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地区单采献血者流失原因分析及回召策略

2022-04-01 01:46马立仙
广州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血献血者血小板

田 洁 马立仙

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科(银川 750000)

近年来,由于医保、新农合、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临床单采血小板用量快速增长[1]。由于单采血小板采集时间长,且血液需要多次回输,很多人对其安全性仍有疑虑,因此单采血小板的捐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期间还会有部分复次献血者由于各种原因退出单采献血队伍,这给相关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固定献血者是临床用血的有力保障,保留一位老献血者比招募一位新献血者更具成本效益[2]。建立单采献血者回访制度可以有效的保留其成为固定献血者[3],同时了解单采献血者退出队伍的原因,探讨回召策略,稳固单采队伍,更好更安全的保障临床用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银川地区末次献血时间在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1 498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已排除超龄、实验室永久淘汰、Rh阴性者)逐个致电回访,并记录流失原因及回召情况。

1.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组间变量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1 498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基本信息及回召情况

成功召回355人(捐献血小板153人,全血202人),占比23.7%,和未召回组比较,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民族、职业、文化程度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8~24岁人群、汉族、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研究生及以上人群回召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文化程度降低,回召成功率下降(见表1)。

表1 1498名流失单采献血者基本信息及回召情况 n(%)

表2 未召回的流失原因

2.2 未召回的流失原因

工作繁忙占比最大,其次为在外地、身体原因或年龄偏大、亲友献血者(家属献血后患者优先用血)、失联、学生毕业、对献血有误解以及停车不便(见表2)。

3 讨 论

在当前临床单采血小板用量急剧增长的形势下,稳固单采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复次单采献血者更为忠诚,所以及时召回流失的献血者比招募新献血者更重要[4]。本研究对近两年捐献血小板频次下降或已退出单采队伍的人群逐一进行电话回召,分析人群特点和流失原因,总结回召策略,最大限度促进单采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

通过回召,有23.7%的献血者已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或全血,在有效的沟通中献血者重新建立献血信心。暂时只捐献全血的人群,是因不能接受单采血小板捐献过程中出现的枸橼酸盐反应及身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成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和体质等相关[5],对于女性、低体重等易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应加强护理[6];对既往有枸橼酸盐反应史的人群应尽可能提前补充钙剂,并调整合适的采集和回输速度,让献血者有更满意的献血体验。有研究显示[7],只献过1~2次全血的献血者最容易被动员捐献血小板,而捐献全血频次高者动员转变捐献血小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于只献过1- 2次全血的初次单采人群,应做好枸橼酸盐反应的预防及单采过程的解释工作[8],从而成为固定单采献血者。同时做好献血后跟进服务,使更多的流失献血者逐渐回归单采队伍。

研究显示,18~24岁人群回召成功率最高,原因为这部分人群对献血顾虑少,社会责任感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闻较多献血负面报道,担心献血有损健康等,影响了献血的积极性,回召效果差。对于年龄偏大者,应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后确定是否适宜再次召回,尽管有些国家不规定年龄上限[9],但我国献血仍以60周岁为上限年龄。李永花等人[10]的研究结果显示,关于献血的负面舆论中,献血危害健康占75%,怀疑献血制度占11%,这使市民对献血的认知有较大影响,也暴露了无偿献血正面形象的宣传推广工作不足:推广途径不够灵活、推广深度和覆盖面及持续性远远不足。针对该问题,采供血机构应及时关注负面信息,必要时在公开场合作出回应,传播正能量,增强市民对无偿献血知识了解的程度,提高人们对献血社会行为的认知。汉族回召成功率高,少数民族回召效果不佳,可能和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关。国家企事业单位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回召成功率高,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回召成功率下降。原因为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变动小、居所相对固定、在本地容易召回;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献血负面信息分辨能力较高,献血行为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这部分人群对献血服务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应提高服务质量,保留已召回的献血者,并针对无业人群和文化程度较低者,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

未回召成功的流失原因中,工作繁忙占比最大(27.6%),对于这部分人群应详细了解献血者适宜献血的时间以及喜欢的提醒方式(微信、短信、致电等),对于太忙忘记献血的,短期内再次回召。同时,我们应积极为献血者提供便利条件[11],尽量缩短总献血时间,并建立定期献血提醒机制[12]。其余原因为在外地(19.6%)、身体原因(16.6%)、亲友献血者(14.1%)、失联(13.2%)、学生毕业(4%)、对献血有误解(2.5%)、停车不便(2.4%)。未回召成功的人群中,有19.6%的献血者不在本地,包括高频次的获奖献血者,赵玉伟等人研究显示[13],曾获奖献血者流失的原因以非本市户籍居多,提示外地户籍对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在外地人群,除了做好登记外,应告知其我们的联系方式,以便回来后预约捐献。16.6%的献血者由于身体原因不再献血,对于患病者应备注具体疾病,以便再次选择最佳招募时间。亲友献血者的献血目的是优先用血和报销血费,对献血知识了解甚少,在患者病愈或病故以及用血不紧缺时,基本不会再来捐献。有13.2%的人群处于失联状态,因此,应对献血者强调电话号码的重要性,也可让其加入微信群,保持与献血者的联系[14],加强献血后续服务的延伸[15]。有4%为毕业学生群体,毕业后外地户籍的学生大部分都未留在本市,因此,应大致了解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对于可能继续留在本市的学生做好登记,以便回召。2.5%的献血者由于献血体验不好、听闻负面信息等对自愿无偿献血有误解,因此,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容忽视。优质的服务可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焦虑情绪,提升满意度[16]。2.4%的献血者由于停车不便减少了献血频次,甚至不再来献血,因此,应提升献血服务理念,尽可能解决献血者停车问题,体现对献血者的关爱,减少献血者流失。

另外,激励是任何事物获得成功的一种有效措施[17-18],对于无偿献血,体现在血费报销政策的优惠、荣誉的获得、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物质奖励等。因此,应重视宣传血费报销政策,定期表彰献血模范。通过网络媒体报道,提升献血者的荣誉感,同时,也要重视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献血的积极性。

从社会营销角度看,发展1位新客户的成本是保留老客户的5倍,而流失1位老客户的损失,只有争取10位新客户才能弥补[19]。综上所述,应提升服务理念,结合单采献血工作需要,不断优化、细化单采献血服务,让工作更加人性化[20],加大献血正面形象的宣传,工作中不断创新,使采供血机构与献血者建立密切关系,提升献血者的个人价值和参与成就感[21],从而保留献血者,稳固单采队伍。

猜你喜欢
全血献血者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