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常见病防治

2022-03-27 23:32潘绍武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仔猪生猪病害

潘绍武

摘要:生猪养殖中,做好对仔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仅关系到仔猪成活率,也影响着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对于饲养人员来说,要根据仔猪发育情况,保证进食规律并控制进食量,同时还要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防治,避免外部环境中病毒、细菌的侵害,保证仔猪健康生长。本文从仔猪饲养方面入手,结合地区生猪养殖情况,对仔猪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字:仔猪;饲养管理;病害防治

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仔猪成活率,加强仔猪饲养管理,防范疾病侵害,提高仔猪成活率意义重大。由于仔猪自身免疫力较低,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一旦环境有所变化势必会出现应激反应,也会诱发一系列疾病,从而影响到健康生长。从饲养角度来讲,合理控制进食、改善养殖环境、防范常见病害需要从全过程入手,做好各个环节的饲养要点把控,降低疾病发生率,为仔猪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空间,从而促进生猪养殖产业长远发展,增加养殖效益。

1禄劝县生猪养殖情况

生猪养殖是禄劝县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村经济收入的70%都来源于畜牧养殖产业,而生猪养殖就占到了一半比例。撒坝猪是禄劝县的优势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禄劝县为山区农业大县,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是典型的立体气候,非常适宜撒坝猪生长。2020年全县生猪存栏量52万头,出栏量82.5万头,猪肉产量达66,000t,畜牧養殖产业产值达22.84亿元。在仔猪饲养管理方面,生猪品种不断改良,仔猪培育7万窝。近些年来,由于猪肉市场的起伏波动较大,客观上为仔猪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疫病防控措施,降低仔猪的疾病发生几率,提高成活率,同时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仔猪饲养水平大大提升,规避“烂市”现象,生猪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成为地区养殖户增收的主要手段。

2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2.1喂养方面

仔猪在出生一段时间后进入保育舍,喂养饲料的类型不可马上更换,需要给仔猪留出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一般是需要继续喂养至少5d,这样可以避免饲料更换引起的肠胃问题,保证健康生长。对于饲料的饲喂量、饲喂次数、饲喂时间等也要依据仔猪自身生长情况而定,循序渐进进行饲料更换,让仔猪充分适应保育饲料,要注意的是,在保证饲料投喂定时定量时,也要对空槽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仔猪进食量充足且规律,不会因为进食量不稳定而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经过3周左右的时间基本可以自由进食。此外,在饮水方面,务必要保证仔猪有充足的饮水量,以干净无污染的饮水为主,必要时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葡萄糖粉、抗生素等,以此来提高仔猪的综合免疫力。

2.2养殖环境方面

保育舍是仔猪发育生长的重要场所,在对其选址时,务必要综合考虑仔猪自身生长特点和喂养要求,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选址确定后,要对保育舍环境条件进行改善,有充足的光照并且通风条件良好,根据自主生长情况对保育舍面积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饲养密度过大问题[1]。仔猪在进入保育舍之前,饲养人员要对圈舍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消毒一周后方可允许进入,避免圈舍环境对仔猪生长造成危害,对于体质相对较差的仔猪来说,要先将其进行隔离饲养和观察,避免重大传染病对其他健康仔猪造成传染,病情严重的则需要进行淘汰。

在保育舍温度管控方面,转入初期时要将温度保持在25℃左右,之后随着仔猪适应情况逐渐降低,直到和外部环境无明显差异为止,在对保育舍温度进行管控时可以依据外部环境变化而定,确保保育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最佳状态,仔猪不会出现不适应反应。

2.3饲料方面

仔猪饲养管理中饲料是关键,必须要根据仔猪发育情况合理配制喂养饲料,保证摄入的营养均衡。仔猪断奶后,身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需要从饲料中获取,饲养人员要对饲料类型、成分等进行科学控制,确保营养充足且均衡,在对喂养饲料选择时也要考虑仔猪的身体发育情况,尤其是肠胃功能,不能盲目的使用固体饲料,以免仔猪出现应激反应,要先以易于消化吸收的细软饲料为主,此过程中要对蛋白质含量进行科学控制,保持在25%以下即可,过多会引起仔猪腹泻。在仔猪饮水方面,要提高其自身抵抗力,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补液盐类物质,但是需要严格控制添加量,以免出现应激反应,影响到正常生长[2]。

3仔猪饲养中的常见病及其防治

近些年来,我国猪肉市场起伏波动较大,猪肉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旦饲养过程中疫病防治工作不到位,就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仔猪管理作为生猪养殖的关键,做好常见病害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不容懈怠。

3.1猪瘟及其防治

在仔猪发育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就是猪瘟,一旦发现和控制不及时,就会严重影响仔猪生长,严重时还会引起大面积死亡。结合仔猪实际饲养,对于猪瘟病害的防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超前免疫。仔猪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注射疫苗,越早越好,尤其是在尚未摄入母乳前,接种2h后再进行母乳摄入以确保防疫效果;②在断奶后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3]。

3.2腹泻及其防治

仔猪出现腹泻一般集中在断奶后,主要是断奶后受到病原微生物影响导致的,也有部分应激反应的影响,一旦防治不及时会导致仔猪发育不良,生长迟缓,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该疾病的防治可以通过接种免疫来实现。在接种免疫时,要结合本地区常发的腹泻类型选择合适的疫苗。此外,对于饲养人员来说,在日常喂养中若发现仔猪出现腹泻问题,就要第一时间分析原因并进行隔离观察,确定腹泻类型后采取相应的治疗药物进行防治,一般是以头孢类和乙酰甲喹注射液为主。

3.3水肿及其防治

仔猪发育生长中危害较严重且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病害就是水肿,由于仔猪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感染水肿后极易死亡。它的病发原因主要是饲料喂养方式发生改变,也可能是饲料类型更换导致仔猪难以适应,进而出现肠胃异常,对于该病的防治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不可延误,饲养人员不可盲目更换饲料类型,同时也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合理,营养成分均衡[4]。

3.4副伤寒及其防治

副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疾病,会对仔猪生长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原因是喂养的饲料和饮水品质不达标造成的。仔猪在摄入劣质饲料和水源后,外部环境中的病毒、细菌会侵害胃肠道,造成病害发生,对于其防治要求饲养人员严格控制饲料和水源,避免受到污染,饲料贮存环境要干燥,避免出现潮湿发霉情况,也要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合理,同时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必要时要进行疫苗接种,要注意的是,疫苗接种要在仔猪为一月龄后方可进行。

4结语

生猪养殖管理中,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加强病害预防关乎到整个产业发展。由于仔猪身体发育尚未完善,自身免疫力较低,对于饲养人员来说,要根据仔猪发育生长情况,从养殖环境改善、饲料和水源控制、疫病防控等方面入手,为仔猪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对养殖全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从而保障生猪养殖效益,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桂华.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常见病防治[J].饲料博览,2021(9):68-69.

[2]林清叶.浅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J].山东畜牧兽医,2021,42(9):20-21.

[3]孔祥莹.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1(10):44-45.

[4]王静,刘金宁.断奶仔猪的饲养和管理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8):60.

猜你喜欢
仔猪生猪病害
基于改进DenseNet的茶叶病害小样本识别方法
浅析导致断乳前仔猪死亡的因素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