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2-03-27 23:28赵金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开颅手术微创手术脑出血

赵金安

关键词:脑出血;开颅手术;微创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前言:脑出血是脑卒中一种,其是由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溢出所致,患者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若未采取及时治疗,可致残或致死[1]。开颅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创伤性较大,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因此应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手术方案[2]。本研究将以86例脑出血患者为例,对比分析开颅手术、微创手术在患者中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观察对象: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各43例。其中甲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6~78岁,平均(61.23±5.68)岁。乙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5~76岁,平均(60.78±5.25)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甲组(开颅手术):仰卧位全身麻醉,于血肿行长度在5至6厘米弧形或马蹄形切口,暴露颅骨,锯骨成窗,十字切开硬脑膜,完全分离蛛网膜和脑组织,直视下使用吸引器进行清除血肿,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脑颅。

乙组(微创手术):CT 扫描定位血肿部位,对患者予以局部麻醉,于额部作直行切口,在穿刺点处运用颅骨钻钻孔,十字法切开硬脑膜,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内置入引流管,反复抽吸血肿部位(30-40%),妥善固定引流管,术后开展颅脑CT检查,了解残余血肿情况,于血肿腔内注入20000 U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激酶(H20074226),溶解血肿块,每天两次次引流,待血肿基本清除将穿刺针拔除。

1.3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x±s)描述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结果

2.1手术康复相关指标

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甲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3%,其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的关键。手术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可以有效清除血肿组织,解除脑组织压迫,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生命[3]。開颅手术可于直视状态下找到患者血肿部位,彻底清除血肿组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此项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创口、术中出血量较大,会增大术后感染、脏器功能衰竭等发生风险,延长患者康复时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应用,其逐渐代替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只需局部麻醉,手术切口减小,避免手术操作损伤血肿周围脑组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4]。本研究显示: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甲组(P<0.05);且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表明了微创手术应用优势。

综上,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何春林.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2,35(01):215-218.

[2]陈荣举,姜童子.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0):1173-1174.

[3]吴祥忠.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5):160-162.

[4]吴旭东.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4):478-479.

猜你喜欢
开颅手术微创手术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颞肌骨膜瓣缝合对开颅术后头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