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

2022-03-27 04:36刘丽萍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肺癌

刘丽萍

摘要:目的:探討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干预中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提高(P<0.05),观察组QOL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干预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肺癌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性极大,该病初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难以被察觉,导致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期,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时目前癌症的重要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常规护理以基础服务为主,内容单一,干预效果不佳,循证护理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充分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对86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临床效果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86例,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在43~68(56.74±6.29)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在42~68(56.31±6.38)岁。在上述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②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③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及认知功能异常;②合并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③癌细胞存在转移现象。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包括对患者生理状况进行密切关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皮肤清洁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在护士长带领下,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一支专业的循证护理小组,定期对组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技巧培训与考核,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讨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商讨改进方式。(2)循证依据收集。查阅肺癌介入治疗相关护理资料,结合实践经验制定护理方案,并通过过往文献、资料研究,补充完善护理方案细节,设想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3)护理方案实施。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评估其心理与生理状况,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向患者讲解肺癌与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增加饮水量,促进患者排尿,帮助患者抬高肢体,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及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密切关注患者生理变化,及时向医生告知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处理。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总分为6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动脉血拴、肾衰竭、皮下血肿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x±s)、[n(%)]描述,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QOL评分干预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QOL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肺癌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其癌细胞更容易出现转移状况,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由于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患者大多处于疾病中后期,难以进行手术治疗,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可通过直达病灶部位,使药效充分发挥,提高治疗效果,但因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护理[2]。

循证护理将患者作为干预重点,对患者实际生理、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借助以往护理经验与医学理论,将护理方案进行优化、细化,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该模式护理质量更高,充分提高治疗效果[3]。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前者QOL评分更低,究其原因是循证护理将过往经验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并发症发率更低,究其原因是由于介入治疗及穿刺对机体具有一定刺激性,加之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易引起动脉血栓、肾衰竭、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循证护理通过定期清洁穿刺部位,对患者肢体进行护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避免感染、水肿等状况的出现,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能够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雪芹,张琴,向静,等.循证护理对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5):628-631.

[2]施海英,吴晓燕.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2):19-21.

[3]郭书姣.循证护理对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4):173-174.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