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长白猪早期体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29 10:40张江波邵俊红白俊艳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年份断奶日龄

张江波,邵俊红,白俊艳,雷 莹

(1.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办事处,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省汝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汝州 467500;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我国为适应养猪生产发展的需求,多次进行猪种资源调查,积极引入国外优良品种,进行新品种(品系)培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原产于丹麦的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各地分布极广,是我国引进的主要品种。主要优点是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及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生产中常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在现有的长白猪各系中,法系、新丹系的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本研究对瑞典长白猪早期体重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生产中该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更好地进行长白猪的生产管理,把握好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比较其对长白猪的影响程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包括2006~2010年5年间的3988头瑞典长白猪的记录资料,性状分别是初生重、21日龄重及断奶重,各个性状的测定以及计算方法如下。

初生重(kg):指仔猪出生后12 h内称取的个体重量。

21日龄重(kg):指仔猪出生后到21日龄时称取的个体重量。

断奶重(kg):指仔猪出生后到断奶时称取的个体重量。由于断奶天数不同,因此要对断奶重进行校正,校正断奶重=(断奶重-初生重)/断奶日龄×28+初生重。

1.2 统计分析

把上述性状资料在Excel中建立数据文件,主要进行以下几种分析:

1.2.1 瑞典长白猪早期体重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本文研究的3个繁殖性状,影响因素主要有年份、季节、性别和胎次,各个影响因素的水平和划分如下:

年份:总共5个水平,分别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季节:总共4个水平,分别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性别:总共2个水平,分别为公、母。胎次:总共12个水平,分别为第1、第2、第 3、第 4、第 5、第 6、第 7、第 8、第 9、第 10、第 11 和第12胎次。

1.2.2 早期体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利用SPSS17.0的LSD方法对长白猪早期体重影响因素的多重比较进行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因素方差分析

瑞典长白猪早期体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初生重来说,年份、季节和胎次对初生重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性别对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21日龄重来说,年份、季节和胎次对21日龄重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性别对21日龄重无显著影响(P>0.05)。对于断奶重来说,年份、季节和胎次对断奶重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性别对断奶重有显著影响(P<0.05)。

表1 早期体重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2.2 多重比较分析

早期体重的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2007年的初生重极显著高于2006年、2008年、2009 年及 2010 年(P<0.01);2008 年的初生重极显著高于 2009 年、2010 年(P<0.01),却与 2006 年无显著差异 (P>0.05);2006年的初生重与2010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却与 2009 年无显著差异(P>0.05);2009年与2010年的初生重相比也无显著差异 (P>0.05)。2008年的21日龄重和断奶重极显著低于2006年、2007 年、2009 年和 2010 年 (P<0.01);2006 年与2007年、2009年与2010年的21日龄重和断奶重无显著差异(P>0.05)。2006年、2007年的 21日龄重和断奶重极显著高于 2009年、2010年(P<0.01)。

表2 早期体重影响因素的多重比较分析

夏季、秋季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春季、冬季(P<0.01),夏季与秋季的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春季与冬季的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秋季、冬季的21日龄重和断奶重极显著高于春季、夏季 (P<0.01),秋季与冬季的21日龄重和断奶重无显著差异(P>0.05),春季与夏季的21日龄重和断奶重无显著差异(P>0.05)。

对于初生重,1胎、3胎、4胎、5胎、6胎及7胎与8 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3胎、4胎、5胎、6 胎及7胎与 12胎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2胎与 4胎、5 胎及 7 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6 胎、8 胎与9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对于21日龄重,2胎、3胎、4胎、5胎、6胎与8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01),7胎与8胎有显著差异(P<0.05),1 胎与 2 胎、4 胎、5 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1 胎与 3 胎、6 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胎与 9胎、10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胎与 4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4胎与 6胎、7胎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4胎与9胎、10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05),5胎与10胎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对于断奶重,2胎、3胎、4胎、6胎与8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5胎、7胎与 8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1 胎与 2 胎、3 胎、4胎和 6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01),1胎与 5胎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2 胎与 10 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01),3 胎与4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3胎与10胎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4胎与5胎、10胎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4胎与 6 胎、7 胎、9 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公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显著高于母猪(P<0.05)。

3 讨论

3.1 年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年份对初生重、21日龄重和断奶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年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随着年份不断变化,气候因子也出现反复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妊娠母猪及仔猪的生长发育。陈海燕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年份不仅对初生重有显著影响,而且使出生后仔猪的生长速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安排生产时,应根据本年度气候的大体走势做适当调整。更应着眼于养殖业及其他产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从根本上解决气候的异常变化,使养殖业朝着良性有效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年份的影响[2]。

3.2 季节的影响

季节对猪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温度不同、季节不同和温度范围不同。李沁光等[3]研究表明,个体平均初生重春、秋两季显著高于夏、冬两季。蒋振华[4]报道,季节显著影响断奶猪个体平均重(P<0.01),严寒(1~3月)和酷热(7~9月)季节断奶仔的猪体重明显较轻。王清义[5]研究发现,淮南猪在8、9月初生仔猪数较少(P<0.01),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7、8 月断奶窝重较低(P>0.05),断奶体重最小,且断奶成活率最低(P<0.01)。本研究与以上研究略有不同,本研究中,夏、秋季的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春、冬季(P<0.01),秋、冬季的 21 日龄重和断奶重极显著高于春、夏季(P<0.01)。这可能是不同品种猪对高温的耐受力不同,但也可能是养殖场夏季为妊娠母猪进行了防暑措施,冬季采取了保暖措施,避免了高温和低温对繁殖力的影响。

3.3 性别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对于反映猪主要经济性状的生长性能来讲,公猪的效应要好于母猪。金海国等[6-7]的研究表明,在长白猪、杜洛克和约克夏猪群体中,公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母猪(P<0.05)。本研究表明,公仔猪和母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21日龄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

3.4 胎次的影响

经产母猪所产仔猪个重比初产母猪大,可能是经产母猪在生理上更加成熟,可以提供更好的子宫环境和向胚胎传递更多的抗体[8]。一般情况下,母猪的繁殖高峰期在3~8胎,第1~2胎的繁殖能力较低,第8胎以后开始下降。Prasitkusol[9]报道,仔猪初生个重在第1~3胎逐渐升高,而从第4胎开始又逐渐下降。储明星等[10]研究发现,影响二脸花猪、大白猪及其杂交一代母猪生产力性状的因素中,胎次对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Yen 等[11]发现,胎次对 21 日龄仔猪平均体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蒋振华[12]报道,胎次显著影响断奶个体重(P<0.05)。李爱赟等[13]研究表明,初生个体重与胎龄(是否初产)、窝产活仔数有直接关系,8胎以后,初生个体重差异增大,弱仔明显增多。本研究发现,不同胎次初生重的数值接近,说明瑞典长白猪品系胎次不同对初生重几乎无影响,而21日龄重和断奶重在不同胎次之间的差异表现为极显著,第8胎是一个小转折点,是第1~12胎中的最小值,之后呈现递增趋势。

4 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年份、季节、性别和胎次对长白猪早期体重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这4个因素对初生重、21日龄重以及断奶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年份对初生重、21日龄重及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 (P<0.01)。季节对初生重以及21日龄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断奶重影响不显著(P>0.05)。公猪的初生重、21日龄重及断奶重均大于母猪。这一结果可以为今后的繁殖育种提供依据。在适温区,猪体维持生命所需的热能最少,猪生长的速度、饲料利用率及抗病力水平都很高,日常生产中,要随着气温变化调节棚内温度,避免因温度改变而影响生产。目前国内猪的繁殖育种中,胎次因素占较大比重,母猪生产到了一定产龄和生产胎数(如7胎次后),自身的各方面性能有所下降,所产仔猪体质较弱,应及时对母猪淘汰更新。

猜你喜欢
年份断奶日龄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特殊的一年
Hunter—Gatherers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