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真钧无双而孤独 凝百年技艺而创新

2022-03-31 11:25朱慧敏
理财·收藏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钧窑文龙钧瓷

朱慧敏

怀着对钧瓷艺术的敬畏之心,记者来到了位于郑州市天下收藏文化街负一楼的晋家钧瓷馆,与晋文龙的闲谈,让我忘记了来时的瑟瑟寒风,他对钧瓷的热情与坚守,深深地触动了我。

钧瓷事业三代传

晋文龙生于钧瓷世家,作为晋家钧窑第三代传承人之一,有着祖、父两代名家的激励和启示,他毫不焦躁,对钧瓷艺术更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朴实和沉稳。也难怪,晋文龙虽然年轻,但他却看过了烈火中的曙烟岚霞,体会了浮沉后的粉身碎骨,见证过蜕变后的瑰丽绚烂,仿佛烧制钧瓷过程中的所见所思,就是他在人间的磨砺淬炼。

晋文龙自幼年记事起,就随爷爷奶奶生活,他的祖父、“钧瓷泰斗”晋佩章弯腰拿起的一件件瓷器,伏案耕耘的一页页文稿,给他留下的印象生动而深刻,晋老先生用一生的精力为中国钧瓷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匠人精神影响着他的父亲晋晓瞳,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推动了现代钧窑柴烧工艺复兴的开篇,同时,这种精神力量也像一粒命运的种子,在幼小的晋文龙心里生根发芽。当一代人接过一代人的传承和信仰,此时的晋家,对钧瓷的执着与坚守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热爱了,更多的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对中国文化情怀的担当。爷爷与父亲经历的困难、挑战与成功,晋文龙看在眼里;晋家“做人厚道、不争、自强,做事踏实认真,敢于尝试,精益求精”的家训,晋文龙记在心里。伴随着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他成长求学,大学毕业就回到晋家,沉浸在泥胎、釉料交织的钧瓷梦之中。

火中涅槃求發展

“道在我心,一以贯之,以人为本。”晋文龙认为,“好的钧瓷艺术品都会有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仅源于创作者的意图,也离不开工艺技术的支撑,更是基于社会审美的脉搏。应当能够体现出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审美与功能的平衡、装饰与釉彩的平衡、技术与思想的平衡,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器物的和谐。”匠人要有匠人精神,即把理想化的创作目标不留遗憾、完整地呈现,让技术更精确,让思想更沉淀,但是匠人精神并不代表固守,它与创新并不冲突。由此可见,爷爷与父亲的成就并不是晋文龙的“天花板”,而是滋养他钧瓷梦的“大地”。

晋文龙在大学期间,就拜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志钧为老师,在刘志钧老师的耳提面命之下学习设计基础,刚毕业其作品《福美瓶》就获得了2013年“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展”二等奖,作为钧瓷界的新锐,他丝毫不掩盖自己的锋芒,往后几年间,他获得了30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大奖,并创新出“快速炉钧烧制技法”,即能在2小时内完成炉钧的升温、转火、停火,并有效提升成品率,这项技术如今可是晋家钧窑的“独门绝技”。虽然深得祖父和父亲的真传,但晋文龙不想闭门造车,2019年,不故步自封的他又拜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陶艺家杨志博士为师,学习创新陶艺技法。2021年,其作品《如意海棠壶》获得了“许昌市文创大赛”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当选该年度“许昌礼物”。晋文龙说:“经典器物的原型多数是满足礼制需求的礼器,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以往代表晋钧风格的《太平尊》等造型,就是对古代经典造型的微调,以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更好地呈现钧釉效果,而这件《如意海棠壶》运用了这种创作思维,其原型来源于宋钧《海棠盆》,我加入了一些现代设计手法,延续了宋瓷典型的简约与凝练,让它更具人文气息。”

晋文龙有着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做奠基,有着祖辈父辈们的技艺做支撑,在此基础上,他又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对于晋家钧窑的发展,他有着自己的思路:“钧瓷艺术事业于晋家是责任,是担当,并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除了发扬爷爷的精神,在制瓷技术上,我想精进拉坯、上釉、烧制等每一个阶段的技术水平,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在艺术设计上,想更多地结合现代工艺设计并融入传统文化,总之就是想做出一点点的贡献,在振兴钧瓷艺术之路上迈出一小步。”

守护初心谋共赢

年轻的晋文龙虽然沉稳,但他并不是一个只会闷头做手艺的工人,他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吸收着最先进的文化养分,不同于祖辈,他除了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还肩负着发扬晋家钧瓷的重任。

数字化的社会成就了直播带货,当记者问他,是否也准备成立自己的直播团队时,他浅浅一笑说:“对于线上销售的合作,我持开放态度,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产业特点,与景德镇产业细致化的专业分工不同,在钧窑产区往往每个企业都要包揽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环节,做好瓷器已是不易,我想专心做好钧瓷,作为一个优质钧瓷的供应商,与志同道合的人融合、合作、共享、共赢。”

以诚信立足,以作品传承,是匠心制瓷人,也是开放包容的新一代,晋文龙和他所在的晋家钧窑担当远不止此,拳拳之心践于行,一直以来,晋家钧窑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企业积极捐赠;2016年为抗战老兵提供公益捐赠,同年参与实施对口包村扶贫,并连续十余年参与公益性助学活动;在郑州“7·20”特大洪水灾害发生的时候,不仅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赠1万元,又联合对方义卖10万元捐赠给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

燃烧的窑变艺术撑起了晋家钧瓷的世代传承与绵延不息,晋文龙的成长就如同“火中涅槃,窑变万千”。但若没有孤寂的潜心钻研,就不会出现蜕变后的姹紫嫣红;若没有洗尽铅华,就不会返璞超脱。晋文龙擅长炉钧烧制技艺、数字化造型设计,对中国传统的器皿文化、造型装饰有一定的研究,其作品釉质莹润,色彩灵变,沉稳而不失华丽,颇具时代气息。他说:“因为热爱钧瓷艺术,也因为它在我的命运里像根一样,我会努力地迎风向阳,与它一起生长。”

猜你喜欢
钧窑文龙钧瓷
郭文龙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咏莲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仙逝的“文龙”你在天堂还好吗?
文龙 你在天堂还好吗?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