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琴汝瓷柴烧汝窑水仙盆赏析

2022-03-31 11:25韩琴韩露凡
理财·收藏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汝窑青釉水仙

韩琴 韩露凡

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天青色釉色,令人非常的喜爱。在目前保存的汝窑瓷器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了21件,数量非常多,其中宋代汝窑的水仙盆有4件。我们现在称其为水仙盆,但是有一些专家学者包括乾隆皇帝,都认为它是一种用来给猫盛食物的容器,也就是俗称的猫食盆。不管怎样,汝窑水仙盆仍然是宋代汝窑瓷器中非常经典的造型。

宋汝窑青瓷水仙盆,烧制于北宋时期,整个器形呈椭圆形,平底,侧壁为斜上敞口,底部突出一圈窄边,四角有四个云头状的底足。这件瓷器的底部,有六个细小的支钉,这是典型的支烧工艺。因此,这件汝窑天青釉水仙盆,通体布满了天青色的釉层,包括底足。现在这件宋汝窑青瓷水仙盆,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汝瓷精品,国之大器,既可用于水仙的培养,亦可作为装饰摆件,曾是徽宗的御用器皿,也是乾隆皇帝的最爱之一,世间无价的传世之宝。(图1、图2)

以器载道

韩琴汝瓷柴烧水仙盆(图3—图9)

此件水仙盆高6.9厘米,长23厘米,宽16.4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9.3厘米。器身呈椭圆形,侈口、深壁、平底,下接云头形四足。盆壁四周较薄,底足略厚,通体釉色匀润,棱角转折之处呈浅粉色泽。底有六个支钉痕,胎呈米黄色。水仙盆整器满布透明的天青釉,极为匀润,盆体的釉层厚重。釉面纯洁且开细片,纹线细小,盆口沿处的釉层因重力所致而薄于盆体,可以隐约见到胎体的色泽。平盆底稍稍凸出略含淡碧色积釉的窄边棱。口沿与盆底转角处釉薄,呈淡淡的粉色。四个底足为云头状,釉水“柔腻如脂”般层层均匀地堆积在底足处,玉质感极其强烈。

汝窑给人的印象是乍一看并不起眼,但长时间品味,则会被那份特别的历史沉淀與淡雅的含蓄之美深深吸引。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复仿柴烧技艺都困难重重,好的柴烧作品需要手艺人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且对于个人的技术能力要求都是极高的。陶瓷行业里有一句话叫“非大师,不柴烧”,既表达了匠人对柴烧技艺的敬畏,也从侧面反映出柴烧作品的难度与珍贵。

猜你喜欢
汝窑青釉水仙
化“腐朽”为神奇,这件汝瓷美吗?
浅谈宋瓷
水仙
玛瑙为釉 青瓷之首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我喜欢洋水仙
一期一会洋水仙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赵占水向南博捐赠珍贵汝窑碎瓷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