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管理的有效措施

2022-03-27 23:32尹怀磊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猪消毒

尹怀磊

摘要: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做好生猪养殖中的卫生消毒工作是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猪场中的消毒保洁工作主要可以通过从贯彻全进全出的生猪养殖政策,检查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制度,做好猪场环境卫生的消毒杀菌工作,重视饲养人员和饮水的消毒工作,以及做好病死生猪和猪场废弃物的无公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下文将对生猪养殖场的卫生消毒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猪;消毒;猪场环境;无公害处理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进步,生猪养殖密度的增加也导致疾病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做好生猪养殖中疾病防控工作对于保障生猪良好的生产性能、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疾病预防措施中做好生猪养殖中的消毒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杜绝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改善生猪机体健康状况。实际生猪养殖中消毒措施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生猪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生猪养殖饲养管理人员的清洁消毒,生猪养殖饲料和饮水的清洁消毒等,做好这些消毒措施对于防治疾病在猪群中的流行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消毒措施的作用以及实际养殖中消毒管理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1 猪场消毒措施的必要性

1.1 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中生猪饲养密度不断增加,高密度养殖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出现,尤其是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流行性疾病,一旦出现很容易导致猪群大规模的患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生猪养殖中做好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在广谱的化学消毒药剂的作用下均会失去活性,从而难以导致生猪的患病,避免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

1.2 降低生猪的死亡率

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导致生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患病猪对于环境剧烈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机体应激的情况,导致生猪生产性能的降低,甚至引起生猪死亡的情况。通过做好生猪养殖中的消毒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生猪出现疾病的概率,进而降低生猪的死亡率[1]。

1.3 提高猪肉产品品质

生猪养殖中若出现疾病问题将导致猪肉品质的下降,而且生猪生产性能的降低也会导致产肉率的降低,影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部分生猪出现疾病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呈现为隐性患病,长时间携带病毒的情况,这些生猪的猪肉产品很容易混入消费者市场,进而威胁消费者健康。通过做好生猪养殖中的消毒保洁处理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

2 猪场消毒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贯彻生猪养殖的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政策

生猪养殖中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是指在豬场中同一批次的生猪同时进入栏舍中饲养,同时进行生长育肥饲养后同一批次转出售卖,避免不同批次生猪以及不同日龄生猪之间出现疾病的传染或者交叉感染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部分疾病传染。自繁自养制度是指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完善猪场的繁殖体系,建立自己的优良猪种繁殖场以及商品代生猪繁殖场。通过猪场的发展计划选择配育优良的母猪群,在母猪繁殖配种中积极采取先进的人工授精技术,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2]。

2.2 保障猪场环境卫生消毒

猪场建设中注意在门口建立消毒池,消毒池的面积控制在进出车辆轮胎周长的2倍左右为宜,同时消毒池的深度保障可以淹没到汽车轮胎的钢圈。猪场消毒池内部设置为圆梯形,设立减速带和消毒液回流系统。猪场消毒池中的消毒液可以使用2%浓度的氢氧化钠,建议每3d更换一次消毒池中的消毒液。或者通过使用0.25%浓度的农福消毒液,每5d更换一次即可。保障消毒池中没有异物,定时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清洗。对于猪场中运动场地以及场内的道路中出现杂草等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定期清除猪场中的垃圾和废弃物[3]。

猪舍的消毒措施可以通过在猪舍门口设立脚踏的消毒池或者带有消毒液体的消毒垫,其中消毒液可以使用5%浓度的甲酚皂溶液,通常每3d更换一次消毒液即可。生猪养殖栏舍中的消毒可以通过使用0.3%浓度的过氧乙酸喷雾,对猪舍中的通道、墙壁、门窗以及饲养用具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通常猪舍的消毒处理保持在每周1次即可。在生猪养殖疫情期间可以酌情增加。猪舍的下水道以及排污系统中需要使用2%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2次即可。若进行带猪消毒处理时,消毒液可以使用0.3%浓度的特效碘溶液,再进行60倍稀释处理后进行带猪喷雾即可。其他常见的药剂例如癸甲溴铵和戊二醛等同样也需要稀释一定倍数才能用于带猪消毒[4]。

2.3 饲养管理人员的消毒处理

生猪养殖中需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人员的消毒处理。饲养管理人员从场外甚至是从外地回到猪场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外源病原菌的入侵。通常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间进行人员的消毒处理,进入猪场生产区时需要进行消毒液的喷洒或者更换经过了消毒处理的隔离衣、帽以及鞋子或者鞋套等。对于外来人员,非猪场中生产人员一律禁止进入猪场中,严格按照猪场中防疫制度执行。

2.4 做好生猪饮水的消毒处理

猪场中的供水设备、猪只的饮水器以及水箱等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可以通过使用含有20%以上有效氯的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按照每立方米体积的水使用6~10 g即可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3 出现疫病后的猪场紧急消毒措施

3.1 猪场内部出现疫病状况

生猪养殖中若猪场内部自身出现疫病状况,首先需要将猪场整体隔离,严格禁止向外输送生猪或者引进生猪,随后增加猪场中消毒保洁的次数。日常生猪养殖中通常2~3d进行消毒处理1次,出现疫情后需要每天进行1次消毒处理,消毒的区域包括生猪养殖栏舍以及工作人员生活区域。生猪养殖栏舍前的消毒池需要每天更换消毒液,保障消毒性能的良好,进出猪舍时需要严格消毒。对于出现患病猪的栏舍中药物用具,例如注射器等需要配备专用的,同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出现了疫病情况的生猪养殖场中需要严格控制人员的流动,每一个区域或者每一栋生猪养殖栏舍需要配备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出现了患病猪的栏舍需要设置专人管理患病猪,而且需要严格管理患病猪舍中管理人员和健康猪舍中管理人员之间的流动,避免病原通过饲养管理人员在生猪之间传播,引起健康生猪的患病[5]。

做好工作人员在进入猪舍前的消毒工作,包括更换工作服,换鞋以及全身消毒工作,对于饲养管理人员的衣物和鞋均需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严格监管生猪养殖区域中物品的流动,不同生猪养殖栏舍中的饲养管理用具不能混用,尤其是患病猪栏舍中饲养管理用具严禁流出,每个猪舍中的饲养管理用具也需要配备专人管理。对于猪舍中洁净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生猪流动的方向进行控制,尤其是出现患病猪的栏舍,严格禁止患病猪的随意流动,禁止逆向的生猪流动。即便是疫病情况获得缓解,也需要严格控制生猪流动的方向。禁止在出现疫病的生猪养殖场中饲养其他动物,例如猫、狗等动物,避免这些动物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猪场疫病情况过去之后需要对生猪养殖区域进行1次彻底的消毒,栏舍需要消毒后空置7d以上才能投入使用[6]。

3.2 猪场周边出现疫病状况

生猪养殖中若猪场周边出现疫病情况,除了需要做好猪场内部的清洁消毒措施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养殖场中工作人员的流动,尽量避免工作人员外出,猪场中需要的物资可以派专人进行采购,将物资配送到指定的地点后,再由猪场中饲养管理人员带入生猪养殖场,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消毒处理。在生猪养殖场周边出现疫病情况后,严格禁止从外引进生猪,而且本场中生猪的售卖需要安排内部的专车将生猪运输到至少3km之外的地方进行交易,车辆出猪场前后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车辆出猪场之后在消毒处理后需要隔离3d以上才能进行下一批次的生猪运输。在猪场周边出现疫病情况后,需要对本生猪养殖场建立安全的隔离带,避免外来动物进入养殖场中导致本场中生猪的患病。养殖场门口消毒池需要每天定时更换消毒液,保障良好的消毒效果。严格控制猪场周边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场中,做好生猪养殖场中蚊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杀灭工作,避免疫病的传播。

4 结语

猪场中的科学有效的消毒保洁是避免生猪出现疾病的有效措施,通过做好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模式,完善猪场的消毒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原菌的傳播,改善生猪养殖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迂斌,朱中平,张世新,等.非洲猪瘟背景下集约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之消毒的核心浅析[J].中兽医学杂志,2019(3):86-87.

[2]李玉冰,张凡建,蔡泽川,等.臭氧净化技术对猪场消毒通道消毒效率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4):81-83.

[3]雷云峰,康润敏,曾凯,等.市售15种猪场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比较[J].畜牧与兽医,2015,47(4):100-103.

[4]朱术会,孙新堂,王加才,等.猪场不同消毒模式对产房空舍消毒效果的初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2):87-89+92.

[5]石志芳,席磊,程璞,等.微酸性电解水猪场消毒效果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5):22-30+41.

[6]李洪宇,陈华丽,赵宝凯,等.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不同消毒方法效果评价[J].今日养猪业,2019(4):81-83.

猜你喜欢
生猪消毒
解读生猪宰前检疫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门把手消毒滑块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如何给餐具消毒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笔握消毒器
湖北2009年8月14日企业生猪收购价格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