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2022-03-27 23:32迟海华,孙玉婵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猪病流行特点防治

迟海华,孙玉婵

摘要: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量的扩大,生猪养殖工作逐渐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由于规模化养猪场中养殖数量多、密度大,为疾病传播埋下了隐患,一旦出现疫病,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传播,给养殖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养殖工作进行时需要对猪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降低猪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疫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流行特点;防治

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各地区兴起一股养猪热潮,建立起了更多的规模化养猪场,以追求更高的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但规模化养猪场更容易暴发疫病,一旦在养殖场中出现单一病例,极有可能短时间内在整个养殖场造成疫病传播,所以养殖人员需要做好疫病的防治,结合疫病流行特点,有效控制疫病,最大程度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1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的流行特点

1.1传播速度快

规模化养猪场的生猪饲养数量比较多,部分养殖场会结合日龄进行合理分群,但可能会由于饲养数量过多而导致养殖密度过大,再加上养殖人员的交叉管理,更容易加速疾病的传播,防控难度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结合实际调查显示,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的传播速度约为散养的3倍。

1.2种类多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饲养数量多,引种和生猪调运工作更为频繁,一旦生猪进出检疫不够严格或是检疫方式落后,极有可能造成疫病从外传入。部分养殖场的检疫人员对于猪病检疫的认识程度不够,继而容易使得疫病对外引进几率大,种类比较多。部分病原在与环境、生物以及人为等因素的长期相互影响之下,生物学特性产生了变异,免疫原性、毒力出现了改变,更多新病种出现,缺乏防治经验作为参考,因此防治难度加大,还需养殖人员进行高度重视[1]。

1.3混合交叉感染率高

规模化养猪场中生猪进出比较频繁,非常容易造成猪病出现和流行,传播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各种疾病呈现混合交叉感染的趋势,很多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防治的难度大大增加。

1.4寄生虫病严重

现阶段规模化猪场存在寄生虫感染严重的情况,部分养殖场由于忽视了饲养管理工作,导致养殖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粪污处理不及时、消毒清洁不彻底等,都给各种寄生虫的滋生创造了条件,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会对生猪的生长发育产生制约。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疥螨等,虽然不会造成生猪死亡,但是会严重影响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很多生猪都会成寄生虫病的携带者,导致疫病高发[2]。

1.5具有非典型性特点

新时期,受病原等因素的影响,生猪疫病在流行时往往会出现新的血清和亚型,这些疫病会对养殖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影响,为进行疫病防控,一般会采取超强免疫防范工作,继而导致部分疫病具备非典型特点。像当前较为高发的猪瘟疫病,其出现在规模化养猪场后,会呈现非典型症状,持续时间长,防治难度大。

1.6细菌性疾病发生率高

规模化养猪场规模逐渐壮大,生猪商品市场流通更加频繁,养殖过程中未能控制好养殖环境,再加上环境污染严重,多种应激因素影响之下,环境中细菌大量滋生,生猪对细菌的易感性更强,使得生猪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另外,若是兽医人员进行疾病治疗时未能找准病因、精准诊断、科学用药,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当前很多养殖场在疾病治疗工作进行时依然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使得生猪对于疾病的抗药性进一步增强,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滥用药物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疫病的防治难度更大。

2规模化养猪场流行猪病防治措施

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规模化养猪场要进一步规范养殖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为生猪创设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强生猪对于各种疫病的抵御能力。

首先,饲养人员要做好饲喂工作,选择高质量的饲料,满足生猪各个生长阶段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各种微量元素、中草药等,以促进生猪免疫力的提高,更好的抵御疫病。

其次,养殖人员需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制定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及时做好猪舍的消毒清洁工作,保证消毒清洁工作及时、彻底,及时消灭环境中的各种病原菌,切断传播途径,更好的保护生猪。日常可结合消毒清洁制度,及时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并对各种消毒剂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出现耐药的情况。养殖场可以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外来人员和车辆禁止进入养殖场,必要时需进行彻底的消毒才可以进入。兽医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护好自己的同时,避免将疫病传播给生猪。进出养殖场需做好消毒工作,穿戴专门的防护衣物,佩戴口罩、手套等,有效控制疫病传播[3]。

2.2注重科学化养殖,建立流行疾病防控系统

规模养殖场需进行科学养殖,不断进行先进养殖技术学习,并积极引进各项新技术,建立现代生态养殖场,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有效防控疫病。例如可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对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科学处理,真正的实现变废为宝,将其作用于农业生产等工作中,不仅有效改善了生猪的养殖环境,降低了养殖工作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对于生猪各种常见疫病,需建立综合性的疾病防控系统,养殖场的兽医人员需加强学习,对各种猪病的种类、致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要点等做好分析,明确疫病的防治方式,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做好疾病防治,发现疫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疾病防治效果[4]。

2.3做好流行疾病预防,落实好接种工作

规模化养猪场极易出现各种疫病,免疫接种工作是有效防控猪疫病的途径,养殖工作进行时要注意落实好免疫接种工作,有效降低各种疫病的发生几率。养殖工作进行时,需结合养殖实际以及区域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制度,结合制度,有序做好免疫接种,避免出现免疫失效的情況。

2.4做好引种工作

养殖场疫病流行很大程度是受引种工作的影响,新时期养殖场需要落实好引种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对外引种要明确生猪的来源,降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引进后需先做好隔离工作,确定无携带疫病可能后才可进行混群饲养。

3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养猪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疫病高发的情况,当前疫病呈现较为复杂的流行特点,还需结合实际,采取综合性猪病防疫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猪病的发病几率,继而促进养殖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维超,郝锡财.猪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0(12):23-24.

[2]陈娟,谢显云.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探究[J].畜禽业,2021(10):32-33.

[3]赵智灿.规模化养猪场中的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初探[J].现代牧业,2018(3):59-60.

[4]于志超,张京.探讨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7):12-13.

猜你喜欢
猪病流行特点防治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春季常见猪病的预防和治疗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