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模式在药物品仪器质控管理的应用

2022-04-11 21:56谢冬梅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谢冬梅

关键词:全员参与;分组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2

项目创新点:2016年4月我科成立到2020年1月以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科室制定各班工作细则和考核办法,指定3名质控护士分别具体负责科室护理质控管理

护士长加强督查 结果只能提升部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改善部分护理质量。

2020年1月开始实施全员参与分组性管理,每组设组长1名,先分工后合作,护士长随时督查,科室每个护理人员都是科室的管理者,结果发现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项目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患者健康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顾需求外,心理和社会的健康需求日益突出[1-3]。而目前我国临床护理队伍人员不足,大量繁重的护理工作积压在护理人员身上。在这種情况下,护理人员为了完成工作,常常简化工作流程,遗漏工作职责,省略护理细节,严重影响了科室护理质量[1]。全员参与的质控管理模式认为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其核心理念是促使员工主动参与组织管理和决策过程[4]。在我科仪器设备多,患者病情急危重系数高,而现有护理人员11人,低年资护士占据一半,为了合理使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我科采取全员参与式分组管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项目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科于2016年4月成立,2019年护理人员11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5名;2020年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5名。

1.2方法

1.2.1 2019年以前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科室制定各班工作细则和考核办法,指定3名质控护士分别负责护理质控、院感管理、护理教学,护士长每周每日定时和不定时督查,护理部和院感每月督查,结合医院督查和科室自查扣分并与绩效挂钩,采用每分固定绩效扣款。

1.2.2 2020年1月开始实施科室全员参与型的分组管理模式:

(1)成立管理小组。科室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特长等新老搭配分成3个小组,每组设立组长1名[1],组员2-3名,分管级别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院感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教学、安全用药、仪器设备管理、急救车管理等综合护理质量;并且把病房、治疗室、处置室、库房、办公室、值班室等ICU所属区域划分给各小组,各小组按照“9s”管理进行可行性评估后具体分工。

(2)制定细则。科室制定各小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各小组再细分工,落实到点位,具体到个人。抢救车抢救箱指定专人负责,每台仪器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每个区域再划分小区域指定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各小组区域的清洁卫生质控、药物品数量效期等。特别是药物品及仪器设备,各班使用后及时清点记录补给和清洁归位,各小组负责人追踪督查。

(3)加强培训。护士长利用科室各种会议组织大家学习分组管理中如何质控管理,向护士说明分组管理的职责和重要性[1],强调工作中大家要互相督促互相提醒,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具体实施。护士每天向质控组长汇报各班各组发现的问题,组长每周汇总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对需要立即整改而未整改的问题,护士可立即上报质控组长或护士长,护士长及时解决并予以当事人警示。每月护理质控会由各质控小组汇报交流本月的质控结果,提出所发现问题的改进措施及下月的工作重点[5],大家分析讨论,护士长结合医院和科内质控情况予以点评,对于屡教不改的问题予以个人扣分,对积极向上的行为予以奖励,采取多奖少惩的加减分制激励护理人员。最后形成文字材料,全体参会人员签字以示知晓。会后护士长跟踪检查改进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若效果不明显再进入下个月的改进项目中[2]。

1.3评价方法按照《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质控,采用《我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我科自制的”药物品仪器设备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从取用药物品仪器设备是否方便、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交接是否及时、记录是否完善、管理是否规范等方面)。科室根据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和科室自查质控总评分,将患者满意度、药物品质控管理、仪器设备性能质控管理、急救车质控管理、护士对药物品仪器设备满意度,分别进行2019年1月-12月和2020年1月-12月的数据对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住院病人满意度,药物品管理合格率,仪器设备管理合格率,急救车完好率,护士对药物品仪器设备满意度进行分组管理前后比较P<0.05,见表1-表5

3讨论

3.1、护理质量在护理人力资源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行基层ICU全员参与分组质控管理,让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了护理质控标准,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知晓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对照标准找差距,纠正不良行为,主动以标准为准绳做好各项工作,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改进[1]。

3.2实行全员参与分组质控管理,提高了药物品及仪器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实施分组区域管理,也就是实行了责任承包制,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各小组有针对性的检查管理,概念明了,检查频率提高,特别是在药品的数量、规范放置、标识醒目、有效期以及仪器设备性能状态等各方面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也拓展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减少了重点环节上的管理疏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3实施全员参与分组质控管理,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素质教育。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能力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抓好护士的素质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免疫力”。同时体现了科室主人翁和团结合作精神,每个人既是科室质控的执行者又是科室质控的管理者,减免了以往个别责任心欠缺同志的侥幸心理,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责任心,主动意识增强,做到对科室质控管理是心中有数,使护理不安全事件在萌芽状态中夭折,充分体现了分工合作的工作理念。

3.4实行全员参与分组质控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药物品仪器设备规范放置、标识醒目、性能完好、满足急救需要,能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3.5实行全员参与分组质控管理,减轻了护士长管理压力和护士的劳动负荷,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未实施全员参与分组管理前,护士长和质控护士精力有限,个别护士责任心和能力欠缺,不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药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是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负责,经常是根据科室业务量多少随机加强管理,而护士每天每班清点检查药物品也不符合实际,特别是ICU急危重病人多,最容易遗漏工作,造成诸多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实施后,科室护理质控管理形成常态化,护士长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护理教学和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管理上,护士的工作量也有所减免,把更多的精力服务于患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3.6实行全员参与分组质控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工作满意度是护士对工作环境的感受,薪酬是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一种体现。同时将全员参与分组管理质控模式融入到绩效考核,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分配原则,体现了护士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认可度。

3.7提高了科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促进了护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全员参与分组管理后,提高了科室的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制止不规范事件的发生,为医生诊治患者提供最及时的信息,为医院创造了工作效益,达到了护士、患者、医院三方受益的最终目标。

项目取得成果:

结论全员参与分組管理在基层ICU护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明显提升了药物品仪器设备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丰富了护士的专业知识,体现了科室团结合作的精神,减轻了护士长的管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ICU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欧阳仁志.全员参与型的分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08)中旬刊:109-110

[2]央珍.全员参与式护理质控模式在临床护理质控中应用效果.智慧健康,现代临床护理2018,28:15-16

[3]成守珍,王小丹,谢凤兰等.分层次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现代临床护理,2008,7(6):4-6

[4]夏征,胡沛丽,彭燕.三级护理质控网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9(12):676-678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