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4-11 16:37任春晖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有效率

任春晖

摘要:目的:分析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中入选的8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化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联合应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肾功能改善,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F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5--01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群,属于浆细胞恶性增殖疾病。患者骨髓中会出现一定量增生的单克隆浆细胞,出现多发性溶骨性损害以及肾脏损害等相关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临床治疗此病主要采用传统化疗,抑制病情恶化,将其生存时间延长,然而仅有部分患者通过传统化疗缓解病情。此次研究分析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入选的8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为23:17,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1.3±1.9)岁,依据Durie-Salmon 分期8例患者为Ⅱ期,18例患者为Ⅲ期,14例患者为Ⅲ期B;观察组中男性:女性为25:15,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8±2.4)岁,依据Durie-Salmon 分期7例患者为Ⅱ期,19例患者为Ⅲ期,15例患者为Ⅲ期B。比较观察和对照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

1.2纳入和排除

纳入[2]:符合《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的诊断内容;沟通能力无异常,意识清楚;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3]:沟通能力异常者;精神疾病者;自身免疫性格疾病者;糖尿病肾病者;药物过敏者以及药物不耐受者。

1.3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化疗,第1-4日予以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每日采用0.4mg,地塞米松每次采用40mg,吡柔比星每日采用10mg,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睡前服用50mg沙利度胺,每周需要增加50mg剂量,最大剂量在200mg以下,1个疗程为4周,患者持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联合应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在第1日、第4日、第8日以及第11日予以患者1.3mg/m2硼替佐米进行静脉注射,并在第1日、第2日、第4日、第5日、第8日、第9日、第11日以及第12日予以20mg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注射,1个疗程为3周,患者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效果评估[4]

按照欧洲骨髓抑制组整体骨髓抑制标准评估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CR即完全缓解为血清血尿中的M蛋白均消失,浆细胞在5%以下,并未增加溶骨性病变;nCR即接近完全缓解为检测患者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表现阳性,其他指标均为CR;PR即部分缓解为M蛋白减少,尿轻链蛋白分泌减少比例在90%以上;NC即无变化为患者治疗后未出现轻微反应,同时治疗效果无进展。CR比例、nCR比例和PR比例相加为总有效率。

1.5统计学

文中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时均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总有效率以计数资料呈现,卡方检验,两组数据通过比较后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软件计算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组间数据对比后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血液疾病,恶性血液肿瘤中其患病率占比第二,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由于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深,多发性骨髓瘤患病人数增加,对中老年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就目前而言,多发性骨髓瘤并无确定的发病机制,大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后认为此病和染色体异常、化学物质、病毒感染以及抗原刺激等存在关系。

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为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由于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而言需要较高的健康要求以及良好的身体情况,大部分中老年患者均患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降低,极易提升移植死亡率,对移植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均选择化疗方法。硼替佐米属于NCCN中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推荐药物,此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和蛋白酶体活性位点苏氨酸进行选择性结合,抑制糜蛋白酶以及胰蛋白酶活性,有助于降低细胞核因子抑制因子降低程度,使得肿瘤死亡出现死亡,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5]。地塞米松属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主要药物,药物进入至机体能够有效抑制淋巴组织,对淋巴组织进行溶解,将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起效较快,但是药物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综上所述,临床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联合采用地塞米松和硼替佐米效果良好,并且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且联合用药对于患者具有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朱伯满,成红青,朱万寿,刘小莲,黄增艺,吴韦龙,陈家良.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21,33(05):112-113.

[2]杨园园,魏仕梦,邹吉甜,李欣,张予阳.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0,37(12):1138-1143.

[3]丁海花. 華蟾素片联合TD方案治疗痰瘀痹阻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

[4]丁琳琳.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19+21.

[5]任晓燕.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3):157+162.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有效率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缺乏特异性症状,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高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