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理论模型护理在口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03-27 00:21谢娟徐秀清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口腔手术

谢娟 徐秀清

摘  要: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护理在口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接受跨理论模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理韧性量表中乐观、坚韧、自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跨理论模型护理在口腔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康复速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跨理论模型护理;口腔;手术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4

近年来,随着口腔外科学的飞速发展,口腔外科手术范围也随之扩增[1]。相较于其他部位,口腔手术患者对于外观与颜面的要求较高,所以此类手术的护理操作更为严格[2]。有研究发现,多数口腔手术患者缺少对于疾病与手术的正确认知,加之担心术中创伤、麻醉安全及治疗效果,极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甚至伴发睡眠障碍,极大程度影响手术开展效果与预后质量[3]。常规口腔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术前准备与术后病情观察,缺少对于患者身心的全面支持。跨理论模型是一种健康促进理论模型,其作为综合、开放且一体化的心理学技术,可以将心理学理论转化为行为实践,重点提升患者的自我决策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以便保障就医质量[4]。目前,跨理论模型已在许多群体的健康行为中得到构建,并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口腔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2020年8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41例患者应用跨理论模型护理措施,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68±4.08)岁;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8例,初中12例,小学15例;病程1个月~34年,平均病程(12.50±5.18)年;疾病类型为面部创伤16例,正颌修整术14例,口腔癌8例,唇腭裂3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5.72±4.28)岁;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9例,初中11例,小学15例;病程1个月~32年,平均病程(12.52±5.02)年;疾病类型为面部创伤15例,正颌修整术15例,口腔癌9例,唇腭裂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方案已取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第9版《口腔科学》[5]中对于口腔类手术的适应证;全麻下实施口腔手术;年龄≥18周岁;择期手术;所有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沟通力、认知力,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者;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既往口腔手术史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均在全麻下实施口腔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向患者讲解疾病与相关治疗知识;调节术中各项器械与设备参数;术中配合医师实施手术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等。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跨理论模型护理,共分为5个阶段,包括:前意向、意向、准备、行为与维持阶段,具体方法如下。①前意向阶段: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疾病与手术方面的认知评估,通过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对于手术的意识,之后采用个体化宣教消除其错误认知,重点讲解疾病与术后并发症的危害。②意向阶段:患者入院24 h内,采用激励性的沟通形式(例如:面对面交谈、推送图文并茂的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手册等)提高其自我护理意识,强化清洁保护与维持口腔卫生的意愿,提升行为改变意识与信心,以充分的效能感激发出配合治疗与术后护理的动力,并以积极的心态建立起康复信念。③准备阶段:患者入院24~48 h,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与麻醉方式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术前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通过视频演示、现场指导等方式向患者进行口腔手术护理知识宣教,例如:术前药液含漱、口腔清洁、洁牙、清淡饮食、肠道清洁、备皮、术中麻醉体位与方式等知识,使其掌握配合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手术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④行为阶段:术后1~2 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口腔特别是创口的自护行为,并对护理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纠正与指导,例如:不摄入过烫或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⑤维持阶段:术后3 d至出院前,此阶段是针对患者危害防控、护理治疗配合、自护意识行为的维持与巩固阶段,重点向患者强调口腔护理与危害防控的必要性,使其处于高度防控的意识状态中,促进健康行为提升。

1.4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与睡眠质量。a.心理韧性采用心理韧性量表评估,量表包括3个维度,即乐观、坚韧、自强,每项评分均采用0~4分5级评分法,评分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佳。b.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评估。PSQI评分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等7个项目,评分为0~21分,分值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其中创口愈合标准采用《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6]进行评估。③通过自拟口腔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术、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意识、工作细节、护理效果,评分范围为0~100分,其中满意为90~100分,基本满意为80~89分,不满意为80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调查表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3;效度指数为0.84。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描述,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韧性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心理韧性量表中乐观、坚韧、自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理韧性量表中乐观、坚韧、自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口腔外科手术是治疗口腔颌面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此类患者却存在较多的护理问题,除了手术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外,由于担心手术效果与术后外观变化患者容易产生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7]。同时,多数口腔外科手术缺少对于疾病、手术与口腔卫生知识的认知,自我管理意识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开展效果与预后质量[8]。因此,在积极维护口腔手术患者机体状态的基础上,还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以便加快术后康复进程[9]。

常规口腔外科护理措施主要将疾病本身的观察与治疗作为护理工作重点,忽略了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认知力与行为能力,致使实践效果并不理想[10]。跨理论模型是对不同心理治疗方案的系统整合,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心理学理论向健康行为进行转变,对于患者行为认知与心理状况均有积极的影响。跨理论模型护理将护理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前意向、意向、准备、行为与维持阶段,其中前意向阶段可以评估患者对疾病与手术方面的认知度,明确消极情绪对于手术与康复的不良影响,并掌握健康行为的科学理念;意向阶段使患者认识到健康行为的积极影响,提升行为改变意识与信心[11];准备阶段进一步巩固了患者对于行为改变的信念,自觉掌握口腔手术相关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注意事项;行动阶段是患者口腔环境维持行为与护理配合行为的实践过程,此阶段可以帮助患者以坚定的信念纠正不健康行为,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维持阶段通过肯定患者取得的成效,使其保持良好的自护意识,将健康行为转变为日常生活习惯,进一步保障口腔健康。

心理韧性是患者对外界多变环境的适应力,以及机体从消极经历中的恢复能力。睡眠障碍作为焦虑抑郁情绪的并发症状,不仅给口腔外科手术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会降低日间精力,影响手术效果与术后恢复速度[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理韧性量表中乐观、坚韧、自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可见,基于跨理论模型实施口腔外科护理工作通过逐层递进式的心理-行为转变模式,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韧性,改善睡眠质量,保障身心康复效果。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跨理论模型护理在意向阶段提高了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度,而在准备阶段以积极的配合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护行为能力,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术后恢复速度,这与部分研究结果一致[13-14]。从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跨理论模型护理通过改变患者的心理认知与日常行为,不仅为其构建起良好的心理韧性,且对常规护理进行有效的完善,继而促进了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总之,跨理论模型护理在口腔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康复速度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Pinto D,Marques A,Pereira J F,et al.Long-Term Prognosis of Endodontic Micro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a (Kaunas),2020,56(9):447.

[2]商玲燕,李伟,虞颖娟,等.口腔种植术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123-124.

[3]郑窑文,蒋莉莉,胡嘉乐,等.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口腔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1):1646-1650.

[4]岑琼,顾捷,陶春,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牙周病病人健康行为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2):194-199.

[5]孙虹,张罗.口腔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0.

[6]谢惠芳.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J].河北医学,2007,13(10):1258-1259.

[7]Myrna,Maria,Arcanjo,et al.Selective, stepwise, or nonselective removal of carious tissue: which technique offers lower risk for the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permanent tee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lin Oral Investig,2020,24(2):521-532.

[8]楊金玉,刘莹莹,王卫红,等.口腔癌术后三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8):171-175.

[9]陈玲,丁婧,程春.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5):986-990.

[10]田思维,喻磊,张惠荣.基于患者体验感改进口腔癌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6):132-134.

[11]马彩红,田文艳,王静,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高原驻训官兵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 38(9):13-15.

[12]安淑美.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125-127.

[13]申宝红,杨彩玲,王伟新,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30-3334.

[14]董雪红,孙强,陈帅,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对伴有焦虑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心理韧性及睡眠障碍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4):818-821.

猜你喜欢
口腔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膏非牙膏, 千万别乱用
自动看牙镜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