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及创新策略

2022-04-02 23:18侯鹏鹏
成功营销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

作者简介:侯鹏鹏,(1985-),女,中国山东济宁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一个企业开展资产管理的难题,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耗时较长,整体的管理难度较大,其本身在管理上的问题就已经很多了。再加之,现如今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现有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迎合时代的变化,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相关工作的维系很难比照企业发展的方针,达到与企业共同进退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希望根据一些现实问题展开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提出一系列创新的策略,给相关从业者和有关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一些有力意见和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创新策略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经营、创造和生产的重要资产,是企业决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方向的根本,它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固定资产具有着回收资金慢、周期长的使用特征,在管理起来涉及到方方面面,想要系统全面的管理,拥有较大的困难。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固定资产维系成为了企业能够正常运作和不断向上发展的关键,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也应当迎合企业的经营战略产生变化。我们应当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的管理形式,找到创新的办法,使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抢占先机。

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

传统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越来越需要依靠新时代的企业管理方针,展开一定的变化,从而维系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使固定资产管理不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阻碍。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可以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应当首先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从而更好的完成创新和相关对策的分析与创造过程。

1.1 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大多是由于企业自身无法意识到管理重要性,从而导致在开展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时,相关管理意识不足、监管不到位,最终的管理效果则大打折扣,无法达到企业日常经营的要求。

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业务管理之中,从而使固定资产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一栏数字,而要根据实际的经营状况,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损坏等问题的处理,避免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出现过多的漏洞,而影响到管理的效果。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支持相关工序的展开,资金丢失问题过于严重。企业在进行人事变动时,很容易导致资产漏记情况的发生。而工作人员在交接业务的过程当中,不专业的处理行为,也会使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际的资产产生出入。

这都是由于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而导致固定资产容易出现疏,忽造成企业的实际经济损失。另外,资产消耗问题过于严重,企业的员工在利用相关设备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对流程并不清楚,而没有专业的操作状态,使得企业的相关设备损耗问题过于严重,极大的折损了使用寿命,而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另外,对于一些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在处理时也并不专业,没有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定期的操作,从而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损失。

最后,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当中的落实程度不够,导致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而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过于老套,而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形式相提并论。长此以往,则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导致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适用的问题较为严重。

1.3 审核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在新建办公大楼的过程当中,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相关建筑费用支出并没有进行固定资产入账,导致账面存在各种差异与实际情况不符,而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的总体资产核算。这样的情况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屡见不鲜。

一些企业在进行资产折旧时,也没有按照标准流程和会计的准则进行折旧的过程,随意处理的行为导致资产折旧的数据容易失去准确性,最终也会影响到固定资产实际數据以及国家的税收。企业如果在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中处理不当,也会使得相关数据失去了准确性,导致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

2 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策略

通过研究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上的现状,了解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各种漏洞,能够更好的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想到具备创新性的策略。

使得固定资产这一本就具备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特征的资产管理形式能够通过创新管理办法的方式达到管理效率的提升。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使企业的生产效益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

2.1 规范企业资产安全意识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规范资产安全的意识,能够有效的杜绝各种负面情况。比如,对企业的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检修,安排检修的策略,使得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的状态。

降低贵重设备的风险系数,制定出具备针对性的保养计划,开展保养任务时也应当指派专业的人员来完成日常的维护工作。降低由于人工因素而给机械设备带来的损失,尽可能的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由于置办贵重设备而带来的固定资产支出。降低企业固定资产的损耗量,使企业能够得到长远发展,拥有资产安全意识。

2.2 健全企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一项制度都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切实的融入到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当中。使得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达到积极推进企业发展以及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磨合中,帮助企业尽快利用管理制度完成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内容。

比如,当完成某一项采购的任务时,就应当对相关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记录,通过盘点,达到及时入账、确保账面信息的目的,确保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相关数据拥有高度的准确性。从而使企业的资产管理过程能够拥有及时性、准确性、专业性的特征,帮助企业管理库存原材料,避免资金的浪费,影响企业的发展过程。

使得企业避免重复购买等资金堆积的情况,并且使得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规定资产管理混乱的现象得到遏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1]。

2.3 科学合理的利用固定资产

为了能够使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将资金投入到更具关键性的环节中,企业应当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方针,达到科学合理使用固定资产的目的。

企业的设备管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总体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那么在进行机器设备的采购时,应当了解生产的需求,对设备的各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

包括使用年限、机械型号、功能效应等等。而对于损坏设备的维修和报废处理也应当进行及时的登记。在专业管理人员的操作之下,完成机械的日常维修工作,避免机械设备的提前报废或者购入不符合规定的机械设备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再者,相关企业应当注意机械设备的革新和换代,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之下,倘若企业的机械设备能够达到最优化,就能带来生产效益的提升,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将固定资产投入到企业的机械设备当中,也能够保证将资金直接投入到最关键的部分中,而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2.4 规范固定资产的维护与利用

企业想要达到规范固定资产的维护和利用的目标,需要制定专业的管理策略和监督体制,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第一,应当合理的管理固定资产,对于企业庞大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要按照企业的管理形式进行量化的处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处理相关信息时效率过于低下,而庞大的信息在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容易导致各种疏忽而产生变动和忽略的情况。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形式,引用信息管理技术,从而提升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能够尽可能的达到信息全面处理的目的,避免信息的遗漏和产生出入。企业应当提供更具准确性的财务数据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达到提升利用率的目的。

第二,企业应当成立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意在对固定资产進行具备针对性的管理过程。企业通过成立管理部门,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拥有正确的管理方针,使企业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继而划分员工的职能范围,细化管理的工作内容。使每一项工作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出现问题时,也可以直接追究专人的责任。通过制定固定资产的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完成各项操作,同时配备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进行监督,使得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

第三,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核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进行定期的业务核查,做好有关数据的登记工作。并且与上一次的记录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出入,则及时找到原因,和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达到数据的更新和及时修改。最终,使得账面能够尽可能的清楚、详尽,且与实际的情况一致。再将核查之后的报表上传给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达到提高对固定资产定期核查效率的目的[2]。

通过强化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环节,使得固定资产在科学化的控制阶段能够达到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入和相关制度的充分落实。在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时,可以利用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系统,如ERP系统等等,从而提升对于数据清查的能力。

再对固定资产进行命名时,可以根据固定资产使用的分类、作用等情况进行详细划分,比如按照名称、规格、型号、性能、估计费用等等进行储存和划分。

在查询时,也可以按照分类及时调出,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企业的领导层应当细化财务部门的职能和分支,比如成立财务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等,并按照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机构的工作方针,展开日常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

该机构需要制定出固定资产在维护保养方面的具体计划和分阶段落实的目标和制度规定,要求相关部门配合该机构完成分阶段的资产管理任务。对各自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及时上报到机构中进行统一的记录和管理。而且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养护等结果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数据能够与实际情况一致。

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生产使用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机构应当经常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一年要完成两次以上的清查工作,从而巩固资产管理的明细,使固定资产的盘点能够尽可能的精细化,必要时要建立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

核实账面上的数据信息,对丢失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核查,找到具体原因并展开分析。要及时更新有关的数据内容,确保所有账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清查所有数据,达到对固定资产全面管理的目的,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过程。

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任务的过程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效能和价值,也能够基于现实情况,做出创新策略上的调整,实现将固定资产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目的[3]。

2.5 注重企业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

任何涉及到管理业务的工作范畴,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意味着能够将所有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且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在进步,社会和科学技术也都在进步着,企业为了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使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不会将企业淘汰,就应当将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迎合创新和变革的策略,提升对人才的管控效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够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会被时代淘汰。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技术融入度,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能够更加的高效和快捷化。

并且在集团内部开展员工的定期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管理人员拥有正确的资产管理价值观,并且具备资产管理的能力。

可以基于创新的原则,达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目标。使固定资产的每一笔款项都能够落到实处,且相关数据的核对可以尽可能的精细,账面也能够保持准确和一致,体现出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

2.6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与使用的考核制度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巩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考核的相关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在多次的检查当中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形式。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的购买评审制度,使得相关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固定资产的经济效果、投资金额和可行性进行预测。在财务支出时,也能够按照程序来决定固定资产的购买能否得到应允。

另外,通过建立固定资产购买审批制度,能够按照审批的程序和相关的资料做好核查工作,使得制度之下的固定资产审批过程能够尽可能的科学和专业化。

在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和专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决定采购时的考量方式,从选择的性能、发标、招标、验收入库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使得资金在筹集、交付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管理的方针完成业务过程。

通过建立财务核算管理制度,来规定固定资产的核算形式,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核算的次数,达到提高核算效率的目的。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应当按照清理和清查的核算明细来完成核对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度。

通过有关的考核指标进行赏罚分明的考核过程,从而决定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的考核形式,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嘉奖,提高员工工作的整体效率[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时,对于相关产业的维护和利用率不高,经常容易出现账面数据遗漏、与真实情况不符的现象[5]。为了解决现实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应当健全企业资产管理的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能够尽可能的专业化、全面化。

相关从业者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固定资产,最终达到固定资产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而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真正的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变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侯晓莉 . 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財经界 ( 学术版 ),2019(04):31-32.

[2] 于洪 . 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02):197-198.

[3] 白莹 . 试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7(20):109.

[4] 李金莉. "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经济管理 :00108-00109.

[5] 张岩. "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及创新策略." 环球市场 000.006(2018):P.36-37.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
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策略分析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
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