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意蕴

2022-04-07 20:37聂家华王立胜
关键词:决议经验中国共产党

聂家华,王立胜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北京 100732)

习近平指出,“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1]5,“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2]12。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辩证思维,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经验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动权,积淀形成了一套认识把握历史、萃取历史经验的科学方法。深入挖掘和系统呈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这一认识活动中的方法论意蕴,对于我们在新征程上赓续和弘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而成的,是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的结晶。经验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经验具有特殊地位,它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中介,人们就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由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把握事物内在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3]65。因此,总结历史经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获得沉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带有重复性和表面性特点的、碎片化的经验层次认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和总结内蕴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普遍原则和基本规律。党的历史经验总结活动就是把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科学理论的认识活动。无论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十个必须”,还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阐述的“十个坚持”,这些经验总结都是我们党在还原和解读党的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规律性认识。

总结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多重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1]6;也是书写自身历史,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开展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动态地看,总结历史经验是一项长期的认识活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持续创造经验、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和运用经验的历史。每到重大历史关头和重要节点,中国共产党总是回望和思考自身历史,在求真基础上求是。层累叠加的历史经验积淀为厚重底蕴和重要资源,成为我们党建立历史自信、强化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的坚实支撑。

静态地看,总结历史经验是以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为认识主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认识工具,以党的历史为认识客体,还原构建历史,揭示历史本质的复杂认识活动。纵观百年进程,我们党开展这一认识活动的常用方式有四种。

第一,在重要历史转折点起草专门决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重要历史转折点往往意味着时局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中心任务更替、阶段性目标调整,此时,通过回顾过去,总结历史,明确历史方位,强化历史认同,推动全党认清形势、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以适应新情况,应对新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历史决议代表了党中央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历史决议形式构建的关于党自身的历史记忆,更具权威性、指导性和严肃性,有利于筑牢历史认同、统一全党认识。迄今为止,我们党已做出三个历史决议,均诞生于历史转折点。一是在抗日战争走向最后胜利、社会主要矛盾即将发生变化的关键节点,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推动了全党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形成一致认识,实现了“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的团结。二是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转折关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点总结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推动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强化了走出迷局、推进改革的战略定力。三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百年奋斗历程中萃取历史经验,并用“十个坚持”加以表达和呈现,有力推进了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的统一。三个历史决议产生的时代条件、基本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在历史转折关头和重要节点回望过去,观照当下,面向未来,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党的主要领导人通过发表文章和讲话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毛泽东强调:“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4]369邓小平也提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5]219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党的主要领导人根据形势的变化、工作的需要,发表个人署名文章或个别谈话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在《反对本本主义》《〈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中,毛泽东总结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一系列结论,为系统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规律奠定了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发表系列谈话,对改革开放十三年的历史经验进行全面、深刻的总结,提出诸如“革命与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关于改革经验的经典表达,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三,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各种会议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八七会议系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军建立以来的建党建军经验,进一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初步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系统总结民主革命28年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党的八大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一系列新规划新设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正反两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党的十九大用“三个认识到”总结我们党走过的近百年历程,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通过纪念或庆祝活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在纪念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庆祝建党、新中国成立或改革开放等党史上的重要活动或节日时,回顾和重温党的历史,在历史叙事中梳理和总结经验,并从中挖掘现实启示意义。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总结了毛泽东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与经验,进一步确认了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叙事和价值判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活动中,我们党对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做了系统概括。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出,认识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其贯穿在总结历史经验这一认识活动的始终,并转换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论,唯其如此才有可能获得符合历史实际的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认识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具体实践中,积淀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二、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方法

唯物史观是分析一切历史的最根本并具有总体性的方法论。习近平强调:“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2]16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和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6]79。

第一,立足党的历史实践和历史成就概括总结经验。马克思认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7]172。历史实践是人们过往的实践活动,社会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史,历史成就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取得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实际绩效。历史经验是对人类历史实践及其成效的客观反映,总结历史经验就是对历史实践活动及其成效的认识升华和理性抽象,历史实践及其成效是历史经验产生的本源。

党的历史经验源于百年历史实践及其成效,我们党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原则,始终立足党的历史实践和历史成就来总结和提炼经验,这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得到生动体现。

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来说,该决议“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6]78。循此逻辑线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之前,首先用浓彩重墨全面梳理和展示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6]78,为后续的经验总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框架结构看,《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从历史任务、奋斗历程、重大成就等方面对各时期党的历史活动进行系统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概括了每一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把党的百年理论创新成就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把百年实践成就凝练为四次伟大飞跃,即“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尤其是从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为准确概括党的历史经验奠定了基础。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和成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并特别强调这些宝贵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生动体现了先有社会存在再有社会意识、基于社会存在认识和把握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逻辑理路”[8]30,是我们党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

第二,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总结经验。唯物史观要求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9]375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用当代理性和现实标准去评判历史事实、苛求历史人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恪守唯物史观这一基本要求,将其落实在把握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的认识活动中,创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其中,毛泽东提出和倡导的“古今中外法”,强调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发展的、相互联系的过程,要全面、客观地考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4]400毛泽东认为,无论怎样伟大的历史人物,其历史活动也不可能不受时代和阶级的制约,要紧密结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状况进行认识和评价。他亲自主持起草《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和右的错误之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是运用“古今中外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典范。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总结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继续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提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10]要求把过去、现在、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的大历史观,以开阔的历史思维、宽广的历史视野审视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为此,习近平提出了“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等“六个不能”的认识方法[11]693,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认识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方法。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科学总结历史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守人民立场,站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把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反映人民的愿望、尊重人民的感情、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认识把握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善于提炼和概括人民群众的历史经验。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2]287,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点,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历史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实践,他们身处实践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因此,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是总结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认真汲取人民群众智慧,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来总结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3]1031,要求我们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要把目光投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革命斗争实践。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鲜明地指出,共产党的正确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想出来的,而是在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实际经验中产生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汲取群众智慧,调动广大人民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灵活多样的作战形式,发明了“投豆法”“画杠法”等极具创新特色的选举方法。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时也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14]1350。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在总结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实施的,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

第二,善于依靠人民群众总结历史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优势所在。”[15]17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创造了历史和经验,同时,人民群众又是重要认识主体,作为历史和经验的创造者,他们最熟知历史,最有资格书写历史。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积极性,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厚根基。《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产物。为起草该决议,中央成立了由任弼时主持,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真、博古等人参加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广泛咨询和吸收党员和干部的观点和意见。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先后组织数次大范围的讨论,充分听取和吸收广大党员干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其中,1980年10月1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党政干部、理论界和军队代表共4 000人,对决议初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讨论,在汇总各种修改建议基础上,起草小组形成了“对于修改历史决议草稿的初步意见”十二条,并据此对决议初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改动;决议稿前后历经7次会议讨论,反复修改后才提交中央全会进行审议。在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过程中,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使决议稿成为凝聚智慧和共识的好文件。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汇总修改意见1 600余条。据此起草小组又对决议稿增改、精简文字计547处。总之,三个历史决议充分依靠集体的智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严谨科学,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经验总结。

第三,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总结历史经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7]413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3]809,从成立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百年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历史经验的价值目标和归宿。也就是说,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在改革初期,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是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最紧迫的是解决温饱,而这些都取决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因此,我们党在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时,遵循坚持向前看的思路,不纠结过去,不纠缠细节,“要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恢复和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怎样解决现在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新问题”[16]279,通过决议增强团结,统一行动,引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把注意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客观总结历史经验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1]695。毛泽东强调,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13]836。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党学习把握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实际上是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与作为客体的党史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主体运用的认识工具如思想方法不同,对历史事实和人物的认知和评断也就不同,甚至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为避免背离历史真实、得出错误认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思想方法。“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17]104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第一,尊重历史事实,用史实说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要从“实事”中“求是”,作为内在本质联系的历史经验存在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即党的历史之中,总结经验只能从历史事实出发,“求实”“求真”是“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立足历史实际、立足历史的本来面目,以翔实准确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才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并从中淬炼提取经验。“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2]12中国共产党历来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以先入之见和戴有色眼镜来认识、观察党的历史,而是要“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抓住重点,从实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总结”[18]8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几经挫折后,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吸取了“城市中心论”及其失败的教训,系统总结了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在反复探索和不断积累经验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其中,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给革命带来的危害,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9]115,反对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从党的思想路线上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还是走城市武装起义道路作了科学回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客观、全面地总结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此后,我们党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迪、保持战略定力,着眼于化解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总结党领导脱贫致富的历史经验,同时带头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提出了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他指导下起草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无论是基本思路,还是最终内容,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正如习近平所说:“决议稿最鲜明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反映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符合历史事实。”[6]83

第二,把握历史主题主线、本质主流,全面客观地总结历史经验。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要坚持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零乱的社会历史现象中发现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2]16,防止片面性、盲目性和非理性。邓小平强调:“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16]244

毛泽东在指导起草《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反复强调,“不要反对一切”,“不要一切否定”,“这才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在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也明确提出要实事求是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大事,公正评价其中的功过是非,指出“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16]307。正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两个历史决议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充分发挥了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作用。

习近平强调总结党的历史、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本质主流,不能纠缠细枝末叶,认为“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指出“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11]693。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从主题主线出发,提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1]111-112。

五、坚持辩证思维,全面总结历史经验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深刻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强调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事物的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历史和总结经验的百年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强化辩证思维能力,坚持运用辩证分析方法认识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基本经验,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全面、完整、辩证地归纳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第一,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关系中反思过去、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筚路蓝缕、创榛辟莽的探索性实践。无论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还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都没有模本或范本可资借鉴,难免会出现失误或错误,遇到暂时或局部的挫折或失败。这就决定了党的历史经验必然包含着成与败、正与误两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指出,“总结经验有两点,一是优点,一是缺点”[18]41,“错误使人倒霉,使人着急,是个敌人,同时是我们很好的教员”[20]559。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总结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说,“我们在经济工作上也犯过一些错误。犯错误有两面性质:一方面不利,对自己不利,对人民不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以后的工作做得好一些”[21]514,“错误能帮助人头脑清醒”[22]387,用辩证思维深刻揭示了总结成功经验与汲取失败教训相统一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的辩证关系中总结历史,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也注重从失败教训中认识历史规律,“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11]694。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在对待和处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我们党犯过右倾和“左”倾错误,致使民主革命进程一波三折,给革命事业带来重大损失,留下了惨痛教训。“那些失败,那些挫折,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没有那些挫折,我们党是不会被教育过来的。”[18]10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向全体党员明确表示,“无产阶级的政党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是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地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地纠正”[23]410-411。在经过多次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尤其是对失败和错误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后,中国共产党才逐渐认清并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制定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其中,古田会议深刻总结了红四军党内的极端民主倾向、忽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错误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遵义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重点对1931年到1935年间党领导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做了系统总结,分析“左”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规律的认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失误和深刻教训,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的同时,客观地分析了毛泽东所犯错误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

第二,坚持总结历史经验与开创历史新局面相结合。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是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客观认识世情、国情、党情,顺应历史前进大势和时代发展潮流,掌握历史主动,开辟革命、建设和改革新局面。“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16]292“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11]694

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开拓新道路、推进事业新发展的逻辑起点,只有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新的实践与时代问题相结合,才能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推动实践前进,不断开启历史新篇章。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阶段发生转换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与策略都会发生相应转变,相应地对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新要求。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党的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毛泽东系统分析建党18年来的历史,从中总结并提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规定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24]602,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等基本问题,为整风运动做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开辟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新局面。通过召开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七大,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及时解决了党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许多重大决策和部署都是建立在历史经验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创办经济特区、科教兴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都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做出的决策,有力地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坚持总结经验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相结合。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对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形成一致的认识,是统一党内思想、增强党的团结的前提。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自觉回望过去、总结经验,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对自身历史及其经验教训的认识,强化了全党的历史认同,在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和规律的认识上实现高度一致,实现了全党空前团结。《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历史转折关头,通过建构共同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推动全党甩掉思想上的包袱,摆脱历史重负,“团结一致向前看”,“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25]15,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实践证明,党的历史上每一次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都有力地增进和巩固了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坚持总结历史经验和理论创新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表现为“立足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理论认识的发展过程”[26]927。经验是理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理论认识是循着“感性认识—经验—理性认识”的发展轨迹、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完全否定了经验,科学认识也将无从产生[3]65。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进行反复认识的过程,是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习近平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27]65

实践经验是理论创新的鲜活素材,每次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系统总结,都会促进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产生新的飞跃,思想上获得新的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源头活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我们党对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尤其是吸取了党内一度盛行的“本本主义”带来的教训后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先后写下《〈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著作,从历史经验中找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丰富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之,我们党始终坚持总结历史经验与理论创新相结合,以科学、全面的历史经验总结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已知和未知的风险挑战,必须更加注重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这就需要我们秉持和发扬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不断丰富和完善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决议经验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