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原料药企业药品GMP认证检查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22-04-11 21:56吴武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关键词:原料药供应商药品

吴武

关键词:原料药;GMP认证;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1

引言:原料药药厂药品的GMP认证检查中,进场出现检查项目不合理、文件记录不全面等问题,影响了原料药厂家的质量控制。为此,原料药企业需要充分研究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机制,解决质量控制问题。

1 原料要企业GMP认证检查中的常见问题

1.1 质量控制问题

质量控制工作存在实验室相关记录不规范、记录不全面的情况。例如在产品成批鉴别时,缺少红外图谱的时间信息;对原料成品进行检查时,含量测定工作中没有设置对照品的具体稀释步骤,对照组的称重精确性不足;部分批次的检验记录不全面,例如没有进行熔点测定等等。总体而言,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重要测试项目不足的情况,导致很难提供全面的数据。在稳定性考察工作中,也经常出现不满足工艺规程的情况,很难对原料药的稳定性作出正确怕判断。

1.2 质量保证问题

质量保证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满足操作规程的情况,比如红外鉴别的过程中没有标准的红外图谱,企业没有严格规定相关积分参数,或者操作规程的规程建设不到位,导致质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变更和偏差的管理工作中,很多原料药企业的管理也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在物料供应商出现变化时,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以及加强评估和调整,但是很多原料药企业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估,也缺少对检验指标的调整,导致检验的项目存在缺失。在供应商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关键的反应物纳入到现场的审计工作中,企业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时,必须检查供应商是否具有长期供货的能力,但是一些企业缺少这一方面的审核,导致对供应商出现了明显的评估不足,还有一些企业供应商审计人员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培训,严重影响管理效果。

1.3 缺陷分析

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意识,已建立起囊括车间生产、各种文件起草、审核、批准的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过程应该样儿记录,以保证对生产追溯,从而确保生产质量。但是一些企业在文件管理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存在记录上的缺失和遗失,影响了企业各部门人员根据标准开展生产工作,对生产过程中的偏差也难以发现,更很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追溯。在GMP架构中,已经细化了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原料药企业由于起始物料比较多,生产工艺复杂,因此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很多原料药企业对生产环节的标准要求解析不足,导致存在质量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2 提升原料药GMP管理水平的方法

2.1 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在实施药品的GMP管理时,人员是管理的关键因素,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水平人员参与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原料药的生产和其他药物生产有一定的区别,需要严格控制起始物料、环境、设备,一旦某一条因素出现差异都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很多关键的操作步骤还需要人员直接判断,因此人员的操作水平对原料药的生产质量控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原料药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强化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各种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反应速度控制、温度控制、终点判断等等加强培训,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能充分了解原料药的产品特征,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培养内容中,应该涵盖化工物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落实培训效果,还需要建立量化考核指标,并根据考核表现分配工作人员的岗位。

2.2 提升对变更和偏差的管理

由于原料药的生产工序十分复杂,甚至会出现经过几十步加工的情况,所以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都会影响整个生产和后续环节,应严格控制原料药的生产参数,提升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制药企业升级生产线时,会更换设备,并且原料药产品的品类也在不断出现变化,为此企业一方面要根据新设备的要求,建立全新的生产标准和操作控制要求,还需要结合药品品类和特点优化生产工序,并且关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状况,一旦发现,应该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工作。生产过程中也要做好数据积累和生产状况的记录,针对存在的偏差管理问题,应该加强经验总结,完善对数据的核对,并不断优化计算方法。

2.3 提升文件的系统化管理

文件质量实现GMP认证管理的基础,原料药制药企业应该根据生产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目前,一般将文件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质量控制仿真和质量管理目标文件、质量管理文件、操作规程文件、质量控制记录文件。不仅要加强文件的等级分类,也要强化对文件记录的要求,明确文件的记录体系和记录方式,形成统一的修订、批准方式,方便提升文件编写效率,也能提升工作人员对文件的理解速度。企业可以根据生产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开展文件体系建设,实现文件生产体系和生产实际需求的结合,并不断总结,优化文件体系。

结束语:随着GMP的不断能发展,原料药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保证手段,提升对质量的控制,减少原料药的质量问题。同时,企业也要完善自身管理机制,强化对人员的培训,满足原料药的质量控制需求,生产出更为有效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陈相龙,张国强,刘文斌,刘将,王元,曹轶.湖北省注射剂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規范认证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药业,2019,28(04):79-81.

[2]宋华琳.行政法学视角下的认证制度及其改革——以药品GMP认证为例[J].浙江学刊,2018(01):65-76.

[3]吴生齐.转型升级下的广东药品GMP认证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J].今日药学,2013,23(09):619-622.

[4]毕军. 我国药品GMP国际化背景下认证检查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王颖. 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GMP实施的探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6]曾倩. 玉溪市药品GMP在推进过程中的阻滞因素和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2.

[7]刘树林. 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实施2010版GMP的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原料药供应商药品
奥氮平原料药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呼叫中心外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后“第一刀”为何砍向原料药?
药品保存细解读
印度库存中国原料药告急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过期药品回收“梗”在哪儿?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发改委:规范短缺药原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