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术期的效果和体会

2022-04-11 22:48付小青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5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效果风险管理

付小青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PCH)围术期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近年来的64例手术治疗的HPCH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两组的康复和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的GCS评分、FMA评分、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HPCH围术期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HPCH;围术期;风险管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5--01

高血压性脑出血(HPCH)是颅内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壁因高血压的导致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或血压骤升时自发性破裂而引起的脑内出血,出现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甚至引起脑水肿和脑疝,压迫中枢神经系统危及生命,预后不佳,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1】。近年来,我在HPCH围术期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HPCH患者患者64例,均具有高血压病史和急性神经缺损症状,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排除严重脑疝、昏迷和濒死期,严重糖尿病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既往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男性41例,女性23例;年龄46~78岁,平均(64.9±5.3)岁;出血量22~127ml,平均(43.7±8.5)ml;急性病史3~38h,平均(7.8±3.4)h。按数字表示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1.2.1手术前①精心准备:在积极用药监护的基础上,根据医嘱尽快完善术前检查、备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导管留置、备皮等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并通知手术室。②心理疏导:对于神志尚清的患者以及家属做好心理干预措施,现代医疗技术特点,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手术的配合度。③医患沟通:简介疾病的手术和康复等相关知识,特别是围术期的各项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均如实向患方告知,降低医疗护理风险。

1.2.1手术后①舒适体位:患者绝对平卧休息,将床头摇高30°;避免护理操作、陪客和仪器设备的声光等不必要的刺激,烦躁患者给予适当的约束。②畅通呼吸道: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做好口腔护理;做好气管插管等导管护理,加强吸痰和吸氧时的无菌操作,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③动态GCS评分:术后72小时内,每0.5~1.0小时即对患者进行1次的GCS评分;如果患者的GCS评分降低,一度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或者由烦躁突然转为安静的状态,或者在意识尚清楚的状态下出现瞳孔的外形、直径、对光反射等变化,以及大小便失禁等异常情况时,均是颅内血肿再次出现、颅内压升高、神志脑疝形成等病情加重的表现,应立即向医师汇报,尽早复查头颅CT检查和作出相应的救治措施。④预防并发症:保持床单元干燥清洁和柔软舒适,定时为患者翻身,必要时在着床部位和骨突处使用气圈或气垫;做好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超早期行肢体主被动活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功能康复,减少压疮的发生。做好气管导管和尿管等导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避免呼吸肌相关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出院时,观察两组的GCS评分、FMA评分、住院天数、救治成功率、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GCS评分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进行测评,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3个项目,总分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意识状态越佳。FMA评分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测评,包括运动功能、感官功能、平衡能力、关节疼痛和活动范围5个项目,总分226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x±s表示,组间分别用x2比较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GCS评分、FMA评分、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HPCH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进展迅速、病情严重、预后不佳,部分患者的出血量较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言语功能等障碍,甚至发生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加上围术期易发生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压疮、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疾病预后,显著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风险。我们在HPCH围术期患者的术前给予精心准备和医患沟通,术后加强体位舒适,做好皮肤和各种导管护理,注重动态GCS评分观察。GCS评分是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有效方法,仅需要通过评估患者的睁眼反应、語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的项目,将得分相即为昏迷指数总分,能较客观地判断患者的意识状况。通过动态GCS评分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变化,并得到相应的救治措施,改善了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在HPCH患者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促进术后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率,改善疾病预后,增进护患和谐,提升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华.护理风险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56-257.

[2]仝群.细致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3(41):134.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效果风险管理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