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超声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

2022-03-27 08:09林雪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进展应用

林雪莲

摘要:目的:肺部超声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肺部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因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度,操作又相对简单,价格合理,因此在临床上广受青睐。尤其是近几年肺部及心血管超声联合应用以来实现了对各类危重疾病的床旁快速超声诊断,为此类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本文旨在对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术。

关键词:肺部疾病;肺部超声;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有专家提出了肺部超声理论,随着多年的临床实践以及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肺部超声技术已经在临床诊断肺部疾病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认可[1]。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较而言,此项技术操作更为简单、对机体不会造成辐射性损伤、短时间内可重复操作。床旁急性肺部超声方案(BLUE)和以肺部超声指导的休克评估方案(FALLS)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时也对临床诊治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2]。随着对肺部超声的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一些常见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并已有了明确的规范。本文则就该项检查的临床应用以及进展展开综述。

一、该技术的成像原理以及具体扫查方法

肺组织内富含大量的气体,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因此受到干扰产生混响伪像,而对于这些伪像的鉴别是肺部超声诊断时的重点问题。进行肺部超聲检查时探头的选择及频率设置是关键,对于成人来讲可利用低频凸阵或是高频线阵探头进行扫查,新生儿或是小儿进行超声检查时则建议选择高频线阵探头,这是由于此类患者的胸壁组织比较薄。在进行该项检查时受检患者应取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3],用12分区法对肺部组织进行逐一扫查。

二、基本征象

1.胸膜线征和胸膜滑动征:脏层胸膜以及壁层胸膜共同显示的线性高回声即为胸膜线,正常情况下应为连续、平整、光整的,且在影像中能见到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显示为一条线[4]。在进行呼吸时这两层膜均会发生相对的运动,此时能够观察到线征会有水平的滑动感,称其为胸膜滑动征[5]。

2.A线,在胸膜线深处会有多平与其平行的线性高回声,并且该线与皮肤、胸膜线呈等距,随着组织深度的不断增加A线会呈现为逐渐衰减的态势,A线是一种伪像,若有A线出现时则提示组织内有气体[6]。

3.B线,当与胸膜相邻的肺组织出现病变时,会导致组织内部液体的含量增加,气体含量减少,组织内声阻抗则会上升导致B线产生,该线为自胸膜线发生并与胸膜线呈垂直状的线性高回声。此线与组织深度无关,不会随着组织浓度的增加发生衰减。呼吸状态下可见该线会与肺滑动发生同步移动,该线也是一条伪线,但是该线并非异常征象,即便是正常人在进行肺超声扫查时也可见此线,但是通常情况下该线数量不超3条,且仅能够在双侧胸壁最后一个肋间隙处观察到B线[7]。

4.肺点,它是一个交界点,是胸区和肺组织的交界点,当进行肺超声检查时可探及到A线,但是没有探及到肺滑动征的区域时再移继续移动探头,直到探及到有B线存在的区域或是肺滑动征的区域即为肺点[8]。

5.肺部实变,该征像表现为胸膜下实性组织样回声,若肺实变组织内支扭管管壁回声为树枝样高回声时称为支气管充气征,若支气管内的气体随着呼吸发生移动时则为动态支气管充气征,若有液体回声时称为支气管充液征。

6.碎片征,含气的肺组织与实变肺组织相衔接而且衔接处边界模糊时,实变组织处则会形成不规则的碎片状回声区,即为碎片征[9]。

7.沙滩片和条形码征,在使用M型超声时,若胸膜线呈水平线样高回声且该线下面的肺组织会随着肺的滑动表现为颗粒样的点状回声时即为沙滩征[10]。若肺滑动现象消失,胸膜线面的肺线织为多条平等线时即为条形码征。

三、成年人肺部疾病时应用超声诊断征像表现

1.肺间质综合征:B线的密集程度关系到了肺部疾病的轻度程度,若在同一个切面能够探查到间距低于7mm的3条B线,两侧肺部均能够探查到50%以上的区域有B线时即为弥漫B线征(肺火箭征),该征象诊断肺间质综合征的准确率较高,与CT诊断的一致性可高达100%。

2.气胸;气胸患者胸膜破裂后气体会随之进入胸膜腔,此时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的相对运动则会消失,且由于病变部位内为气体,因此只能探到A线并无B线,若能够探及到B线时则可排除此处为气胸。肺点是诊断此病的特异性征象,在M型超声的表现为沙滩征、条形码征交替出现。但是检查时应注意:中度以上气胸的肺点探查具有较大困难;肺大疱患者、接受胸膜固定术患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通气缺乏的患者会有假阳诊断的风险。

3.肺实变;可在组织内探查到树枝分布状的血管回声,动/静态的支气管充气征和充液征。

4.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主要出现在脏/壁层胸膜之间[11],若为渗出液时表现为无回声,若为漏出液时表现形式则比较多样,可为弱回声也可为低回声等,还可伴有漂浮物分隔带。

5.肺栓塞:此类患者进行肺部超声检查时可见肺部外周有均匀、实性的三角形、楔形、圆形的低回声区,而胸腔积液则可为诊断此病的附加标准。

6.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BLUE方案中具体描述了临床上比较多见的6种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的诊断方法:首先对征象进行了分类,A特征:前胸壁能够探及到以A线为主的肺滑动征;A,特征:前胸壁能够探及到A线但无肺滑动征;B特征:前胸壁能够探及到伴有肺火箭征的肺滑动征。B,特征:肺滑动征消失,在前胸壁可探及到有火箭征;A/B特征:可探及肺滑动征,但只可在一侧肺探及到火箭征。后侧肺泡/胸膜综合征:可探及后侧肺泡、胸膜渗出的征象[12]。根据BLUE方案中的指导,若可观察到A特征的同时患者还并有静脉血栓时则可判断为肺栓塞;若有A特征但是没伴有静脉血栓时则可判断为哮喘或是慢阻肺;若有A特征、无静脉血栓但伴有后侧肺泡/胸膜综合征时则可判断为肺炎;若有A/B特征或是B,、C特征时同样可判断为肺炎;若为B特征时则可判断为肺水肿;若为A,特征并伴有肺点时则可判断为气胸[13];若有A,特征但是没有探及到肺点时则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有研究称利用BLUE方案对上述6种疾病进行判断时的诊断准率可高达90%左右[14]。

7.急性循环衰竭:若循环系统因不明原因产生衰竭时应用FALLS方案进行快速鉴别。先检查心包通过对右室容积的评估来鉴别是否为肺栓塞,再扫查肺部排查是否有气胸、感染等情况;但是需注意的是此方案不能鉴别所有病因,只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提示。

结论

肺部超声检查可对多种肺部疾病进行判断,还可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临床的决策以及拟定、调整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不过该项检查也有其局限之处,即若病变未累及到胸膜时则无法探查,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相信随着肺部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该项检查可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玉龙, 李文放. 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應用价值[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8, 17(1):41-46.

[2]董雪, 颜克实, 高巨. 肺部超声在肺部疾病诊断及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 40(12):1146-1150.

[3]邱如新, 郭九叶, 刘敬. 肺脏超声监测在新生儿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9, 34(1):13-18.

[4]祝静, 杨远征, 徐昉,等. 肺部超声在重症监护中的综合应用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 20(5):329-331.

[5]刘淑芳, 田首元. 肺部超声在围手术期肺不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 41(7):708-712.

[6]张莹. 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应用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35(8):655-659.

[7]谢晨, 明月, 孙凯,等. 肺部超声应用于围手术期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 41(4):383-386.

[8]李霞, 莫小源, 马华怡. 肺部超声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 22(12):931-933.

[9]张磊, 周成杰, 姚滔, et al. 肺部超声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3):585-589.

[10]赵浩天, 龙玲, 任珊,等. 床旁肺超声对气胸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9):892-897.

[11]祝静, 杨远征, 徐昉,等. 肺部超声在重症监护中的综合应用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 020(005):329-331.

[12]张琳, 朱永胜. 肺部超声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 23(2):142-144.

[13]张立涛. 肺部超声在成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17):2134-2137,2142.

[14]张丹. 肺超声检查的应用与进展[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8, 15(7):486-489.

猜你喜欢
进展应用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2020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