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兩會”精神重在真抓實幹 把握有利條件實現特區更好發展

2022-04-11 10:48本刊編輯部
澳门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特區全國國家

本刊編輯部

常態下,每逢三月,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媒體習慣簡稱為“兩會”)召開的日子,也是全國各地貫徹“兩會”精神,全面明確和部署全年工作目標和任務的階段。

積極參政議政融入國家發展

3月4日至3月11日,為期一個多星期的全國“兩會”結束後,3月15日下午,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便在澳門召開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分別就學習“兩會”精神發表了講話,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劉藝良、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分別傳達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精神。

會上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強調,面對新的內外發展形勢,本澳要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和中央領導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踐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努力實現澳門特區新的更好發展。同時,要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把握有利條件,堅定發展信心,抓住時代機遇,推動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多年來,每年都有代表和委員受邀參加全國“兩會”,能當選為全國人大澳門特區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早已成為澳門市民的一項榮譽,“兩會”精神的學習傳達也成為每年啟發和指導澳門特區工作的重要任務。

今年的全國“兩會”,澳門特區12位全國人大代表和29位政協委員前往參會,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受邀列席了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

在學習傳達會上,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兩會期間,習近平主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港澳工作作了重要闡述和部署。韓正副總理參加了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澳門代表團審議,對澳門特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國家對澳門的關心和支持,領導人對澳門的指點和指引,為澳門發展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不竭動力。

為此,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會上談了四點學習體會:第一堅定不移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國家首次將“愛國者治澳”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中央全面准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是中央根據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澳門特區將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確保特區的政權、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並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澳力量能力建設。

同時,要維護好中央全面管治權,澳門特區將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落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強化執法力量。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幹預澳門事務,全面守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第二堅持不懈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快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2022年,特區政府將堅持穩中求進,落實特區年度施政部署,在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上邁出新步伐。促進博彩旅遊業穩定健康發展的同時,積極培育發展以中醫藥研發制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不斷增強特區發展的動力、活力、競爭力和持續力,促進經濟複蘇振興,突破發展困境。

疫情防控是澳門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前提,特區政府將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從嚴從細,慎終如始,毫不放松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第三堅持不輟推進深合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務必牢牢把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四新”戰略定位、琴澳一體化發展要求和“四新”重大任務,不偏離主題主線和初心。特區政府將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有序推動深合區重大規劃和創新政策出臺,並推動和鼓勵更多澳門居民參與深合區建設,讓廣大居民有切實的獲得感。

同時,澳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強化“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作用;以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增強澳門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功能。

第四堅守初心持續改善民生,加強青年工作。2022年特區政府將延續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以及現金分享等惠民措施,致力保障居民就業。有序落實“五階梯房屋”政策,推進都市更新工作。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完善醫療系統,強化社會服務,保障弱勢社群的基本生活,積極應對長者需求,推動婦女和兒童事務發展,逐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加強青年工作方面,要確保“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行穩致遠,因此要培養好具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時代意識的澳門年輕一代,讓愛國愛澳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特區政府重視完善青年政策,支持青年發展,積極幫助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新春團拜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到,我們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目前,澳門正面對繁重的發展任務,以及持續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為此,大家更加需要團結合作和奮鬥,最重要的是相信有偉大祖國作為堅強後盾和靠山,相信中央政府強而有力的領導和對特區的支持,相信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本身的強大生命力和制度優勢。

何厚鏵副主席勉勵澳門各界人士,要全面擁護落實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權,與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持“愛國者治澳”。他表示,只要能夠凝聚激發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奮鬥的力量,便能夠克服和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保持社會穩定,聚焦聚力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保證“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他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做到“兩會”的號召,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共產黨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也表達了幾點意見:一、深刻認識國家和澳門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堅定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二、準確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凝聚奮勇前進的思想共識;三、團結社會各界,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在近期的這段日子裡,澳門社會各界掀起傳達和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的熱潮,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街坊總會等多個社團組織開展全國兩會精神傳達學習活動,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深入各個社團、商會、學校等組織,將“兩會”重要精神及自身學習體會向本澳社會廣泛宣介和交流,為加深澳門社會各界對國家發展的了解,對澳門發展的期盼營造良好氛圍。

“兩會”:中國民主制度的窗口

提及“兩會”,我們有必要再一起學習和明確一下,所謂“兩會”就是分別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自1959年開始,由於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於國家運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簡稱為“兩會”。從省級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協及人大的全體會議的會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兩會的名稱可以同時適用於全國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兩會”每5年稱為一屆,根據中國憲法規定:“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委員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委員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地方每年召開的人大和政協也稱為兩會,通常地方“兩會”召開的時間比全國“兩會”時間要早。

全國兩會自1985年開始有在3月召開的慣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國,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自己的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集中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是建立我國其他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兩會”是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擔著統一思想、傾聽民聲、建言諮政、凝聚合力的重要作用。“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委員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在兩會期間代表著廣大選民的利益,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是為反映群眾呼聲的一種渠道,是為人民服務的有效途徑。

數十年的實踐證明,中國“兩會”全國各地、各行業的代表、委員匯聚北京聽取中央人民政府上一年工作回顧總結及當年和下一階段工作目標任務計劃,一起共商發展大計,共謀民生之策,不僅有利於增強全國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為實現國家各階段發展目標指明方向,實施動員。全國“兩會”可謂是中國式民主的生動實踐,被國內外媒體譽為是中國經濟形勢的“晴雨錶”、民生改善的“推進器”、廣大人民群眾的“安慰劑”。更是世界觀察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全國“兩會”已成為每年國家統籌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員會,指引著全國各省市區上下“一盤棋”,有計劃、有目標、有責任、有考核地完成當年經濟發展、民生穩定等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國家凝心聚力謀求發展。

面對著國家這樣發展的良好形勢,一直被中央要求要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澳門,必須認真學習和借鑒內地發展經驗,要切實結合本澳實際,解放思想,勇於突破和創新,從根本上改變決策效率問題,執行落實問題,把本澳“二五”規劃目標任務按年、按目標、按部門量化分解、落實、完成,確保澳門發展能跟上國家整體步伐,實現穩定繁榮發展目標。

猜你喜欢
特區全國國家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2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全球新增绿化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DC炫特区
全国各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