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在尿隐血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2022-03-27 01:52李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李钊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在尿隐血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尿隐血检测的113例受检者,所有患者均成功采集两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检测,随后所有人均接受超声或泌尿系统造影检查确诊共有78例受檢者存在泌尿系统疾病,35例受检者未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尿隐血检测方法中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的假阳性率为3.54%(4/113)、假阴性率3.54%(4/113)、灵敏度为94.87%(74/78)、特异性为88.57%(31/35)及诊断准确率92.92%(105/113),与尿液分析仪的6.19%(7/113)、5.31%(6/113)、92.31%(72/78)、80.00%(28/35)、88.50%(100/1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在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等方面相似,二者各自有优势与弊端,临床可考虑采用联合检测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尿隐血检测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尿隐血检测;假阴性;假阳性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临床开始重视疾病检验工作。尿常规是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一项,检验结果可以反映出机体的代谢情况,不仅能诊断出早期肾病,也能诊断出部分全身病变;其主要优势为操作简单、检查耗时短、无不良反应、无损伤等,在临床应用后患者接受程度高[1-2]。医师可通过分析尿隐血检测结果以了解患者机体状况,并明确患者有无肾脏病变、尿路感染等不良情况[3]。目前,尿隐血较为常用的检测方式主要包括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但二者对尿隐血的检出情况更优临床尚未明确[4]。故本研究在我院行尿隐血检测的患者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分析比较二者的检测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尿隐血检测的113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此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组受检者男67例、女46例,年龄范围在21~59岁,平均年龄为(40.08±3.12)岁。

纳入标准[5]:所有受检者均知晓并认可此次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尿液标本均符合检测要求。

排除标准[5]: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尿液标本采集者;存在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本文受检者均接受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1)尿液分析仪:临床医护人员指导受检者正确采集新鲜尿液10mL后送检,检验科操作医师先将尿液标本均匀摇晃,再将试纸条置于标本内,待试纸全部浸润后停留5s再取出,借助滤纸将多余的尿液滤除后放置尿液分析仪的传送盘上,严格依据相关操作流程开展各项检测操作。观察仪器LIS系统中的显示情况,正确打印检验结果,其中结果显示为“-”,表明尿隐血阴性;结果显示为“+、+/-、++、+++、++++、”均表明尿隐血阳性。(2)临床医护人员指导受检者正确采集新鲜尿液10mL后送检,检验科操作医师先取尿液样置于离心管内,再将离心管放置离心机上进行5min的离心操作,随后去除上清液、静置沉淀;取混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再按照正确操作步骤制片。制片完成后借助显微镜(型号CX22/CX21,生产厂家OLYMPUS)对受检者尿液标本颞红细胞数量进行仔细观察;注意先利用低倍镜寻找观察点,再使用高倍镜放大进行仔细观察,记录视野范围内红细胞数量并合理计算结果。

1.3观察指标

(1)将两种尿隐血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与临床金标准(超声或泌尿系统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对。(2)计算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灵敏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特异性;(真阳性+真阴性)*100%=诊断准确率[6]。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根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尿隐血检测方法与金标准比对

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尿液分析仪两种尿隐血检测方法与超声或泌尿系统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如表1、2所示:

2.2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的检出情况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两种尿隐血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潜血主要指肉眼无法观察到的血液,尿潜血是利用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促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释放出氧,氧与林联苯甲胺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提示阳性[7]。尿潜血检验阳性主要与临床泌尿系统发生炎症(例如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或结石(如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有关[8]。上述疾病均会引起尿潜血,这种尿出血症状的主要机制为血管发生破裂或血管孔径变大,导致红细胞泄露入尿,因此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即可明确受检者是否存在尿隐血。此外,若患者出血量极少,尿液内酸碱物质对红细胞造成破坏而导致显微镜无法有效检出红细胞时,可考虑采用尿沉渣检查等方式以明确标本内是否存在红细胞。单纯的尿潜血若借助显微镜未能观察到尿液内红细胞,且患者无临床症状及尿液颜色的变化时,分析可能是由氧化物干扰引起的假阳性;因此,临床在疾病诊断时不可仅仅依据单纯的尿潜血进行判定,应综合考虑,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9-10]。

尿隐血属于尿常规的检查项目,其检测结果若为阴性,提示受检者泌尿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但其结果若为阳性,则表明尿液中的红细胞已达到一定的数量,提示受检者泌尿系统可能发生病变,临床需及时开展超声、泌尿系统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确保早期发现疾病并尽快治疗[11]。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主要借助顯微镜对患者尿液标本内红细胞状况进行直观地辨别。尽管该检测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但检验医师借助显微镜放大观察红细胞数量所得出检验结果相对可靠[12]。尿液分析仪借助试纸对标本开展隐血检验,通过观察辨别试纸的颜色变化以分析检验结果,从而快速检出患者尿液内红细胞含量变化情况,并得出尿液有无隐血的结论,这种检测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等优势。

关瑞霞、郭春亮[13]等学者报道中认为,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测尿液隐血检验的阳性率与尿液分析仪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互为标准时,显微镜检验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略低于尿液分析仪。这与本文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两种尿隐血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两种尿隐血检测方式均具有良好的尿隐血阳性检出率,但各有利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方式的弊端:其在尿隐血检测过程中,操作医师将显微镜调节至高倍视野下进行检验时,可观察到的红细胞数量未达5个,则无法得到检测样本的准确数据结果,导致显微镜临床使用受限,无法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14]。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弊端:在对尿液标本内血红蛋白具体含量检测过程中,若受检者尿液内血红蛋白含量未达到150g/L,则仪器无法对所测的样本是否存在尿隐血情况作出准确判定,从而导致结果产生一定偏差。临床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隐血检验时结果呈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原因分析,通常与以下两点有关:(1)受检者尿液标本内含有糖类、甲醛、蛋白质、维生素及亚硝酸盐等物质,导致试纸在检验时未能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呈现假阴性;(2)受检者尿液标本若被污染,会受到细菌代谢、氧化物酶及触酶等各方面因素干扰,也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呈现假阳性状况[15]。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数量过少、未排除受检者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等),故今后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数量、全面排除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等,更加深入分析尿隐血检测中合理应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尿隐血检测方法中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诊断准确率以及良好的特异性,其中尿液分析仪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的情况相比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略多;因此临床可考虑将两种尿隐血检测方法联合使用,有效减少假阳性及假阴性等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更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HASSAS YEGANEH MEHRNOUSH, TALAEI MARYAM, BAZZAZ ALIREZA EBRAHIM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diagnostic value (validity) leukocyte esterase (urine dipstick strip) in differentiating inflammatory arthritis from bacterial arthritis[J]. Advances in Rheumatology,2020,60(1).

[2]杨丰,毛凌云. 尿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对比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9,17(2):90-92.

[3]王莉. 比较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2):85-86.

[4]陈玲玲.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对尿隐血检验结果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3):383.

[5]李志越. 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8):56-58.

[6]王文哲,齐晴,潘佳星. 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尿隐血的检验效果[J]. 当代医学,2020,26(9):140-142.

[7]孙锐.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对尿隐血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3):174-175.

[8]杜景娇.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在尿隐血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 当代医学,2021,27(11):44-46.

[9]李忠智.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对尿隐血检验结果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4):316.

[10]杨修金,杜彬.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对尿隐血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6):5-6.

[11]曹雷. 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6):2092-2093.

[12]孙爽.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2):60-61.

[13]关瑞霞,郭春亮.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测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对比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18,39(7):158-159.

[14]夏冬,董明环.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在尿潜血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8,10(4):237-239.

[15]毛萍香. 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