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3-27 05:31李立会余才慧邢世芹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抑郁焦虑

李立会 余才慧 邢世芹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68例,均于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整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宫颈癌患者生存質量,改善心理状态,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生存质量;宫颈癌;综合护理;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宫颈癌为临床常见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临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在围手术期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1]。为进一步明确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本研究选择68例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宫颈癌患者68例,均于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年龄范围24~69岁,年龄范围(45.6±3.7)岁;其中大专及以上19例,中学8例,小学7例;TNM分期9例为Ⅰ,19例为Ⅱ,6例为Ⅲ。实验组年龄范围24~68岁,年龄范围(45.4±3.5)岁;其中大专及以上20例,中学8例,小学6例;TNM分期10例为Ⅰ,19例为Ⅱ,5例为Ⅲ。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入院初期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经常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术前检查,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并按照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主要 内容包括:第一,术前护理。入院初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积极和患者沟通,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向患者和配偶介绍生殖系统的功能,告知宫颈癌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后会失去生育能力,但不会失去性功能,使得患者配偶理解和支持患者,让患者能够轻松的面对治疗。向患者介绍术前相关检查和准备,并帮助患者完成。第二,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依据医嘱指导用药。同时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在此基础上制定富含营养的个性化食谱。指导患者多摄入富含热量和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减少盐量高的食物。若患者出现盆腔内出血,应严密观察切口渗血的情况,可以依据情况给予止血药物。多关注应用引流管和尿管的患者,若出现异常,则立刻进行检查,并给予更换。协助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的进行,逐步的增加活动量。患者出院后,可以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随访,具体随访中需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并对其开展干预,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应用SAS(焦虑自评聊表)、SDS(抑郁自评量表)、QOL(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SAS、SDS评估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负面情绪越重对应分值越高。QOL评估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越好对应分值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QOL评分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整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宫颈癌为临床常见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当前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进行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会担心丧失女性特征、生育能力等,害怕失去职业、经济来源、家庭等。另外宫颈癌手术涉及区域大,会产生较大的创伤,术后恢复难度较大[2]。因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多存在心理障碍,其生存质量在术后也会大幅降低。为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疑虑,积极配合治疗[3]。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协调社会角色,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积极支持患者,提升生存质量。出院后进行随访,在掌握患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干预。本研究中,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整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和配合度,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志贤.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204-205.

[2] 韩冬芳,李小妹,周凯娜,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1(20):1831-1834.

[3] 林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0,33(21):128-129.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抑郁焦虑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