和小说两种文学体裁,所以我在授课时比较注重各个文本对知识点的呈现,及时地总结归纳,让学生在高一就构建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如果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成功运用,能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一定会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时代活水荡漾,充实作文课堂

我向来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写作,怎么让学生觉得有话说,想表达。首先,写作要常态化,假期学习我记得王岱老师说每天让学生写二百字,总也不写肯定不会写,写着写着也就文思泉涌了。第二,写什么很重要。我出题一般都是有意图的,我一方面结合教材的要求,一方面结合高考的情境化写作要求,进行小作文训练,目的是让学生积累素材,学会思考。我记得高二运动会结束之后,我引用白岩松的一段叙述,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于是我让学生写《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学生的着眼点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看到了更多精彩的瞬间。以往我们谈爬山,一定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峨日多雪峰之侧》的独特性在于诗人着眼于一个攀登到半山腰的人,想看见更多的风景,有的时候不是需要更高,所以我让学生写《最美的风景在山腰》。讲现代诗,就让学生写现代诗,学生们还真是写得有模有样。

为鼓励学生写作,也方便讲解,我会选出三个层次的作文打成电子版,通过课件呈现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每次学生都很兴奋,甚至有的同学被当成反面教材也很开心,因为他认为得到了老师更为深入的指导。文为时而作,现在我比较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半月谈”等微信公众号,还有“学习强国”平台,都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作文素材,记得线上教学的时候我给学生介绍过“案板下的女孩”—柯恩雅,结果哈三中的模拟题就出现了这个新闻评论题,我不无得意:“怎么样?押中题了吧?”学生们不是不喜欢学习,老师如果能够指点迷津,就会为他们打开一扇窗。

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走进海林高中,又离开海林高中。而我们又原路返回,岁月带走了我们的芳华,但校园里每一条小径都通向永远的十八岁。我们守望,我们期许,我们老去。可能教师这个职业就像《红烛》一诗中所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而有一点收获,就让我们幸福不已。这是今年教师节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孩子们温暖我心的话语:

(一)

亲爱的张旭老师、旭总:

又是一年教师节,今年是我们远走高飞后的第一个教师节。

在这两年里,您为整个班级无私奉献,悉心培养每一位同学。就我个人而言,最忘不了的就是学校组建尖子生辅导班之后,您对我的谆谆教诲。那个时候我在整个团队当中综合实力是排在最后的,不光是成绩,还有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尽管我有试着突破、改变,但每次考试都是千年老六,语文单科成绩也表现平平。但是您并没有放弃我,不管我如何,您都是尽心尽力,在家上网课的时候会每周额外批改一篇我的作文,课前提问提醒着我要抓紧背诗词,复课在校也紧抓文学常识等基础。您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老师,语文作文从来都是亲自批改,即使是网课期间对着屏幕看作文也没有丝毫怨言。在您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责任,是对本职工作的尽职尽责!

我想对您说以后如果您有机会来西安,一定不要忘记您有一名学生在那里。虽然我没有大富大贵,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请您吃饭、逛逛景点、做您免费的导游还是在我能力范围内的。最后,真诚地祝福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二)

老师,本来毕业前想给你送束花,我这十二年,老师你在我心里是老师中的第一,有老师该有的感性和理性,两者都不差,不一味地偏爱学生,也不一味地对学生严厉,赏罚分明,包括看待事情的角度。老师你的感情十分饱满,在你讲课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感谢你高中两年能当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的荣幸。

(三)

老师迟到的祝福来啦!虽然我语文一直不好,但是我真的特别喜欢你,你多宠着我们啊!我们一撒娇作文就不写了,哈哈哈哈哈,哪个老师能这样啊!有一次咱们在班里放多媒体声音大了点,对面有个班里的老师进咱班说小点声,还挺凶,我都可生气了,不许凶我们语文老师,我们都舍不得惹她生气,其实还真挺难忘的,每次过年过节你都给我们发小零食,就是因为你语文才没那么枯燥吧!说不完我的感激,那就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们都好好学语文,不要辜负你的期望,有这么可爱认真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可得好好学语文,不能惹你生气,我永远爱你。

(四)

老师,这次教师节因为一些事没法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您,感觉挺过意不去的,等我们能自己赚钱了,不敢说有出息,一定会去看您的,很感谢老师的栽培。

其实教育,是亦师亦友,是渡人渡己。可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经常和学生说,在这个世界上真心希望你们好的,除了父母亲人,应该就是老师了,无论你们飞向哪里,老师都会为你们祝福。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可以保证今天考试,明天出成绩,就算网课期间,手机屏幕那么小,我也没有丝毫懈怠。有一次,学生成绩下滑,我正反思自己,他们居然特别江湖义气地说:“老师,不是您的原因,都是我们的错。”我每次去班级加课,他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生如此,夫复何求!我至今难忘送考的那一天,一群女生在人群中把我搂住,高喊着:“余文乐(语文乐),余文乐。”我触碰到她们有些发凉的手心,心里一颤,我只能给予他们我能给予的能量。

而如今,他们都已经奔赴下一场山海,而我依然还保持着那一份热爱。最后分享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在每日繁杂的琐事中,能够抬头看看天上的流云,感受一下风在脸上停留的每一瞬间;一个有理想的人,是在每日单调的一碗白米饭边放上一枝红玫瑰;一个有理想的人,自觉地避开负能量,找到频道相同的人,一路前行。真心希望每一位老师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猜你喜欢
导图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