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对胸外科教学效果的影响

2022-03-27 02:24田文泽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胸外科教学效果影响

田文泽

摘要:目的:探究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Simulated clinical thinking teaching method, SCTTM)应用于胸外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胸外科进行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均分为2组,各51例。参照组学生接受传统带教方式,研究组学生则接受SCTTM,对比2组学生最终考核成绩、学生自我评价分数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分析,研究组学生包含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在内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学生,同时学生对于自学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自我能力评分也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学生对于SCTTM的满意度更高,优于参照组学生,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TTM应用于胸外科教学之中,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实习成绩的提升,且更好地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临床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实践等方式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同时学生对于临床思维教学法的满意度更高,该教学方式在临床之中的应用意义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胸外科;教学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主要对胸腔内器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为对食道、肺部以及纵隔病变进行诊断,该科室既具备自身较为独立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胸外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但以往的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并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则被动接受内容,其实践性较差,学生在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脱节的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进展[1]。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SCTTM)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胸外科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伐善,本文主要探究SCTTM对胸外科教学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胸外科进行实习的104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均分为2组,详细资料见表1。所有实习生均由临床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且资料较高的教师授课,讲解内容主要为胸外科疾病知识,如肺癌、胸部骨折以及食管癌等。两组实习生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学生主要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或是传统挂图方式对其进行知识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授课内容讨论,通过该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后练习与课后作业,确保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研究组学生主要接受SCTTM,主要包括:(1)内容确定:教师应依据教材大纲对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梳理,并依据胸外科专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需要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根据胸外科临床知识选择典型病例,为学生分配角色以保障教学需要,学生可以提前预习有关内容,并扮演患者以及医生等相关角色。(2)课堂演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进行简单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给予重点部分的指导与讲解,确保学生对于胸外科知识更为了解。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临床疾病诊断,告知学生应做好病史收集工作,主要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在进行疾病询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作出诊断结果。学生在进行模拟以及问诊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提问,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依据患者的自身状况,为患者进行整体性疾病检查,作出更为准确的疾病判断。(3)分组讨论:同样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于课堂演示结束后进行分组讨论,对疾病的检查方式、特征、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诊断、鉴别诊断结果,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式。教师则通过学生对疾病的诊断与分析作出总结,针对课程之中病人的查体工作、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學生的知识储备。告知学生胸外科鉴别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模拟病人的具体病情,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掌握——50分、实践操作——50分、综合成绩——100分,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实践操作考核内容包括案例采集、辅助性设备的应用、鉴别诊断等,分数越高说明学生理论与实操能力越高)、学生自我评价分数(自学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各项评价均为百分制,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自我评价越高。)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计分法,得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91-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在总例数中的百分比。)。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无序分类资料以(x±s)、%表示,t、X2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二、结果

2.1考核成绩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时间操作以及综合成绩均相较于参照组学生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2自我评价

研究组学生经模拟临床思维教学后,自学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均相较于参照组学生得到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教学满意度

研究组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6.08%,相较于参照组学生74.51%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4。

三、讨论

由于胸外科疾病的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且抽象较为复杂,常规教学方式难以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同时由于诸多医学院校胸外科课程的安排较少,在考试之中占比较低,使得学生对胸外科课程并不十分重视。常规胸外科教学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借助教材或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学生多为被动地听取内容,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记忆[2]。该教学模式往往难以保障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融为一体,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即学生临床操作的机会较少,难以保障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较为完善的分析与总结。此外,由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学生对疾病的诊疗往往较为片面、浅显,与胸外科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存在相悖。临床之中大量研究表明,当下实习生接触病患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往往存在临床经验不足、思维意识不足等情况,而导致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与实习生自身以及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实习生临床期间无法应对病情较为复杂的病患,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因而对于实习生,应更新对其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适当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良观念,使得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以及思考能力,保障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对以往胸外科教学中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如若实习生能够接触更多的患者,切实体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则相较于以往较为刻板的教学方式更为易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保障实习生更为深刻地了解临床知识与掌握临床知识,而SCTTM则能够保障实习生获得更多的模拟操作,此外,教师还能够带领实习生面对更为真实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与患者进行更为密切的接触,增强学生与患者的交流,通过对患者疾病、表现等各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加深疾病知识记忆力,为日后临床操作奠定基础[3]。

模拟临床思维法于上世纪下半叶在临床之中得到初步尝试,该方式能够更好地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提出新的要求,更为容易培养患者更为优良的临床思维模式。以往教学过程中,临床教学具有专科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复杂的特点,如若学生在此期间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明确,则可能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出现失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模拟临床思维法能够更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将临床模拟思维法应用于教学之中,学生能够通过对模拟病例的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更为娴熟的临床诊断技能[4]。该教学方式的应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也能够保障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次研究之中主要给予参照组学生常规教学方式,研究组则应用SCTTM,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时间操作以及综合成绩均相较于参照组学生显著提升,且学生经模拟临床思维教学后,自学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均相较于参照组学生得到显著提升,研究组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SCTTM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病例的分析和探讨,在提高学生处理疾病能力的同时扩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以往临床教学之中,患者对医疗模式并不十分了解,因而不愿作为教学案例,进一步减少了实习生的操作机会。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应用SCTTM改善该情况,实习生能够遵循课程的教学纲领,对临床知识进行编排,并针对临床病例进行模拟与讨论,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临床掌握知识的目的。研究组学生应用SCTTM,在课堂上对典型病例进行模拟并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操作,在教师详细讲解后,保障学生相应实践操作之中的不足得到纠正,相较于常规教学,SCTTM能够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5]。除此之外,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題、解决问题并探究不足之处的临床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极高参与度和深入式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

总而言之,SCTT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学生以及临床更为广泛的认可,学生通过改进小学方式更好地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经SCTTM,学生显著改善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操能力,学生对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能力进一步提升,使得学生在增进对胸外科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提升了临床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隽,张墨,赵健竹.胸外科教学过程中引入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6):20-23.

[2]吴杲,吴显宁.情景模拟教学结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9):1569-1572.

[3]宋宣克,张文强,张丹,张进,郝蒙福,兰红,黄壮士.情景模拟教学在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5):177-178.

[4]许蓓蕾.微课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在胸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1):148-149.

[5]李小军.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8):1396-1398.

猜你喜欢
胸外科教学效果影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