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改变山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2022-04-06 14:02李忠顺
云南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畜牧畜牧业畜禽

李忠顺

(南涧县拥翠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南涧 675704)

云南山区虽然大多数以种植业为主,但从农业比重来说,畜牧产业能够更高效地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但当前畜牧业发展因重大动物疫情肆虐、群众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管理粗放、饲源紧缺等影响,致使山区畜牧业一直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做好山区养殖规划,引进推广优良的畜禽品种,提高农副产品饲料利用率,加强养殖人员技术培训,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山区畜禽养殖产业的措施,是增强山区畜牧产业发展后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创山区畜牧产业共养、共赢、共发展的新格局。

一、山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当前云南省山区畜牧养殖业具有“小、散、低、弱”的典型特点,即养殖规模小,散养为主,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产能弱。加之受疾病影响较大,山区养殖管理较为粗放,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养殖。半经营性养殖模式产出少、经济效益低。养殖技术落后,投入量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生产水平低,抗灾害能力弱。山区土地可耕种面积少,粮食产量低,余粮、饲料相对较少,农业副产品(秸秆、豆渣等)利用率低,循环农业利用意识欠缺,极大程度限制了猪、牛、羊等的养殖规模,同时还加大了养殖成本。山区交通不便,导致饲料采运难,养殖成品外运难,农户存在想养不敢养的现象。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而言较低,畜产品就地销售渠道窄且销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区畜禽养殖的发展。农村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工作,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绝大部分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防疫意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意识淡薄、养殖技术有限、新思想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当前高级养殖技术指导人员相对缺乏,一些相关技能培训多流于形式,难以提升山区养殖技术水平。在养殖过程中大多按照固有的养殖模式饲养,科学化、合理化水平低,投入大产出少,致使农户养殖意愿不高。农户对疾病防控意识较淡薄,畜禽生病大多用土办法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最后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二、采取适宜措施发展山区畜牧业

(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

在今后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同时做好山区养殖发展规划调整工作,不断完善区域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山区养殖需要对养殖场地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畜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为进一步节省养殖资金及土地投入,依托山区地理优势,养殖圈舍可依山而建,利用斜坡优势搭建羊、鸡、鸭、鹅等“地搭楼”式的圈舍;利用农村闲置“晒场”来搭建猪、牛等圈舍。根据农村闲置房可利用的特点,以“集体+个人”模式,因需制宜,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将农村闲置烤房作为饲料仓库和袋装青贮饲料存放点,把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有效推动山区畜牧业发展。

(二)推广良种,完善繁育体系

将“引、育、繁、推”进行有效结合,在政府扶持下,通过市场运作,以企业为主体对优良的畜禽品种进行引进推广。政府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以畜禽高代次种场建设工作为重点支持项目,同时做好其一级、二级繁育场的配套建设工作。对优良品种进行大力引进,结合本地生态环境及实际资源特点培育或引进适宜的优良畜禽品种。

(三)转变思路,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

提高农副产品饲料利用率,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山区地广草多,有大量的草坡、荒山可以为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提供天然的牧草资源,为种植黑麦草、三叶草、苜蓿草、皇竹草等优质牧草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农村还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如豆渣、粉渣、酒糟、油饼、秸秆、玉米秆等,都是可利用的饲料资源,豆渣、粉渣、酒糟、油饼可以直接用来饲喂,玉米秆、秸秆可以氨化处理后作为青贮饲料进行饲喂,有效降低山区畜牧养殖成本,使农户获取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解决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多管齐下,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山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山区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应走上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长效管理机制。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广大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中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疫病防控知识,认清动物疫病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性。

2.发展基层防疫队伍,筑牢健康养殖防线。不断提高基层防疫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支能吃苦、懂技术、不畏困难的专业防疫队伍,实现防疫队伍不断年轻化、技能化。

3.做好疫病监测工作。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防疫队伍在动物疫病监测上的作用,做到日常监测和监督抽检相结合、病原学监测和抗体监测相结合,及时全面掌握各片区动物疫病的流行动态,做到对动物疫病防控有前瞻性,提前做好有效部署,如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

4.疫病防控管理制度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和奖优罚劣的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动物防疫工作由各级政府负责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对动物疫病防控有充分的认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免疫预防工作,将防疫经费、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经费和防疫人员报酬等纳入政府日常管理范畴。

5.完善考核管理办法。相关管理部门应落实乡(镇、街道)动物防控考核管理规定,制定各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各乡(镇、街道)要出台相应的防疫服务机构考核制度,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奖优罚劣,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监管部门要制订一套针对养殖场(户)的长效管理办法,督促养殖场(户)落实动物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动物防控工作始终达到科学化和制度化。养殖场(户)应依法按规定程序如实上报重大动物疫情,兽医主管部门对每一起动物疫情都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依法处置,严防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

(五)加强养殖人员技术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培养造就懂技术、会养殖的高素质农民,是发展乡村养殖产业的迫切需要。

1.定期开展培训。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积极引导标准化养殖场(户)、养殖培训机构等为山区养殖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形成政府推动、政企配合的养殖培训模式。结合山区畜牧特点和养殖技术要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山区养殖人员的职业素质。

2.搭建交流平台。按照养殖规模分片区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通过不断变换讨论主题和环境,使养殖户之间增进沟通,相互了解,促使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充分暴露出来。对于养殖户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盘考虑,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相应的预测。

3.养殖资源共享。养殖户通过建立微信群、视频直播等方式接受相关养殖信息,传递养殖经验。通过信息共享,让养殖户更快捷、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养殖知识,提高养殖水平,互相提供供需渠道。

(六)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山区畜禽养殖

将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基础,对信贷支持以及财政贴息等各种手段进行综合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着力打造畜禽标杆企业,使畜禽产业逐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现有的基地建设基础之上,做好新建、改建以及扩建工作,使龙头企业得以做大做强,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进行“传、帮、带”,帮助山区养殖户规范饲养方式,发展壮大养殖规模,实现增收增效。创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的以统分结合为基础的经营机制,对寄养、托养以及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进行大力推广,实现利益共享,在帮助农户增收的同时提高企业效益,使山区畜禽养殖产业得以全面发展。对养殖户做好标准化养殖以及防疫技术的培训工作,使养殖户逐渐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

农村土鸡林下饲养

三、发展山区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广大山区畜牧产业发展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点之一。山区产业要兴旺,重点在农业,山区农业要发展,主要在畜牧。近年来,畜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畜牧业作为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等对当地农户特别是依靠畜牧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产生较大的影响,难以实现农民增收。养殖管理粗放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藏着较大的公共卫生风险。畜牧养殖风险高让大多山区农民望而却步,转而选择外出打工,农村留守人员两极化,从事养殖的人员多数是年龄较大被迫留下来的。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做不到无害化处理,影响美丽乡村的建设。

作为农民增收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具备发展优势。一是辐射广、效益高。二是可以吸纳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让年轻人回乡创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与治理。三是可以优化秸秆、豆渣、麸皮、饼粕等农副产品的使用,进而减轻后续处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保压力。四是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可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有利于农作物、果蔬、苗木的生长,形成循环农业模式。五是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提供质量安全的畜产品,带动兽药、饲料等行业稳定发展。

四、结 语

当前山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牢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道路,让山区畜牧产业为乡村振兴助力。

猜你喜欢
畜牧畜牧业畜禽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碳中和目标下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辽宁省畜牧良种生猪补贴资金2420万元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
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畜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