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新内涵、建设困境与破解路径

2022-04-07 10:30董慧邱小健欧阳小宇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课程

董慧 邱小健 欧阳小宇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职业院校必须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加快劳动课程的建设。[1]这表明劳动教育课程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实际载体,教育活动是课程的具体表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更加注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然成为技术技工人才的培养基地,劳动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强调,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的场所。鉴于此,厘清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系统思考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困境以及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破解路径成为关键一环。

一、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新内涵

(一)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要旨

劳动教育及其课程并不是新事物,而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已出现的概念。纵观历史发展,学界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是纷繁复杂的。[3]《辞海》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情感、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的一种复杂的教育活动,将其看作是德育内容之一。[4]有研究认为,劳动教育是为了劳动(者)、关于劳动以及在劳动中进行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5]此外,还有研究强调,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为目的的教育活动。[6]综上可知,劳动教育具有两大指向,一是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培养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同样,学术界对课程的界定依旧是繁杂的,简言之,包括“计划说”“科目说”等类。本研究依据《辞海》中的释义,将课程看作为教学科目。[7]鉴于此,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定义为:职业院校中一门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为目的,并使院校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技术和劳动素养的教学科目,其表现形态为实践活动。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坚信劳动可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奋斗出来的,进而使学生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体认,避免出现好逸恶劳的错误观念和思想。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要向学生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精神和品质,引导他们感悟劳动教育的真谛,在积极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才是最伟大和最崇高的,从而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加努力和勤奋的劳动。新时期,职业院校应该基于学生的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生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劳动情感,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认,并能够自觉地参与各种劳动。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应积极鼓励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劳动,使得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激发劳动潜能,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为此,职业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实现个体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通过创造性劳动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奉献国家。

(二)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

劳动作为发生在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重塑自我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新时期,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势必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主动挖掘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联,从而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鉴于此,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凸显了培德、健体、增智和育美等全方位内蕴价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的品德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手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还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工具,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精神财富和有力的物质保障。劳动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还可以丰富个体的精神需求,使自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精神财富更加殷实。一方面,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各种社会思想暗潮涌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的价值观念仍然处于形成阶段,容易受到部分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而形成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水平的显著提高,部分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包办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所有事务,这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观念。职业院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劳动价值观,改善他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逐渐树立劳动最光荣和最崇高的思想观念,从内心深处对劳动教育形成价值体认。为此,职业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落实劳动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深切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从而逐渐形成爱劳动、会劳动及尊重劳动的高尚品德。

2.强健学生的体魄

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中每一个体都离不开劳动,个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动活动不断地提高自我身体素质,也让人的生命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具备优良的身体素质是自身学习与生活的关键,同时也是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前提。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促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职业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鼓励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的劳动实践,从而磨炼学生的劳动意志,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强健体魄,进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增长学生的智慧

劳动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其实践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大脑的功能、促进其智力开发。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甚至更应强调脑力劳动的作用,注重手脑并用,通过劳动这一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不断地增长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进而推动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学习系统性知识的重要时期,实施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和日常性的实践经验有效结合,促使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劳动价值观,丰富学生的大脑,增长他们的智慧。基于此,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帮助学生习得从事相关职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增长其智慧,以到达完善自我智力建构的目的。

4.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劳动教育为人类发现美、创造美和感受美提供了重要的路径。人们可以在劳动实践中丰富自我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使自己的业余时光更加愉悦而又充实,在辛勤劳作中感受劳动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增强自我审美素养。劳动给人留下的印记是深刻的,是一切事物快乐的源泉,当学生在回首自己的经历时,最难忘的便是自己刻苦奋斗的日子。劳动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美育的实现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劳动来提升自我审美能力,学会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打造他们的美丽人生。职业院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有利于带给学生积极的劳动情感体验,培育学生心灵美,引导他们感受世界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有效地促进个体和谐发展。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日常劳动等劳动实践,获得的劳动成果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能够深切地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和自信以及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发现劳动才是最美的。在此过程中,劳动创造美的思想逐渐在职业院校“落地生根”,并且在劳动中不断发现美。

二、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困境

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在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系统性缺乏

第一,专业特色欠缺。部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相对陈旧,其目标和内容仍停留在学业成绩的提高,而没有较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递增,劳动教育课在课程内容的难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缺乏系统性设计,欠缺专业特色,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提高自我劳动技能等方面激励性不够、引导性不强。职业院校大多停留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依赖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文件,导致多数专业劳动教育课的内容和方式大体相同,未能有效体现学生劳动素养养成中的特色。[8]例如: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劳动教育授课主要局限于课堂,主要表现在教师口头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或者师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等,对于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实操不足;理工类专业的劳动教育又过于注重劳动技能的训练,部分理工类专业的同学常常对未来工作的辛苦感到担忧,忽视对该类同学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需加强建设体现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第二,主体缺少合作共建。从实践角度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割裂的:要么仅停留在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导致院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流于形式;[9]要么院校脱离企业和家庭,独自开发和建设劳动教育课程;要么就是仅仅依赖于行业企业提供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导致开设的这类劳动教育课有劳而无教等等。例如,虽然职业院校大多创建了自己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团队,但院校与行业企业、家庭之间缺乏协作与配合,同时,院校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团队同其他课程开发团队之间缺少交流,导致各团队之间出现“孤军奋战”的局面。

(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深度不够

第一,教育形式单一。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表现为:与个人自理相关的日常生活劳动,如洗碗筷、整理个人衣物等;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实习、与专业对口的工厂实训等;与提升个人价值和团队协作能力关系密切的服务性劳动,如整修校园、植树造林等志愿者活动。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主要是通过企业实习、工厂实训等生产性劳动这一单一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进入校企合作的工厂参加机电维修、设备保养等活动;学前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利用假期深入乡村幼儿园开展实地调研等,对与生产劳动不相关的领域,如与个人自理相关的日常生活劳动、非职业性的生产劳动等关注不够。

第二,“思政”元素融入不够。劳动教育是“课程思政”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职业院校普遍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大力宣传“五育”融合,以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的相通与相连。然而,部分职业院校仍然存在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难以有效协调和衔接以及“劳动思政主题”难以有效切入专业课教学等问题。

第三,学生自主认知水平提升不足。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且系统性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唤醒其全面发展的内生性。[10]实践表明,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实践,一般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校企合作的企业参观,时间大都安排在1天的上午乘坐校车出校、下午返回,剔除往返无效时间,参观学习的时间仅有半天,学习的方式一般是由企业专员首先宣传企业文化和精神,而后带领学生参观基地(期间对企业特色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值得深思的是,学习的内容仅停留在参观、了解企业文化这一表层,与课程内容联系不够紧密,深入程度不够,学生并不能掌握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仅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配合其他专业教学或其他活动的载体,存在劳动与实践相脱离、体脑分离等现象,导致学生认知水平提升受限,劳动教育课程育人效果不佳。

(三)劳动教育课程高水平教师队伍匮乏

新时期,职业院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劳动教育课程最终是由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来建设与实施的。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非常匮乏,大多为兼职教师或者主要由其他专业教师来兼任,这可能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呈现低质量发展的态势。即便职业院校已有部分专业教师,但这些专业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上可能处于低层次或浅层次水平。综观当下职业院校,倘若没有高水平和高素养的教师,或者说,专业教师没有深度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那么势必影响今后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方面,部分院校不重视培养教师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的能力,同时在技术和资源等方面也没有过多的外部支持;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需要按照“专家”的指示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在上述情况下,势必导致了劳动教育课程高水平教师匮乏,使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面临诸多阻力。

三、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破解路径

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困境,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注重打造特色课程、加强主体合作,丰富课程形式、强化育人理念,提升教师素养,让“四最”(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观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加快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落地生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打造特色课程,加强主体合作

第一,打造特色课程。为了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以及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符合专业特色,进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职业院校应积极打造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和激发他们的劳动潜能,由此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任务,根据现有情况分析,部分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虽然已经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设了部分劳动教育课程,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被边缘化,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认同。为此,职业院校一方面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创新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踊跃挖掘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新途径,如结合江西“苏区红色文化”区域特色,编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推出劳动文化讲座、劳模工匠进校园等实践探索。另一方面将学生放至劳动教育课程的中心,把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讲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创造力,推出一批“劳动+专业”特色育人活动。职业院校还应该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关联起来,构建以劳动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努力在其他课程中有意识地挖掘与融入劳动元素,从而打造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群。

第二,加强主体合作。职业院校、家庭和企业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三大主体,这三大主体在课程建设中应协同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强大的融合之力。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引企入教”,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院校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其融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11]为此,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需要确保职业院校、家庭和企业三大单元之间的主体地位,基于产教融合等模式,系统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首先,在院校课程建设中,学校要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引领企业和家庭,主动与家庭、企业进行密切合作,以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向纵深发展。例如,院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劳动课程,帮助家长更新劳动观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劳动志愿服务,并努力成为孩子的劳动榜样;院校可以挖掘企业的劳动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等。其次,要以家庭作为开展劳动教育基础平台,强调家庭在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基础作用,家长应有正确的劳动观念,深知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配合职业院校和企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最后,企业应起到依托作用,拓宽、丰富学生参与企业劳动的途径,充分发挥企业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简言之,职业院校、家庭和企业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协同共建,形成不断发展的共生合作共同体。

(二)丰富课程形式,强化育人理念

第一,丰富课程形式。职业院校应大力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充分结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劳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首先,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学生可以通过接替若干“勤工俭学”的岗位,在此过程中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如帮助院校教职工照顾老人、打扫卫生等。其次,结合“专业技能提升”开展生产劳动,学生通过进入行业企业实训,在此过程中既能提升自我实操技能又能够创造财富和价值。再次,结合“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对一”帮扶特殊群体活动,通过参加关爱特殊群体等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的目的。最后,在生涯教育中渗透劳动元素,引导学生将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作为自我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实施方案》强调,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推动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12]基于此,职业院校可以将3D打印等科学技术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创设网络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13]

第二,强化课程育人理念。一方面,职业院校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并强调从学生已有认知、学习特点等方面入手,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客观来说,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打破以往“脱离学生”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机制。另一方面,强调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4]这表明职业院校在课程中需融入“思政”元素。为此,职业院校理应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在“思政课”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从而推动劳动教育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

(三)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素养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同时课程的高质量发展也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15]教师开发与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的素养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对待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意识和意愿上,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并且能够在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出科学、合理且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还能顾及劳动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发与建设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加快学生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体认,同时还要注重情境创设和恰当引导,培养个体在劳动方面的创新与创造,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创造性的劳动。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课程与教学素养。为此,一方面,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相关学院、后勤部等部门应协同配合,制定劳动教育教师遴选标准。[16]学校要精心设置教师“准入”门槛,按照“爱劳动”“能劳动”“会劳动”等原则,遴选出一批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将他们编入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中,以增强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成立劳动教育课程教研组,组织任课教师协同设计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并将教研团队或个人取得的优异成绩作为聘用、薪资待遇、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由此全面地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劳动课程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热爱劳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