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的浅析

2022-03-27 23:32靳宇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存在问题

靳宇田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转型升级,兽医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力量,在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有效实施动物卫生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阜阳市与国内部分地区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现状,可以看到我国当前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存在着规模偏小、服务内容单一、质量控制有待提高、与政府畜牧兽医系统职能存在交叉,监管薄弱等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为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的发展,为加强兽医公务服务的力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近年来,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转型升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由之前政府部门“大包大揽”的模式向养殖企业自主采购疫苗进行免疫,再由政府进行补贴的“先打后补”模式转变,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深入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新形势下,作為政府兽医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兽医社会化服务力量得到大力推动和发展,尤其是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以下称“第三方检测”)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免疫效果评价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1 第三方检测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阜阳市按照《阜阳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评价第三方兽医实验室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共审核备案4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评价第三方兽医实验室。其中,有新成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检测公司的分支机构,有生物公司的新设机构,也有养殖企业内部检测机构。总体来说,这4家第三方兽医实验室都具备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员、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等方面准入要求,已经开始承担养殖场户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评价的检测任务,有的也承担了政府购买服务,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阜阳当地第三方兽医实验室与国内部分地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可以发现当前许多市场化的第三方检测不同程度存在规模偏小、服务内容单一、质量控制有待提高、与政府畜牧兽医系统职能存在交叉、监管薄弱等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第三方检测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如何发挥好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2 主要问题

2.1 规模偏小

第三方兽医检测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多数检测机构实验室面积有限,检测人员数量较少,仅具备血清学检测等基本检测能力,暂时不具备病原学检测能力。业务分布限于本省市或临近地区,市场影响力较弱,加之部分散养户、牛羊屠宰场防疫检疫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主动检测意识不够,导致客源数量不足;甚至有些机构的业务收入主要依靠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维持运转不易,发展前景不明。

2.2 服务内容单一

一些检测机构提供的服务仅针对客户样品提供免疫抗体、布鲁氏菌病、禽流感等常规性、常见疫病的检测服务,对于检测结果的科学解读不够,无法满足一些养殖场在疫苗接种、补贴申报等方面的需求,也没有进一步提供畜牧生产、防疫净化等技术方面的指导。

2.3 质量控制有待提高

质量控制既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性,又直接影响机构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是第三方检测机构极为重要的环节。当前,经常出现因样品采集技术不到位,保存、运输中不注意细节等,导致送检样品不符合要求的现象;一些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操作不严谨、不规范,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2.4 与政府畜牧兽医系统职能存在交叉

有些检测机构主要承担政府部门的购买服务项目,或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如强制免疫、抗体监测等工作,对基层兽医部门相关职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2.5 监管薄弱

第三方兽医检测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相关管理经验,对其建设标准、资质认定、服务项目、生物安全、信息数据管理及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等缺少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且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监管措施和考核办法。

3 发展建议

3.1 坚持质量第一,履行职责义务

质量与真实是检测的生命线,第三方检测应在检测规范化、精细化上下功夫,在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客观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①通过规范样品采集、存储和运输流程,加强检测前端质量控制;②通过抽检分离、安排盲样检测、加入质控样品等措施,加强检测全流程各环节留痕质控,确保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要积极配合政府、内审员等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管理的审核,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要求。对于检测出的重大动物疫病,要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报告兽医部门,并配合做好疫情处置相关工作。

3.2 积极开拓市场,扩大服务空间

第三方检测应立足检测工作,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向产业链上中下游拓展服务空间,缩小与政府检测机构的职能交叉范围:①面向养殖、兽药、生物制品等市场主体,提供检测结果解读、养殖场技术托管、疫病防控、产品效果评价等服务[3];②有条件的检测机构可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或自主研发,创新疫病检测、诊断新方法,面向社会开展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③积极通过招投标等形式承担“先打后补”、动物疫病净化、产地检疫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或与动物疫控中心开展布鲁氏菌病、牛羊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监测项目合作,助力公共卫生安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推行惠众乡村兽医院模式,动物防疫工作实行招标发包合同管理制,通过“以钱养事、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将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消毒等技术工作外包。在厘清畜牧兽医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的界限的同时,提高了防疫质量[4]。

3.3 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检测设备和全能型人才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方检测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诊断设施设备和一批执业兽医人员,注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锻炼,可通过提供驻场服务,一方面为养殖场提供定期检测与疫病监测、病料采集等服务,一方面增长驻场人员饲养管理、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养殖场生物安全等知识经验,实现双赢。阜阳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在为合作养殖户提供免疫抗体效果评价的同时,安排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向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动物疫病防治等服务,促进了企业和合作养殖户的共同发展。

3.4 搭建监测信息平台,发挥预警排查作用

规模化、连锁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完备的服务网络以及常规检测的大量信息,协助相关部门将预警关口前移;与政府动物监测平台接轨,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检验诊断的准确率,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在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病时,第三方检测可借助规模化优势,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配资源,协助政府兽医部门做好疫情监测排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平台与产地检疫报检出证平台接轨,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简化了企业检疫申报流程,推动了当地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5]。

3.5 落实规范化管理,自觉接受监督

第三方检测要实行规范化管理,依法办事,依法依规履行相应义务,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工作制度,生物安全制度,化学试剂、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标准化操作流程,人员管理培训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2]。自觉接受政府部门对第三方检测在市场准入、硬件软件配置、质量管理、市场秩序等各方面进行的监管或考核考评。组织成立检测行业协会,定期开展交流和培训,政府和第三方检测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对第三方实验室提供支持的同时,规范行业行为,执行有效监督。江西省要求省内第三方兽医检测实验室必须到所在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并按照相应评估考核标准,对第三方兽医检测实验室进行评估考核,强化责任。

未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加快,智慧畜牧大步走来,畜禽养殖、屠宰、运输、加工等全链条从业人员动物疫病防控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兽医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等兽医社会化服务力量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开拓业务空间,着力塑造质量口碑,顺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趋势,协助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所谓重任在肩,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 康京丽,刘陆世,李瑞红,等.抢抓机遇谋发展,开创兽医服务新格局——淺议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发展前景[J].中国动物检疫2021,38(3):45-47.

[2] 翟海华,滕翔雁,李昂,等.国内第三方兽医检测实验室发展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5):43-46.

[3]郝晓芳,张加勇,张君,等.黑龙江省第三方兽医实验室发展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8):50-53.

[4]王瑞红,李扬,赵婷,等.湖北省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提升动物产地检疫水平实践[J].中国动物检疫,2018,35(2):16-19.

[5]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和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0(3):99-101.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存在问题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