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相关手术术中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2-03-27 00:48黄庆飞叶泽明黄华丽黄国雄覃锦媚杨东宇覃秋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并发症疗效

黄庆飞 叶泽明 黄华丽 黄国雄 覃锦媚 杨东宇 覃秋云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胸部相关手术;限制性液体管理;疗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2

人体胸部包含多种重要脏器,而胸部疾病的种类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如气胸、胸内异物和肺癌等胸部疾病患者均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传统的开胸手术对患者的机体创伤较大,在治疗相同疾病时易造成二次伤害[1],不利于患者预后。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胸腔镜技术被临床广泛熟知并应用。单孔胸腔镜因其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2]。既往研究显示[3],术中液体管理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且理想的液体平衡与高生存率密切相关,故采用合适的液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限制性补液可有效降低肺损害患者的肺部毛细血管经血压,减轻间质水肿[4]。尽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相关手术术中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单孔胸腔镜下胸部相关手术患者86例。纳入标准:①经医师诊断将行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术者;②术后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知情同意;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排除标准:①存在恶性肿瘤者;②存在其他免疫性疾病者;③存在其他心、肺、肝及肾等疾病患者;④既往存在手术史者;⑤存在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⑥存在精神疾病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5~45岁,平均(35.82±3.32)岁, ASA分级 Ⅰ级25例,Ⅱ级18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5~45岁,平均(35.24±3.19)岁,ASA分级 Ⅰ级19例,Ⅱ级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单孔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双腔插管,行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作操作孔,在病变肺叶侧腋前线与中线间作一长为 4 cm 的切口作为操作孔,操作孔与观察孔合二为一;置入胸腔镜,观察病灶位置、 大小等具体情况,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与肺叶切除术;术后置引流管引流,常规处理,逐层缝合,给予镇痛、抗菌等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通气治疗,在保持器官灌注、循环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液体管理。

观察组应用术中限制性液体管理。采用入负平衡方式实施液体管理,其液体负平衡量控制在(-500~-200)mL/24h ,7 d 内液体负平衡总量≤5%体重。

对照组应用术中传统液体管理。采用量出为入平衡方式实施液体管理,液体平衡量为(-100~100)mL/24 h。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常规液体,采用最小可用容量。当中心静脉压(CVP)>15cmH2O时,适当使用利尿剂;CVP<6cmH2O时,给予升压药或适当补液。

1.3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

1.3.2 血流动力学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气管插管前5min(T1)、单肺通气开始(T2)、单肺通气结束(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校正血流时间(FTC)水平变化。

1.3.3 术中出入量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及尿量等指标。

1.3.4 并发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感染、胃肠道、肾、心血管、神经及肺等方面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数±方差(x±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单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围术期液体管理是影响胸部相关手术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5],其與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组织氧合、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急性肾衰竭等诸多因子密切相关,故给予患者合适的液体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限制性液体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液体管理方式,其通过统计24h出入量,以尿量为参考依据,在维持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稳定前提下,利用呋噻咪增加出量,使出量略大于入量,保持一种轻度负平衡状态,以减轻心肺压力[6,7]。本研究中,观察组胶体液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晶体液用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相关手术术中限制性液体管理不会影响血流灌注,进而影响患者尿量。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限制性液体管理中的胶体是为了补充失血量时才进行灌注,而非用于维持循环稳定,故从侧面显示胶体的输注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患者并没有因限制了液体而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前性少尿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T3、T4时观察组的SV、CI及FT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6%,提示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相关手术术中限制性液体管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FTC是血流动力学重要的监测指标之,可预测容量反应性。既往研究显示[8],SV、CI及FTC均可用作血容量的监测,因此将FTC调控在370~400ms作为指导,可有效保证组织灌注并避免补液过多而导致的组织水肿。且通过FTC可及时评估患者容量变化,结合患者术中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使患者循环血容量得到补充,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9]。术后液体持续正平衡会导致各器官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会引起血管外肺水肿增加,而这些变化引起患者心衰、肺水肿、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等,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限制性液体管理关键之处在于降低肺水肿,通过控制尿量和输液量控制液体平衡,改善肺功能,进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故限制性液体管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相关手术术中限制性液体管理的疗效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周平,曾小飞,贾维坤,等.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胸部创伤中的疗效对比[J].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2):108-111.

[2]杨懿, 刘伦旭. 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8, 25(3):11-12.

[3]樊迪,刘晓芬,李云,等.不同水平脉压差变异率指导肺切除术中液体管理的随机对照研究[J]. 安徽医学, 2019, 40(8):6-7.

[4]陶伟民, 薛珉, 沈国锋,等. 限制性补液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12):4-5.

[5]张鹏程, 吴灵敏, 吕欣. 胸科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液体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3):158-162.

[6]王志勇, 冯世海, 范宝莉, 等. 导向性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9, 35(7):6-7.

[7]魏云伟, 吕改华, 马丽. 限制性液体管理在胸腔镜治疗新生儿食管闭锁术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9):3-4.

[8]赵梨园,岳悦,王露露,等. 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与限制性液体治疗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9,39(1):84-88.

[9]白晓蕾,解雅英,都义日,等.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计术引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5):102-107.

[10]龚霄雷, 朱丽敏, 李春香,等. 早期液体负平衡对右室增大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8, 25(9):5-6.

猜你喜欢
并发症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