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2022-03-27 02:24龚雪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疗效

龚雪莲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14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两组,各57例。研究组接受经炮制中药治疗,参照组接受未经炮制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较参照组(82.46%)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5%)较参照组(14.04%)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炮制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炮制;合理用药;临床疗效;临床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我国中药种类繁多,大部分为生药材,所以在使用前要按临床制剂要求、药材配伍等,并结合药材本身特点采用炮制方式进行加工。目前,临床上的中药炮制方法较多,在加工期间要将醋、酒等作为辅料,让药材中相关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让中药材成为临床上可直接使用的一种中药饮片,对于一些烈性或是毒性药材也可通过炮制的方式来调节其药性,达到增利除弊的目的,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相关研究发现,中医炮制一方面可提升临床疗效,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14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观察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14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两组,各57例。研究组男、女分别有33例、24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3.18±10.74)岁。参照组男、女分别有31例、26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3.05±12.58)岁。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未经炮制中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炮制中药治疗,方法如下:按照药材的药效理论剂量规范且合理地称取用药量,选用符合实际情况的炮制方法,包括醋制、清蒸、酒炖以及热炒等;在煎煮药材前,先使用自来水对药材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控制在0.5h左右,然后使用武火对药材进行熬煮,待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煎煮时间控制在0.5h左右,接着将药汁过滤出来,再向药渣内加一定量自来水进行再次煎煮,如此反复3次后,获取400mL药汁分为早晚2次服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以显效率、有效率之和為准。(2)不良反应: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较参照组(82.46%)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参照组分别有1例、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1.75% VS 14.04%),研究组低,差异显著(χ2 =4.343,P<0.05)。

3 讨论

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者大家研制出的一种特色制药技术,从广义层面上看,其是对药材进行净制、炮制或是切制等让其形成一种中药饮片,以便于更好地适应临床调配,满足临床需求,从而保障临床用药效果及安全性;从狭义层面上看,中药炮制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按特定制造工艺、流程等,提高中药材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更理想的治疗目的。

现阶段,临床上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分为水制操作、加热处理两大类,其中水制操作包括浸、泡、水飞等,加热处理包括蒸、炒、煅等。在实际中药炮制过程中,一些药材需加入一定量酒、醋等辅料,从而促使药材内一些物质结构发生变化,达到改变其质、量的目的。相关研究指出,中药炮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药材的药性,对于生地黄而言,因其药味苦寒,采用清蒸、酒炖等方式进行炮制后,可让其成为熟地黄,药性也会由苦寒变为甘温,生地黄的清热、凉血、止血等作用也会变为补精益髓等[3]。也有研究指出,中药炮制方法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材的疗效[4]。一般来说,中药炮制会对药材造成下述影响:①减轻药材毒性:比如在服用川乌、草乌等药材时,容易诱发中毒事件,而在炮制后会明显减轻药材毒性;②增强疗效:比如在服用生杜仲时,受杜仲胶的影响,难以有效发挥其疗效,但在炒制杜仲后,其内部胶质会受到破坏,可实现增强疗效的作用;③改善药材性能:比如和生元胡相比,其醋制品中的有效成分会显著增加,主要因醋制煎液中生物碱含量较高;④改进切制工艺:炮制加工后,药材内部主要成分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受此变化的影响,其药理反应性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⑤炮制后药材方便储藏:特别是对药材进行干燥处理后,可防止其出现霉变或是腐烂等问题;⑥消除不利因素:对各类方剂而言,中药炮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药材对于临床治疗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对处方疗效提升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较参照组(82.46%)高;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5%)较参照组(14.04%)低,提示中药炮制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杨锦.中药炮制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3):143-145.

[2]张婷婷.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7):146-148.

[3]唐芹.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2):57-58.

[4]聂圣娜.观察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180.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临床疗效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