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27 00:21姜仁风姜珍珍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姜仁风 姜珍珍

摘  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用益生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肠内营养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前蛋白水平和干预后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满意度及干预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4+/CD8+、IgA、IgG、IgM、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前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用益生菌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免疫功能;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67-04

重型顱脑损伤是一种致死、致残率较高的脑外科常见疾病,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受伤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现象,其能量消耗也远远高于正常人,但由于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或伴有意识障碍,因此进食容易受到严重限制,引发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肠胃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加重病情。早期肠内营养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其通过尽早为患者提供合理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调节全身代谢紊乱,虽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但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未得到有效缓解,预后欠佳[1]。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可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现象,维持机体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起到保护肠黏膜完整性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和预后[2]。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用益生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0.34±5.92)岁;手术患者29例,非手术患者13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3]8~20分,平均APACHE II评分(12.06±3.84)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4]5~9分,平均GCS评分(7.51±0.89)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5]1~10分,平均SOFA评分(6.21±2.92)分。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37~63岁,平均年龄(50.85±6.04)岁;手术患者27例,非手术患者15例;APACHE Ⅱ评分7~20分,平均APACHE II评分(12.15±5.08)分;GCS评分6~9分,平均GCS评分(7.64±0.77)分;SOFA评分0~10分,平均SOFA评分(6.17±2.87)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6]中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②GCS评分5~9分;③预计生存期>1个月;④持续昏迷时间>12 h,且入院时间<24 h;⑤无糖尿病等其他内分泌疾病等。

排除标准:①有消化道损伤或患有相关疾病者;②重要脏器(如肝肾等)功能不全者;③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肠内营养混悬液)过敏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生产企业: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38,规格:1.25 kcal/mL]

进行护理干预。将营养液注入患者体内(采用胃管鼻饲的方式),温度保持37~42 ℃,滴注速度开始为20 mL/h,逐渐加快但速度不得>125 mL/h,同时每隔4 h进行1次胃内残余量抽取。第1次喂养量约500 mL/d,随着患者可耐受程度逐渐增加500 mL/d,直至1 500~2 000 mL/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肠内营养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生产企业: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片)研磨并用水冲化,注入鼻饲管中,1.5 g/次,2次/d。

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

1.4  观察指标

①免疫指标比较。分别于干预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其中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

②营养指标比较。取①中剩余3 mL空腹静脉血置于盛有抗凝剂的采血管中,抗凝获得血浆,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前蛋白水平。

③GCS、APACHE Ⅱ、SOFA评分比较。干预后,采用GCS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的昏迷严重程度,总分15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意识障碍越严重;采用APACHE Ⅱ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病情,总分71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病情恢复越好;采用SOF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程度,总分24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改善越好。

④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干预后,采用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0.87,重测效度:0.85)评估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护理结果的满意情况,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血流感染+切口感染+颅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4+/CD8+、IgA、IgG、IgM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前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GCS、APACHE Ⅱ、SOFA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57.14%,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外部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颅脑损伤,引起持续昏迷6 h以上或再度陷入昏迷,患者在创伤应激状态下易引起全身系统性的代谢紊乱,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和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胃肠道的微生态菌群失去平衡,导致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病情康复[7]。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即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主要通过将营养液注入患者体内的方式,满足患者必要的营养需求,同时有利于肠黏膜的完整性,调节代谢紊乱,但对于缓解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疗效不确切。

GCS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SOFA评分常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GCS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意识障碍改善情况越好,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差及器官功能衰竭越严重。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未得到有效改善,会导致胃液分泌减少,加之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对肠黏膜造成严重破坏,可能引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注入营养液的方法,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维持平衡稳定,补充所需的微量元素,加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控制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SOFA评分和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用益生菌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意识障碍和昏迷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包红梅等[8]研究结果一致。CD4+、CD8+均是T淋巴细胞中的抗原蛋白,是组成人类免疫系统的成员之一,CD4+、CD8+、CD4+/CD8+这些指标的变化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有着密切联系。IgA与肠黏膜的局部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其分泌液作用至上皮黏膜表面,可抑制病菌的侵袭与繁殖,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IgG是血清中含有的抗病毒抗体,可发挥抵抗感染、激活补体活化、加强吞噬细胞的作用;IgM是一种机体免疫活性蛋白,具有溶解血细胞及细菌、灭杀病毒的功能,可有效避免外来物对机体造成伤害。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前蛋白是反映患者预后营养状况的常用检测项目,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极为重要。益生菌可附着在肠黏膜表面,释放活性物质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还可以阻止外来物的入侵,降低病菌对肠道的伤害以及肠黏膜通透性,修复胃肠蠕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4+/CD8+、IgA、IgG、IgM、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前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用益生菌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机体自身免疫能力,同时保证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改善病情,与陆辉志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用益生菌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秦仪.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414-3416.

[2]梁宾.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3):605-608.

[3]刘纪,张生雷,茅一萍,等.ASIS和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作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8):1195-1198.

[4]谢勰,丁宛海,牛朝诗,等.颅脑损伤的GCS评分联合CT评分对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8, 31(5):265-270.

[5]朱梦莉,彭丽清,袁光新,等.SIRS标准与SOFA和qSOFA评分对急诊疑似感染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9(19): 2894-2898.

[6]江基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5:20-50.

[7]曹培超,杨瑞霞,张海军,等.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1,33(1):33-36.

[8]包红梅,伍小芝,王秀华,等.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2):172-175.

[9]冯二艳,罗书引,潘幸尧,等.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9):127-130.

[10]陆辉志,杨璐瑜,谭赟,等.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12):1875-1879.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