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止血的知识科普

2022-03-27 09:51林杨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内镜微波激光

林杨

【中图分类号】R605.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医疗技术与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作为常见的临床诊疗设备之一,内镜设备往往可以帮助医疗人员对患者病灶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健康情况的充分了解,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患者而言,通过积极对其进行内静态止血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出血问题的科学控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内镜下止血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对于医疗健康知识的充分了解与掌握。

一、什么是内镜下止血

作为临床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模式之一,内镜下止血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出血点的充分控制,对于之前目标的合理达成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总的来看,内镜下止血术多数用于对消化系统出现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过程中,其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从止血方法的角度分析,内镜下止血的应用模式相对较为丰富,包括微波止血、激光止血、高频电凝止血、局部注射止血、局部喷洒止血剂等。

二、常用内镜下止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微波止血法

在应用微波止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应首先利用内镜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病灶进行合理明确并做好微波发生器的连接,将其送入患者活检孔道。在此期间,应将微波发生器的电极刺入到患者出现在边缘的黏膜组织中并进行功率的调整。通常情况下,其功率应设置在40~50W左右。在止血过程中,其凝固用时多数控制在15S左右,以患者黏膜组织发白且停止出血作为目标。在止血过程中,如果探头上存在坏死组织或凝固血块的附着,应及时进行清除,以便避免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二)激光止血法

在止血过程中,医疗人员应通过内镜活检孔道进行光纤的导入并对角度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瞄准患者出血灶实现激光的发射。在此过程中,应将光纤输出端功率设置在40W左右。在进行激光照射时,光纤输出端与患者出血灶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0.5~1.0cm之间,以便有效实现治疗效果的达成。在激光射入角度问题上,应将其控制在70~80°左右,且患者每次激光脉冲的照射时间应控制在3~5S之内。在临床过程中,以患者出血灶表面凝固成为灰白色的碳化层作为标准。暂时期间,为了避免误伤患者消化道,应采用解痉药剂或镇静剂对患者进行合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胃肠功蠕动功能的抑制。

(三)高频电凝止血法

在止血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做好对于患者出血灶部位凝血块的合理清除并对高频电发生器进行合理调试,有效控制设备的电流强度。多数情况下,在临床过程中,医疗人员通常将该设备调至3~4档的范围内对患者进行止血干预。当电极与患者出血灶接触的极客应进行通电,每次通电持续时间在数秒左右。在治疗过程中应以患者直视下黏膜表面冒烟、发白且出血情况停止作为治疗结束的标准。在电凝止血工作结束后,医药人员应对患者出血灶进行短暂的观察,确保其出血情况真正停止后撤出相关设备。

(四)局部注射止血法

在应用局部注射止血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通过活检孔道进行注射针的送入并使用组织粘合剂或硬化剂对患者出血灶进行注射。在此过程中,应在患者每一处出血灶周围的黏膜下进行点注射,注射点数量控制在4~6个左右,每个点注射的药物剂量在1.0~2.0ml之间。患者药物使用总量应控制在20ml以内。

(五)局部喷上止血剂法

该疗法在临床过程中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在止血期间,医疗人员应经活检孔道进行塑料导管的注入并对患者出血灶喷洒相应的止血药物,以便达到止血目的。在临床过程中,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注射用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溶液、碱式硫酸铁溶液以及医用粘合剂等。在噴洒完毕后,应对患者出血灶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若其完全实现止血,则退出相关内镜设备。在应用该止血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胃部存在较多血液而导致术野不清问题,则医疗人员应在治疗期间及时对患者胃部进行冲洗,从而有效实现良好治疗环境的营造。

三、内镜下止血的禁忌症

在临床过程中,在应用内径下直接法对患者进行止血干预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相关研究人员应合理做好对于患者禁忌症问题的充分探明,从而正确选择患者的止血方式。在这一问题上,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内镜下止血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患者存在出血合并穿孔问题、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问题、患者存在严重脊柱畸形问题、患者怀疑存在消化道穿孔问题、患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且未能达到控制、患者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严重咽喉炎、患者伴有极度衰竭或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以及患者意识不清。总的来看,在临床过程中,通过对上述禁忌症进行合理排除,医疗人员可以有效使用内镜下止血法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有助于实现患者执行目标的充分达成,其对于患者愈合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

总的来看,在临床过程中,内镜下止血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其可以进一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出血较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执行目标的达成,对于其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内镜微波激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为什么
仲夏夜之梦
“危险”的微波炉
激光3D长绳
神奇的激光
骑着激光炸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