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肺复张策略对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的影响

2022-03-27 00:48苏瑞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肺复张策略;单肺通气; 肺保护通气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单肺通气(OLV)是一种非生理性通气方式,可以诱发肺萎陷伤、气压伤及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证明[1],肺复张策略(RM)是肺保护性通气重要措施之一,而控制性膨肺是肺复张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如何使用RM达到最佳肺复张效果,仍无定论。本研究拟通过使用不同肺复张策略,观察其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麻醉方法  本研究已获兰州市肺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37),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性别不限,ASAⅠ–Ⅱ级,年龄20-70岁,BMI 18-29kg/m2,术前肺功能基本正常。排除标准:肺部感染、气胸、肺大泡等。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分为传统肺复张组 (C组)、逐步提高压力的肺复张组(P组)。麻醉方法: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双肺通气时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2-16次/分,吸呼比1:2,PEEP 5cmH2O;单肺通气时潮气量 5ml/kg,RR 14-16次/分,吸呼比1:2,使用驱动压个体化滴定PEEP;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维持35~45mmHg。术中维持SPO2 95%~100%。肺复张方法:分别在双肺通气5分钟后、恢复双肺通气5分钟后、单肺通气期间每60min,使用肺复张策略。传统肺复张组:使用控制性膨肺,手控通气气道压30cmH2O持续15秒。逐步提高压力组:采用控制性膨肺,手控通气气道压10cmH2O、20cmH2O、30cmH2O的压力各维持10秒。

1.2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OLV时间。两组患者麻醉双肺通气15min(T1)、OLV30min(T2)、OLV90min(T3)、恢复双肺通气15min(T4)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比较氧合指数、肺泡死腔率;记录患者驱动压、肺顺应性。在诱导后5min(T0)和术后24h(T5) 时,抽静脉血测定丙二醛(MOD)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在分析前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BMI、性别比、OLV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肺功能指标   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2、T3时驱动压增加,肺顺应性降低,P组驱动压T1、T4时低于C组,顺应性T1、T4时高于C组(P<0.05)。

单肺通气时会引起肺泡萎陷复张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肺损伤引起机体产生大量高活性氧自由基,诱发氧化应激反应[2]。有研究证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减少肺损伤并预防肺部并发症[3]

控制性膨肺是肺复张最常用方法,可改善呼吸力学指标[4]。本研究中使用渐进式提高气道压力,通过周期性压力扩散,使气体传递分布更均匀,使肺部不同位置不同塌陷水平的肺泡更有效的扩张。本研究中,P组驱动压T1、T4时低于C组;顺应性T1、T4时高于C组;说明使用逐步提高压力的肺复張策略可以降低驱动压,提高肺顺应性。肺泡死腔率可以评估肺通气效率;氧合指数是判断呼吸衰竭的指标。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肺泡死腔率均无差异;可能因为本研究选取均为术前肺功能正常患者,两种肺复张策略对此类患者氧合指数和肺泡死腔率影响无明显差异。 MDA是脂质过氧化物合成产物之一,可直接评估机体过氧化程度 [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MOD浓度上升;说明手术及单肺通气引发大量氧自由基生成释放,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但与P组比较,C组血清MOD浓度降低;提示逐步提高压力的肺复张策略减轻了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综上所述,使用逐步提高压力的肺复张策略可以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肺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瑞雪, 潘道刚, 张杨,等. 不同肺复张策略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 国际呼吸杂志,2015,35(21):1645-1648

[2]García-de-la-Asunción J, García-Del-Olmo E, Galan G, et al. Glutathione oxidation correlates with one-lung ventilation time and PO2/FiO2 ratio during pulmonary lobectomy[J]. Redox Rep, 2016,21(5):219-226.

[3] Tsumura H, Harris E, Brandon D, et al. Review of the Mechanisms of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and the Principles of Intraoperative 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J]. AANA J, 2021,89(3):227-233.

[4]  Wang J, Li H, Ren Y, et al. Local Delivery of β-Elemene Improves Loco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 by Allevia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Reducing Neuronal Apoptosis in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8,49(2):595-609.

[5]Camkurt MA, Fındıklı E, Bakacak M, et al. Evalu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Activity in Fetal Cord Blood of Depressed Mothers[J].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17,15(1):35-39.

基金項目:兰州市卫生健康科技发展项目(201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