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方案与具体实施

2022-03-27 01:05李亚男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生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一、产生黄疸的原因

由于胎儿处于低氧环境,需要大量红细胞携带氧气,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系统,低氧环境得到改善,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未结合的胆红素,由于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肠道内缺乏菌群,不能将过剩的胆红素排泄,导致血液胆红素增多出现黄疸。

二、辅助护理

2.1整体护理方案

第一:重视产前检查及孕期饮食,尤其孕母本身具有肝功能问题如(肝炎)、之前生产过病理黄疸婴儿、夫妻血型不和等做好产前检查更为重要,积极处理好新生儿窒息,提高接生技术,预防早产或难产;孕妇注意孕期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性失误,禁食辛辣食物等。

第二:婴儿出生后创设36°C~37°C的温湿环境以保护患儿的皮肤和湿度。②婴儿出生后半小时即开始母乳喂养,以促进肠蠕动,尽早排出胎便,同时,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利于排出胆红素。③在住院期间,注意保持婴儿身体的清洁。如保持臀部清洁,以预防红臀的发生;保持脐部清洁,以预防脐炎的发生。在出院后,家属也应该加持每天为婴儿沐浴,特别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保持清洁。④向家属讲解黄疸的病因、性质、治疗方法及护理、预后影响等,耐心解释家属提出的疑问,以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2.2护理细节

有关研究发现按摩和游泳可促进新生儿胃肠道的蠕动,增加全身的交感神经的紧张度,刺激体内分泌胰岛素,促进肠道菌群的生长,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诱发排便,防止再次重新吸收胆红素,以减轻胆红素含量,减弱黄疸的病情情况。游泳使皮肤血管充分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使其大量汗液排出,新陈代谢提速,促进黄疸消退。

方法如下:新生儿需在出院前,每天在喂奶1h后进行游泳及按摩。游泳的要求:游泳水温38°C,使用纯净水,室温控制在26°C~28°C,游泳时间是15min,1次/d,游泳应注意婴儿安全,新生儿颈部套特质游泳圈,脐部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摘下游泳圈和护脐贴,并用3%的双氧水和安尔碘对脐部进行消毒。按摩操作方法及要求:①头部:a、从前额中央用两拇指向两侧滑动至太阳穴;b、从下颌中央用两拇指向上、向外侧滑动至耳前;C、从前额发际向上、后用两手掌掌面滑动至后发际,于两耳后乳突处停止,并给与轻轻按压。②胸部:从两侧肋下缘用两手分别向对侧滑动。③腹部:按顺时针按摩脐部。④四肢:从近端用双手抓住上肢肌肉边挤边滑向远端,并对关节及大肌肉给予搓揉,下肢同上肢操作方法。⑤手足:从手掌面跟侧用两拇指依次推向指侧,并对手指关节做提捏动作,足部同手部的操作方法。⑥婴儿呈俯卧位,在脊柱两则分别用手掌由中央向两侧滑动。进行按摩的操作者双手需涂润肤油。按摩全部过程是一对一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操作,按摩时间是10min。

三、药物治疗

口服西药培菲康、苯巴比妥钠等可以治疗和预防新生儿黄疸。其中培菲康,是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肠道制剂,通过口服可以使药物可迅速进入并定植在婴儿肠道内,有效保持婴儿肠道的酸性环境,补充新生儿体内有益的菌群,保证肠道正常蠕动,进一步减少肠一肝循环中的未结合的胆红素,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恢复,增加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增加胆红素转换的能力。

口服中药——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除具有清热利湿的效果外,还可以减少肠肝循环,增加胎粪的排出,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口服中药时应重视中药服法,多次服用,宜喂奶前温服,将患儿抱起或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呛咳及返流引起窒息,1个疗程为6-7天,服药后注意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及排便次数和颜色,若出现水样便并且大便次数增多时,应暂缓服用或减少剂量,如服药后黄疸无消褪或加重者需转为光疗。

四、蓝光治疗

蓝光治疗黄疸又称光照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方法,安全性较好,副作用较少,是目前临床非常普及的治疗方法。治疗通常持续2-48小时,最少要照6小时以上。当胆红素下降到7mg/dl时可停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胆红素,视胆红素的下降情况来确定后续情况,病情较轻的患者治疗24小时左右即可。

光疗后胆红素水平可能会反弹,但通常不会达到原来的高度,严重的患者照射的时间可能会较长,但通常不超过96小时。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护理方法多样的病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很高的发生率,但大部分都具有可逆性。因此,首先对所有不论是否出现黄疸的新生儿,都应积极采取减少胆红素吸收的多种预防护理措施;其次,应该加强产期保健护理工作,降低这一时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引发因素;最后,应该特别重视高危儿、早产儿、早期黄疸及发展迅速的新生儿,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理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赢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和动作,共同做好婴儿的观察、治疗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冰花,徐鑫芬.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9,18(2).37-40.

[2]马岩,顾岚,高丽,等.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9,14(12).3237-3240.

[3]王玉蛟,王立新.中医防治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6,(1).26-30,34.

[4]陶钧,王晓鸣.中医药防治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0,6(1).50-52.

作者簡介:李亚男,1986年04月-,女,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人,本科,研究方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意义
这几招教你有效预防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窒息分为哪几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