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2022-04-02 23:18于群庆
成功营销 2022年1期

作者简介:于群庆,(1966.10-),山东省莱州市,大学本科,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空前繁荣,同时对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续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劳动就业人员切身利益,那么就应该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实施有效的对策,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和对劳动者的保护。本文首先针对社会保险关系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并且针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影响因素进行论述,最后提出正确的解决策略,包括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工作、不断进行计发办法的改进以及适当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旨在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社保关系转移工作,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工作

引言:在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保险能够很好地帮助劳动者实现自身的多种保障,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各个区域人才的交流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当下,更加需要众多的劳动力进行不同区域的流动和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而社会保险关系在转移和接续工作中会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影响劳动者的流动,这样会造成更多的社会发展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1 社会保险关系概述

社会保险指的是针对社会上的劳动者进行一定的保护工作,能够针对其进行每个月的社会保险缴纳工作,同时也需要企业拿一部分,从而形成社会保险基金,为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工伤问题进行报销,还会针对劳动者的就医、失业等方面予以补偿。除此之外,当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还可以对其进行每个月的社保基金发放,从而能够帮助其度过晚年。此种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强调劳动者在此中既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也能够享受其中的权益,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国家针对社会保险问题进行强制实施,需要劳动者和单位共同承担,这样才能够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让劳动者能够在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无后顾之忧,同时也能够有效实现社会的稳定。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日常生活保障的最有效的政策之一,可以更好地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1997年开始建立,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统账结合工作。养老保险制度也是部分积累制度的有效体現,能够发现其制度的优点,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的保障,维护社会安全。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保障社会保险的缴纳具有连续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劳动者提供相关的服务和保障。因此,需要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实施。社会保险关系指的是整个社会保险的属性和表现情况,是社会保险中的一部分。在社会保险工作制度中,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法律权益,同时也具有缴费的义务,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自身权益和义务的有效结合。社会保险计划中的当事人指的是参保人、受益人以及经办人,参与社会保险中的人物都属于当事人之一。本文主要是针对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所具有的权益和义务进行关系分析。而政府部门主要能够更好地帮助参保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终止、转移和接续等诸多操作,从而有效进行社会保险管理[1]。

2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分析

2.1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情况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经历了几十个年头,从1951年开始,在《劳动保险条例》中进行社会保险制度的介绍,从而代表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能更好地根据相关条例内容去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的实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定的筹资工作,从而有效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在日后的社会保险工作的实施中,社会保险制度的相关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利用社会保险制度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进行统账结合的方式去进行养老保险工作的试水。而且在1993年提出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主要是由参保人和单位进行共同承担,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能够为参保人带来更多的保障。而且要求养老保险与职工的个人账户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实施。我国还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形成部分累积模式,虽然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劳动者在进行跨区域流动时,在社会保险的转移和接续工作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需要进行一定的政策调整。2005年,我国又针对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一定的调整,需要进行个人账户的坐实,同时也能够进行养老保险工作的全面覆盖。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可以更好地提高养老金待遇,为劳动者带来更多的社会保障。总之,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一直在不断优化与改革,从而能够为参保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问题的完善,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2]。

2.2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时,主要是针对城镇中的就业人员进行参保工作,需要保证社会保险关系与职工所具有的劳动关系相同。当职工出现工作调动时,那么就能够实现社会保险的转移和接续工作。虽然社会的不断发展,参保人员的构成结构越来越复杂,不能够单纯地从劳动关系中进行体现,而日常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问题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善。

2.2.1 跨地区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样会导致社会保险需要进行一定的转移和接续情况的发生。而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通过部分积累制来进行实施的,那么当劳动者出现不同区域的流动后,会造成社会保险出现中断的问题,不利于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实施。因为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比较统一,缴费率和缴纳最低年限等诸多内容都需要统一,但是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操作性内容进行统一。比如个人在进行缴费和相应的待遇问题中,所面临的情况具有不同。每个区域内的社会保险资金比较独立,而且不同地区的基金系统都比较独立,在进行社会保险的转移和续接中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且需要根据相关的制度进行最低养老金的差额补交工作,如果参保人没有进行补交,那么就应该由不同地方的政府部门进行兜底,会给当地财政造成压力(此部分描述的内容,如果参保人没有进行补交,不存在政府兜底的情况,是否与我地实际不符)。因此,在进行保险关系转移时,很多地区政府部门积极性不强,不愿去办理。在这种情形下,只有通过顶层设计,并考虑到地区差异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实行统一的社保转移制度办法,比如要求在转移前,需要在原参保地进行补缴、补差等完成后,才能够办理相关转移接续手续。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保转移的实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2.2 不同制度接续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配合国企改革工作而发展,主要是通过渐进式的方式去进行实施,这样会导致出现路径依赖的问题。例如我国在进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时,要求与相应的单位退休制度进行挂钩,这样才能够有效进行相应利益的获取。但是个人的工资待遇比较大,每个人所具有的流动性也不确定,具有非常大的困难。而且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很多问题,许多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而且每个地方政府所具有的制度具有很大的差异。而农民工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很多保险关系与户籍进行关联,这样会对人员流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农民工数量比较大,在进行社会保险转移工作中会具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很难进行实现。那么就会出现退保的问题,引起不良的后果。

3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影响因素

3.1 地方政府“博弈”

在现在的社会保险制度中,每个人的社保账户中都会进行一定的基金累计工作。我国从2001年开始进行部分地区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试验,个人账户能够进行转移的工作。但是在进行统筹账户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现收现付制度,所有的账户金额都用于进行退休养老金的支付工作,现在的缴费工作只是获得了一份为未来养老金领域的权益,但是与具体的金额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根据当地员工岗位的平均工资进行确定,与参保人的贡献大小没有关系。而且在进行社保转移时,只是针对个人账户进行转移,但是会出现不同地区制度不对等的问题。对于迁出地来说,当参保人出现社会保险转移时,那么他的参保资金都留在了當地,可以为当地做贡献。而对于迁入地来讲,当地政府不愿意进行接受,因为参保人没有对当地的养老工作做出贡献,但是却需要当地政府来进行养老责任的承担。因此,很多地区都不愿意进行此部分资金的承担。每个地区的政府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那么就会导致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进行顺利转入,这样会导致参保人员出现退保的问题。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参保人只能针对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进行取出,无法获得全部利益。因此,主要是因为参保人员的贡献和利益无法进行具体处理,这样会导致出现了很大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难度,也会让参保人受到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3.2 参保人的“道德风险”

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险工作时所使用的制度是十分统一的,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却具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因为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经济水平不同,那么所承担的养老负担也会不同,在具体的缴费工作中所需要缴纳的数额也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养老待遇也具有非常大的差距。根据这一情况能够发现社会退休人员会产生一定的道德问题,会转移到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进行养老,这样他所能够得到的养老金待遇会变得更高。基础养老金主要是根据退休地上一年按社会平均工资总数与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进行数额的确定,这样才能够进行养老资金的发放。因此,能够看到很多人员临退休前会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工作,并且进行社会保险手续的转移,这样就会领到更多的资金,会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操作,那么就会导致当地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同时也会导致当地政府具有新的政策出台,这样会带来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阻止参保人员的社会流动。

3.3 财务原因分析

除了政府利益方面的原因之外,还与财务因素具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政府在进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时,主要是采用模糊的方法进行实施,想要更好地进行债务的消化。其中的债务主要包括养老和转轨两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保险问题的说明,应该进行养老制度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很多学者在进行转轨成本的计算中所具有的认知比较模糊,无法进行有效地计算,这样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虽然政府部门也采用了很多办法试图去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最后的债务问题会由中央财政部门兜底,这样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负担[3]。

4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策略

4.1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共同进行困难的克制,这样才能够进行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好地进行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规划,因为社会保险的转移会导致利益出现变化,这样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压力。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保险的转移和续接,那么就应该解决养老责任的认定问题。这就需要全国进行统筹规划,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统筹层次程度越高,所造成的压力越小,那么社会保险转移的问题也就能够应刃而解。我国需要进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的加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养老问题的解决。

4.2 不断进行计发办法的改进

若是在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解决,那么就应该进行一定的计发办法的改进工作。需要进行养老保险权益的分段计算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对相应的机制约束,可以更好地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养老保险关系的确认,这样才可以让参保人在不同阶段的经济付出得到承认,并通过劳动者退休之后来进行待遇的体现。还需要进行社会保险权益结算机制的构建,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结算机制的运用,并与当地财政支付相挂钩。因为不同地区所具有的养老金待遇不同,那么就会导致劳动者向高发展的地区流动,需要在具体的制度完善中进行此方面内容的考量。还应该更好地进行各方面养老责任的确定,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因为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具有一定的经济竞争关系,那么就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政府合作,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不同地区之间出现的利益问题,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化和续接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自身的权益,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稳定。特别是对于社会保险参与的新人来说,可以给他们开放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续接通道,这样所带来的影响不大。还应该加强社会保险关系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针对社会保险登记、缴费等环节进行认真管理,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程序,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保险的科学发展。

4.3 适当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21世纪初就开始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存储工作,目前已经积累资金高达2万亿。在出现地方储备消化转轨成本比较大时,可以临时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启用,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防止出现社会保险转移接续不畅的问题出现[4]。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进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包括跨区域保险关系转移和续接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不同制度方面的续接问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财政支出压力原因,让此项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需要提升统筹层次,进行全国社会保险的统筹工作;还需要进行制度改进,采取更科学的待遇计发办法,从而简化社保转移的繁琐流程,助力劳动力的流动和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晓晶. 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 李茜.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 李宁. 社会保险关系跨统筹转移接续研究[D].天津大学,2013.

[4] 王书娜.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2.

[5] 魏丽娜. 流动就业人员跨地区转移接续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2.

[6] 殷志芳.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7] 杨风寿. 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01):50-54.

[8] 刘彦忠,王之云,张继春.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08,(0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