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SaO2、PCT 及CRP 指标水平的影响

2022-03-27 01:52黄晶华韩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黄晶华 韩毅

摘要:目的 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确诊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50)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5例(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CO2)、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O2、PaCO2、PaO2、PCT、CRP均无差异(P>0.05);治疗72小时后,两组PaCO2低于治疗前(P<0.05),PaO2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佳,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预后,对气道存在良好的防御功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血氧分压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其特点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1]。气流受限一般情况下呈进行性发展,这与肺部对有害物质或者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这种情况甚至终身不愈[2]。另外亦可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呼吸衰竭的症状,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研究发现,将无创呼吸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明显[3]。其具有无创、并发症发生率少、操作灵活的特殊优势,越来越成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确诊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50),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确诊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n=50)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5例(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病程:10~20年,平均:(15.21±0.88)年;年龄:55~70岁,平均:(64.32±0.31)岁。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病程:10~20年,平均:(15.21±0.87)年;年齡:56~71岁,平均:(64.36±0.3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过肺功能等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2)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3)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1)存在无创通气禁忌症者;(2)精神状态异常者;(3)治疗依从性较差者;(4)存在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衰竭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抗感染、化痰、止咳相关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解痉平喘;保障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保证水电解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采用瑞思迈S9 ST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进行救治。其中压力支持/压力控制模式,呼气压为4-5cmH2O;吸气压为10-22cmH2O,氧浓度为37-45%,呼吸频率为12-14次/分。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及临床症状对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进步合理调整参数,确保血氧饱和度范围高于88%,每天上机时间高于12小时,间歇期予低流量进行吸氧,两组疗程均为72小时。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进行比较。SaO2正常值:动脉血95%~98%,静脉血60%~85%;PaCO2正常值:35-45mmHg,平均40mmHg;PaO2正常值:80-100mmHg;PCT正常值:<0.1ng/ml;CRP正常值:0-10mg/L。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PaCO2、PaO2、SaO2进行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S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1、2相同。

2.2对两组PCT、CRP水平进行对比

治疗前,两组PCT、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阻肺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的因素都可能与慢阻肺的发病有关[4]。临床上将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个体易患因素、环境因素。近年来,慢阻肺已经成为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一旦病情发生到危重阶段,患者易产生呼吸衰竭的情况,不仅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还对患者生命健康也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救治。

有学者发现,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5]。这是由于:①无创呼吸机不仅能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消除部分气道阻力,还能协助患者减少吸气努力,对其呼吸肌疲劳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②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快捷,同步性能强,具有自动化、无创伤等特殊优势。③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正常进行沟通、进食等,有助于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有效避免因气管插管等原因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④无创呼吸机在治疗II型呼吸衰竭上具有显著优势。其在患者呼气时给予低气压,可预防气道陷闭,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CO2排出[6]。⑤无创呼吸机有利于减少患者心脏负荷,降低回心血量。一方面可使PaCO2降低,另一方面对预防呼吸生理功能恶化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疗效更佳,能改善PaO2、SaO2、PaCO2、PCT、CRP及SaO2水平,缓解了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给予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王宇飞,刘琳,褚运松.NPPV对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PaO2及pH值的影响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2):12-15.

[2]程绪容,杨英,王红梅.人性化护理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z1):125-127.

[3]喻正浩,张瑞,黄卉,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40(9):989-994.

[4]卢健聪,邱惠中,陈丽丽.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21,42(3):274-278.

[5]傅正,苏晋豫,白志余.PaO2、PaCO2、SaO2对呼吸衰竭病人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6):623-625.

[6]许红兰.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46-3047,3068.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