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2022-03-27 23:32崔哲宇,全惠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崔哲宇,全惠兰

摘要: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感染引发的以产蛋阶段的成年鹅产蛋量突然下降,雏鹅出现典型神经症状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能够威胁多种水禽类动物,传播速度相对较快,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防范鹅坦布苏病毒病的发生,保证养殖安全,就需要加强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特征、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总结,确保养殖场能够结合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构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证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鹅坦布苏病毒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发的一种以产蛋鹅产蛋量迅速下降,雏鹅和育成鹅阶段出现典型神经症状的一类新型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病毒性疾病的特征是发病较急,病毒传播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会对整个鹅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被该种病毒危害之后,产蛋阶段的鹅产蛋率会下降10%~90%,病情加重時会停止产蛋,种蛋的受精率会降低10%~20%[1]。在一个养殖场当中先是有个别的养殖舍出现临床症状,并在1~2d之内迅速传播到整个群体,6d左右会全部发病。疾病防控期间就需要从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入手,在进行严格诊断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防控策略,为更好的开展该类疾病防范提供参考。

1流行特点

鹅坦布苏病毒病具有传播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急、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多样,季节性不强的显著特征。从2010年暴发流行该种疾病以来,目前该种疾病已经向着主要的水禽养殖地区快速传播蔓延,如果养殖场或者养殖密集地区出现一例发病病例,一般在6~7d左右可以感染整个群体,特别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当中的发病较为严重,病情传播速度较快,带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另外鹅坦布苏病毒病发病急,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在一个养殖场当中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前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产蛋阶段的成年鹅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降低幅度在10%~90%,有时会停止生产。在一些养殖场当中,该类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时高达100%[2]。一般情况下成年阶段的鹅死亡率相对较低,青年阶段的鹅和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时能够达到30%。坦布苏病毒病能够在多种水禽动物当中寄生,并且在某些水禽动物体内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源头。病毒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大多呈现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环境和各种设备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有研究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病也可能存在垂直传播的特征,但是关于该种病毒的这一特性还没有充分的研究。鹅坦布苏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不受季节影响,但以秋冬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

2临床症状

成年阶段的鹅主要表现为采食量逐渐下降,产蛋量急速下降,患病鹅体温升高,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排出绿色的稀便。产蛋高峰阶段的鹅产蛋率会由高峰期的90%~95%下降到5%~10%,病情加重时会停止生产,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在5%~15%。如果养殖场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死亡率能够达到30%以上。当受到病毒感染之后,种蛋的受精率会下降10%~20%,发病过程相对较长,一般在两个月以上,发病后的1~2个月患病鹅产蛋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大多数康复鹅不能够恢复到原有的产蛋水平。年龄较小的雏鹅和育成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不振,共济失调,后期因为采食困难倒地不起,最终衰竭死亡。耐过急性期的患病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长,不得不将其淘汰处理,增加了养殖场的死亡率。

3病理特征

通过对病死鹅进行解剖之后,能够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生殖器官,大多数成年鹅的卵巢严重充血萎缩或者生长发育不良,卵泡出现变性、坏死、萎缩,严重的会造成卵黄破裂,进入到腹腔当中引发卵黄性腹膜炎。病死鹅的输卵管当中会存在清亮的积液,或者出现严重的萎缩现象。肝脏病变比较严重,出现间质性肝炎。脾脏显著肿大,外观呈现大理石纹路病变,有的会极度肿大,严重破碎。心脏呈现苍白色,失去血色,好像水煮一样,失去弹性。脑组织水肿出血,脑膜存在树枝状的出血现象[3]。偶尔能够看到胰腺出血坏死,少量肠道会存在出血点部分,病死鹅的盲肠当中会存在深绿色或者黑褐色的粥样内容物,恶臭难闻。

4科学诊断

采集病变的脏器组织进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不会检测到病原的存在,然后采集患病鹅的新鲜血液分离得到血清之后可以进行血清学诊断或者分子生物学检测进一步明确病毒。上述两种检测方法时间相对较短,为临床紧急采取措施进行防控节约了大量时间。

5防控措施

目前该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当出现该病之后,应该做好养殖场患病病例的彻底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加强针对性的血清检测,及时发现隐性感染动物,及时处置,逐渐做好整个鹅群的净化处理工作。一定要加强针对性的管理,要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温度适宜,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减少环境当中的各种应激刺激,养殖场内部也需要执行妥善且合理的生物安全制度。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注重做好各种养殖用具设备的消毒,例如运输车辆、共用的拖布、其他用具需要定期清洗卫生消毒,及时清除养殖场的各种垫料和污染物,加强对废弃物和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置。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坦布苏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可以选择使用坦布苏病毒活疫苗或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商品肉鹅5~10日龄进行第1次免疫接种,每次肌肉注射5mL。种鹅首次免疫接种时间在7~14日龄,每只接种0.5mL。第2次免疫接种在开产前的1~2周进行每只免疫接种0.5mL。另外,对于养殖场受到威胁的健康鹅也可以选择使用高免卵黄抗体或者康复鹅的血清对鹅群进行预防性接种,确保鹅群能够获得被动免疫。另外在整个群体的饮用水和饲料当中可以添加清瘟败毒散、双黄连、白术、白花蛇草等多种中成药,联合应用干扰素进行预防,连续使用5~7d,增强群体的抵抗能力,实现有效防病的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防范鹅坦布苏病毒病,就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针对性的养殖管理,科学调控饲料,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落实严格的生物安全防范制度,强化对鹅群的针对性疫苗免疫接种,更好地控制坦布苏病毒病在鹅场当中的发生流行。最为重要的是应该不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要充分掌握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流行特征、发病季节,并在发病高峰阶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胡奇林,孙敏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2(10):6-8.

[2]杨兆山.一例蛋鸭感染坦布苏病毒的诊疗与防治体会[J].家禽科学,2018(11):29-30.

[3]孙法良.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探讨[J].家禽科学,2017(2):38-40.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