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控制饲料与畜禽体内的沙门氏菌

2022-03-27 23:18何爽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原料饲料

何爽

摘要:为了控制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含量,必须防止饲料或原料受到污染或者沙门氏菌在饲料中繁殖。在饲料整个生产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均存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所以不仅需要有效降低饲料中沙门氏菌含量,还要避免二次污染在畜禽体内发挥损害作用。

关键词:饲料;原料;沙门氏菌;畜禽体内

饲料原料本身就存在受到污染的风险,并且在加工过程中管理不当还会再度受到污染。所以需要在收购原料时加强检测力度,严格剔除病菌含量超标的饲料原料,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适当进行热处理,有利于降低饲料病原菌的含量,在热处理后可以添加有机酸来抑制病菌繁殖,尽量减少再度污染的危害。同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有机酸,不仅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以抑制畜禽肠道内的病原菌进行定植,对畜禽防治沙门氏菌的感染大有益处。

1饲料原料污染

饲料厂收购的每一种原料,均有携带沙门氏菌的可能,管理者认识到这个关键点很重要。全粒谷物外表包裹一层天然的保护层,受到污染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但是也必须经过常规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这些谷物原料必须含水量低、籽粒饱满、没有受到破损迹象等。在保存时应通风良好、不能受潮,否则会加速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速度。

一些蛋白质原料例如: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等受到污染的风险较高,因为它们在经过破碎、压榨等加工处理过程中,天然的保护层会被除去。同时它们在被压榨时需要加热到80~100℃,然后再冷却下来。这样会发生空气冷凝现象,如果空气污浊饲料中的霉菌或细菌就会加快繁殖和生长,并且被熟化后的游离态蛋白质中含有极易消化的氨基酸,这样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氨基酸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优质培养基,进而这些饲料原料就会被污染。所以说对于豆粕类原料以及干酒糟等可溶物,在加工过程中都会存在再度污染的威胁[1]。

2饲料厂卫生

首先饲料厂应增强对高风险原料的检测力度,原料供应商必须经过正规单位认证,保证原料中沙门氏菌受到污染的风险最低,一旦购进被污染的原料,饲料厂必须经过检测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病菌含量,否则整个饲料厂和生产的饲料都有被污染的可能。在制粒或膨化过程中对饲料进行加热处理可以降低细菌含量,但是处理后冷却或干燥时也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建议在热处理后再添加有机酸来抑制病菌繁殖,来减缓污染带来的危害。

除了对饲料处理外,还应对储料仓、搅拌机、冷却器和输送机等设施设备进行清扫和清洗,有利于降低这些机器内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因为这些地方容易沉积饲料粉尘,给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有利场所。同时对整个饲料厂定期清扫和消毒,以减少和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避免对饲料产生污染。许多管理粗放的饲料厂,不重视加工车间的卫生消毒工作,也是给饲料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

3饲料处理

以前饲料厂一直使用甲醛来控制饲料中的病原体,虽然甲醛具有价格低廉、作用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存在一定威胁,所以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甲醛来控制沙门氏菌。建议将有机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辛酸、乳酸、富马酸等添加在饲料中,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还可以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有机酸的杀菌效果由细菌初始含量、有机酸的使用率、饲料组成等决定。实践证明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有机酸,既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增重速度,还能够有抑制肠道内的病原菌进行定植,因为有机酸能显著降低饲料pH值并具有缓冲能力,进而抑制动物消化道内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4畜禽体内的沙门氏菌

实际生产中还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其他添加剂来抑制沙门氏菌在畜禽体内定植,继而达到肠道保健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目的。如果畜禽肠道菌群失去平衡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和降低对营养的吸收能力。生产中经常使用益生菌、益生元和植生素等添加剂来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并抑制病原菌增殖。

实验证明:选择几种噬菌体做对比试验,在24h内可以使盲肠内肠炎型沙门氏菌的载量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噬菌体对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同时还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酸制剂来抑制饮水中沙门氏菌的繁殖,达到饮水消毒和控制畜禽体内沙门氏菌的目的[2]。

5运输和养殖场

在飼料运输途中也容易受到二次污染,控制饲料中的沙门氏菌应将饲料厂和养殖场进行无缝隙接轨,建议在运输饲料之前必须将车辆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可以使用泡沫剂来帮助消毒,防止消毒工作留有死角,这样应用清洁卫生的车辆运输没有受到污染的饲料,才能保证饲料不会受到病菌污染。

饲料在运输到场后需要放置在清洁的料仓中,并且定期清理和消毒料仓,因为饲料粉末非常容易沉积在料仓仓壁和角落,如果长期没有被处理掉,就会成为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培养基,进而对后来储存的饲料造成污染。除了定期清洗和消毒运输设备外,还可以使用饲料处理剂来消除残余效应,达到防止二次污染的目的。

使用袋装饲料的养殖场,在饲料运输到场区后,需要将饲料袋表面进行全面喷雾消毒,消除表面附着的病原微生物,避免对袋内的饲料造成污染。并且在储存饲料过程中,首先选择通风良好、密封严实的饲料仓库,在防止饲料发生受潮霉变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防止老鼠的损耗,做好全面防鼠和灭鼠工作。因为老鼠入侵仓库后,不仅能吃掉大量的饲料,还可以做为中间宿主将病原体携带进来,对饲料造成严重污染。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降低畜禽体内的沙门氏菌有很大作用。饲料受到污染后不仅能够对畜禽本身造成直接危害,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等不良反应,而且还可通过垂直传播传染给后代,致使后代发生较高的死淘率,进而严重威胁整个畜禽的身体健康。所以畜禽养殖场更应重视饲料管理,采用相应预防措施来控制沙门氏菌在机体内的增殖,确保畜禽处于健康水平。

6综合方法

控制饲料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对于畜禽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管理者应尽其所能来避免饲料受到污染。在提倡无抗养殖的环境下,为了促进畜禽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保证饲料卫生安全,并且与整个畜禽机体的沙门氏菌控制措施相结合,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有:热处理、添加有机酸、微生态制剂和益生元等,来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的定植。这样不仅保证畜禽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还可以增强人类对畜牧食品安全的信任度[2]。

7小结

总之,沙门氏菌属于环境性细菌,能够引起人畜传染病,危害畜禽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加强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控制,进行检测、热处理和添加有机酸等控制沙门氏菌在饲料中的含量,并避免饲料受到二次污染,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和植生素等来维持畜禽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沙门氏菌的定植,避免机体受到病菌感染,进而保证畜禽处于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余伯良.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及预防[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2(4):37.

[2]杨吉兰.畜禽沙门氏菌病的检疫与防控方案[J].饲料博览,2016(10):52.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原料饲料
家禽通用型沙门氏菌和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
美国多州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做拔丝菜四要点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澳大利亚沙门氏菌疫情创新高
饲料Ⅱ个股表现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六)
关键是要求出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