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者晕血晕针的效果

2022-03-27 05:11廖鸣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廖鸣芳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5月到我院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晕血晕针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采血的环节中,受检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的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可以采用。

关键词:静脉采血;晕血晕针;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静脉采血是病患诊断治疗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很多疾病基本诊断过程需要依靠静脉采血才可以获得精准的结果。但在静脉采血的环节中往往会出现晕针晕血的现象,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加以防范。本次研究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传统护理干预的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5月时段到医院接受静脉采血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10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18~64岁,平均(37.23±3.30)岁,对照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18~65岁,平均(37.41±3.52)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在18~65岁(含)之间的患者。

排除标准:(1)患有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者;(2)精神失常,难以正常交流沟通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接受肘正中静脉采血,做好准备工作。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主要内容有:①心理护理。很多患者接受静脉采血的时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情绪不稳定、害怕等负面情绪,这会让患者抵触静脉采血工作,还会造成晕针晕血的情况[1]。所以我们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在患者快要出现不良反应时用鼓励和温柔的语气告诉患者“马上结束了”等话语来转移其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放松心情,平静的面对静脉采血,缓解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②疼痛护理。患者一般出现疼痛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害怕所影响的,则另一种是采血操作的方式影响。所以在给患者提供心理安慰的同时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水平,避免多次针扎带给患者的疼痛感以及患者的紧张情绪,尽可能选择明显粗大的血管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感。③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不良症状的护理。由于多数静脉采血前不能吃早饭,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态的可能不同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出汗,头晕,四肢无力,恶心等现象,所以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提醒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关注患者的各项状况,必要时刻让患者闭上眼睛或者转过头不看的方式来避免出现情绪不稳定、害怕等负面情绪[2]。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如:让患者进行深呼吸,用鼓励温柔的方式去跟患者沟通使其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晕针晕血发生率分别为2%,15%,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晕针晕血的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恶心、出汗、头晕等不良反应分别为,观察组:1%,3%,5%;对照组:8%,10%,20%,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对采血环境、礼仪服务、技术水平及心理疏导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就通常而言,患者会在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情况下而出现过度紧张现象,加上静脉采血时患者通常是处于空腹的状态,会导致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厥,恶心,出汗等一些不良反应[3]。出现晕血晕针的主要原因是心理过度紧张、营养不良、体质因素、扎针带来的疼痛感、环境压抑,其次是护理工作的服务不到位、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不高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情,还会降低静脉采血工作的效率。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对患者有效的沟通,转移其患者的注意力,提高自身水平来有效的缓解患者晕针晕血的问题[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对静脉采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取得有效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方式不仅对静脉采血患者心理进行安慰,还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提高了静脉采血患者的對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对静脉采血环境、礼仪服务、技术水平、心理疏导等各方面的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5]。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是可以提升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导致晕针晕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怎么运用有效的方法降低晕血晕针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利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降低静脉采血患者的晕针晕血发生率,而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艳,廖翠瑶,李秋宝,曾燕清.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预防患者晕血晕针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21-222

[2]马肖梅.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6):124+130.

[3]李冬冬,南明哲.采用护理干预在采血过程中晕针的效果分析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91-92.

[4]陈丽华,姜琴,严海鸥.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缓解静脉放血患者恐惧性焦虑心理的效果[J].交通医学,2019,33(01):85-86+90.

[5]陆燕,蒋明华,刘田宇.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7+81.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
门诊婴幼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