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4-11 21:56韦敏秀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韦敏秀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检验

【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1

在检验工作当中,通过尿液白细胞可以评估受检者的泌尿系统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病理变化,若尿液白细胞检验结果为阳性,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尿道炎以及膀胱炎等疾病。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干化学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作为一种通过试纸中的发色模块以及尿液中化学物质或成分的变色反应,再经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项技术可能会受到试纸、样本以及设备的影响,从而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反之尿沉渣镜检法作为一种以显微镜对尿液沉淀物观察的方式,在检验工作中可以起到辅助和鉴别的作用[1]。对此本文为研究两种检验措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现对结果进行说明。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中的6107例尿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53例和3054例,所有患者中男性2768例,女性3339例,病程0.4~3.1年,平均病程(1.31±1.57)年,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给出方法请详细)

其中对照组使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收集每一位受检者新鲜尿液约5ml倒入试管中,将试管按编号顺序置于试管架上,启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长春迪瑞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FUS-3000PLUS)。检验结果分别为-、±、+、++、+++、++++,阳性评估标准为+以上。

观察组在通过尿液干化学检验后,再进行仪器上的尿液沉渣镜检模式进行自动化镜检。测试完成后,查看白细胞的分类图像是否正确,仪器评判标准为白细胞数量>20个/ul为阳性。仪器若归类不正确或可疑的,需进行人工镜检。

1.3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受检者的检验差错情况,包括误诊、漏诊率,计算两组受检者不同方式下的尿液白细胞检验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x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受检者的检验差错情况

在经过对比后得知,观察组的误诊、漏诊以及总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检验工作当中,尿液白细胞检验可以确定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还可以对疾病进行检验,目的在于对处于疾病状态中的患者,观察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包括泌尿系统的炎症反应、妇科疾病以及肾脏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等,上述情况都会促使白细胞水平上升,因此尿液白细胞检验在临床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

在实际工作当中,较为常用的检验方式为尿液干化学法,随着尿液分析仪的使用成为了临床检验工作的常规项目,在检验仪器的应用下,大大减少了检验的工作量,通过试纸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受检者的尿液情况,以此方式来了解疾病的变化[3]。虽然这种方式凭借仪器的参与有效节省了人力配置,但是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影响了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反之尿沉渣镜检法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尿液中的沉积物,因为尿液作为人体的排泄物,可以反馈肾脏器官中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更低,且阳性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了在尿液白细胞检验当中,联合检验的方式能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尿液白细胞检验工作当中,在尿液干化学法的基础上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提高检验准确率,保证受检者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值得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万永贵.分析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在白细胞检验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1,7(20):16-18.

[2]卢灿娣,陈丽娟,魏权.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尿液白细胞  红细胞及尿蛋白的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7):972-973.

[3]郑百慧,章明徐,李金密,龚春梅.三种尿液检测方法在产妇尿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准确性比较[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0,40(06):1058-1061.

[4]王红娜.分析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