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护理干预对PICC肿瘤患者依从性和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2022-04-11 21:56刘丽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关键词:知信行恶性肿瘤护理效果

刘丽

关键词:恶性肿瘤;PICC;知信行;并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饮食习惯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危害之一。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新技术,在恶性肿瘤化疗和营养支持等领域应用广泛。但较多恶性肿瘤患者对PICC的重要性认知度不足,常存在着负面情绪,不能正确掌握和做好PICC的日常维护工作,增加了PICC的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率,影响了PICC的使用寿命和疾病预后【1】。本研究针对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知信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PICC的使用效率和改善了疾病预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肿瘤科四病区2019年1月~2021年12月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PICC适应症,首次行PICC治疗,患方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审批;排除恶性肿瘤恶液质期,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重要脏器衰竭,神志、精神和智力障碍不能配合研究等。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35~70岁,平均(57.83±6.59)岁;置管时间2~9月,平均(5.48±2.16)月;左侧置管56例,右侧置管34例。按数字表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1)对照组:采用肿瘤科常规护理措施。(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护理干预措施。①建立组织:肿瘤科护理组成立PICC维护小组,有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人员调配、制度建设和督查等工作,成员由3~4名专科护士担任,负责小组的工作计划制订和措施的落实。制定PICC维护的方案,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理心理特点,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②认识干预: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座谈会,PICC的健康宣传手册、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健康宣教,讲解PICC的原理、必要性、手术方法、日常防护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指导患者做好PICC的日常护理工作,鼓励并引导患者参加,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治疗护理等方面情况更全面的掌握,不断提高PICC患者的认知水平。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对每一位及时进行心理评估,正确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制订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充分尊重和体贴患者,多给予支持和鼓励,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诉求,引导患者充分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学会调节心情和控制情绪,邀请患者亲友多给予经济和照护等支持,不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④行为干预:通过此前成功和失败的典型病例,使患者逐渐认识到做好PICC护理的重要性,明确妊娠到做好PICC的注意事项,认识和端正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及时发现和给予纠正患者的异常行为,以免发生无法预计的不良后果。为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案,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PICC锻炼操,做好手指伸展、握拳,手腕旋转、屈伸,收不抓握、前臂和肘关节屈伸,叉腰双手互摸对肩等运动,每天3次,每次10~30分钟,频率、时间、强度应注意循序渐进,各人而异【2】。⑤延伸护理:患者出院时做好指导工作,将其列入延伸性护理服务人群,将制定的PICC日常维护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告知日常护理和康复的要点,正确掌握PICC的锻炼操,学会异常情况的观察。通过电话、微信群、上门家访和定期门诊等多种形式,做好PICC维护的指导、监督和纠错等工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遵医依从性、导管并发症、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計数资料用(n,%)和x2比较,计量资料用以x±s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ICC具有操作简便、使用率高、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输液、化疗和营养支持等。PICC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日常维护,会增加导管破损、堵塞、脱落、感染等并发症氯和非计划拔管率,影响PICC的使用效率和临床护理效果。行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大多为恶性肿瘤中晚期需要长期治疗,饱受疾病痛苦和多次反复的治疗的折磨,极易出现恐惧、焦躁、抑郁、自卑甚至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护理依从性和疾病预后【2】。本研究针对行PICC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注重患者的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提升自信心;加强PICC日常维护和锻炼操的指导,提高了患者的行为能力水平,降低了PICC并发症率,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通过护患沟通和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肿瘤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程丹.预防肿瘤患者进行PICC护理出现过敏反应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8):39.

[2]鲍艳玲,范玉娥.肿瘤患者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及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9(24):48-49.

猜你喜欢
知信行恶性肿瘤护理效果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分析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